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33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及其安装结构,该细长贯穿灯包括活动后灯以及对称设置在活动后灯左右两侧的固定后灯;固定后灯的发光模组由第一发光模组和第二发光模组构成,第一发光模组由若干制动灯光源和位置灯光源构成,第二发光模组由若干转向灯光源和位置灯光源构成;活动后灯包括第四发光模组和设有第四发光模组两侧的第三发光模组,第三发光模组由若干功能光源和位置灯光源构成,第四发光模组由若干位置灯光源组成;第一发光模组、第二发光模组和第三发光模组上方设有第一厚壁聚光器;第四发光模组上方设有第二厚壁聚光器。该细长贯穿灯能实现位置灯、转向灯和制动灯的功能复用,且能在汽车后部形成细长特征。征。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及其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外部灯具除了法规功能外更是外观审美的重要元素,随着整车造型面向未来的设计,灯具细长、功能复用成为趋势。但会导致灯具自身工程难度大、与周边零件的间隙面差配合成为难题。
[0003]中国专利CN207661696U公开了组合后灯总成,并具体公开了该组合后灯总成由光导、装饰框、内配镜、灯体以及两块带LED光源的电路板组成;其大尺寸、大跨度时,本技术也能够保证其发光均匀的要求,且成本较低。但是其仅为单一功能,无法实现多功能复用的要求。
[0004]中国专利CN113188099A公开了一种贯穿式后灯,其通过固定侧位置灯配光镜透镜,活动侧位置灯配光镜半透镜,实现降低了活动后位置灯与固定后位置灯面积差异带来的亮度差异。但其仅为位置灯与制动灯复用,无转向灯等功能复用情况;其存在功能分区后,形状无细长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及其安装结构,该细长贯穿灯能实现位置灯、转向灯和制动灯的功能复用,且能在汽车后部形成细长特征。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包括活动后灯以及对称设置在活动后灯左右两侧的固定后灯;所述固定后灯和活动后灯均包括灯壳、配光镜和发光模组;所述固定后灯的发光模组由第一发光模组和第二发光模组构成,且第一发光模组位于第二发光模组外侧,所述第一发光模组由若干制动灯光源和位置灯光源构成,所述第二发光模组由若干转向灯光源和位置灯光源构成。
[0007]所述活动后灯包括第四发光模组和设有第四发光模组两侧的第三发光模组,所述第三发光模组由若干功能光源和位置灯光源构成,所述第四发光模组由若干位置灯光源组成。
[0008]第一发光模组、第二发光模组和第三发光模组上方设有第一厚壁聚光器,便于对应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经三次全反射后均匀透过对应的配光镜向正后方射出;第四发光模组上方设有第二厚壁聚光器,便于对应第四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经一次全反射后均匀透过对应的配光镜向正后方射出。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模组由若干第一发光单元并排构成,每个第一发光单元由制动灯光源和设于制动灯光源左右两侧的位置灯光源构成,制动灯光源和两位置灯光源
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发光模组由若干第二发光单元并排构成,每个第二发光单元由转向灯光源和设于转向灯光源左右两侧的位置灯光源构成,转向灯光源和两位置灯光源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光源为转向灯光源、倒车灯光源或后雾灯光源或制动灯光源中一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发光模组由若干第三发光单元并排构成,每个第三发光单元由功能灯光源和设于功能灯光源左右两侧的位置灯光源构成,功能灯光源和两位置灯光源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3]进一步地,固定后灯和活动后灯的配光镜均由透明配光镜和黑色配光镜构成且黑色配光镜设于透明配光镜内侧,黑色配光镜中部设有长条形的透光孔,便于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经厚壁聚光器反射后穿过透光孔从透明配光镜射出。
[0014]进一步地,第四发光模组由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五发光模组构成。
[0015]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的安装结构,包括贯穿灯,所述贯穿灯为前面所述的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贯穿灯的两固定后灯分别设置在汽车两侧围固定侧,贯穿灯的活动后灯设置在汽车的背门活动侧。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塑料装饰件和设于贯穿灯上方的车身钣金,贯穿灯的固定后灯和活动后灯的灯壳分别与对应的车身钣金固定,从而将贯穿灯固定在车身钣金上,所述塑料装饰件设于贯穿灯外侧且位于贯穿灯中下部,以将贯穿灯中下部遮蔽,使得贯穿灯实现细长效果。
[0017]进一步地,贯穿灯的固定后灯和活动后灯的灯壳后方的上方均通过若干热烫螺柱和螺栓与对应的车身钣金固定;贯穿灯的固定后灯和活动后灯的灯壳下方均设有安装支耳,并通过若干热烫螺柱或打紧螺柱和螺栓与车身钣金固定。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发光模组上方设置厚壁聚光器,使得贯穿灯射出的光可以形成细长形态,同时通过对发光模组的设计,从而能实现位置灯、转向灯和制动灯的功能复用,并能根据需要实现后雾灯与倒车灯的功能。
[0019]2、本专利技术贯穿灯的发光区域可分为功能复用区域和单功能区域,而功能复用区域对应的发光模组均由若干发光单元组成,而每个发光单元又由功能性(制动灯、转向灯、倒车灯或后雾灯)光源和设于功能性光源两侧的位置灯光源构成,从而可有效保证位置灯的发光均匀性。
[0020]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细长贯穿灯与车身钣金固定后,后保险杠和背门的塑料装饰件设置在细长贯穿灯外侧中下部,可以对贯穿灯进行有效遮蔽,从而使得贯穿灯安装在车身上后显示出整体外观细长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

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

功能复用区域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3

单功能区域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4

第一厚壁聚光器内光线全反射示意图。
[0025]图5

第二厚壁聚光器内光线全反射示意图。
[0026]图6

第一发光模组、第二发光模组和第三发光模组的光源和第一厚壁聚光器的示意图。
[0027]其中:A

固定后灯;A1

第一固定后灯;A2

第二固定后灯;B

活动后灯;B1

第一活动后灯;B2

第二活动后灯;1

灯壳;2

配光镜;3

发光模组;31

光源;31a

位置灯光源;31b功能性光源;32

光线;4

第一厚壁聚光器;5

第二厚壁聚光器;6

车身钣金;7

塑料装饰件;8

热烫螺柱;9

螺栓;10

安装支耳;11

打紧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参见图1~图6,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包括活动后灯B以及对称设置在活动后灯B左右两侧的固定后灯A;所述固定后灯A和活动后灯B均包括灯壳1、配光镜2和发光模组3;所述固定后灯1的发光模组3由第一发光模组和第二发光模组构成,且第一发光模组位于第二发光模组外侧,所述第一发光模组由若干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包括活动后灯(B)以及对称设置在活动后灯(B)左右两侧的固定后灯(A);所述固定后灯(A)和活动后灯(B)均包括灯壳(1)、配光镜(2)和发光模组(3);所述固定后灯(A)的发光模组(3)由第一发光模组和第二发光模组构成,且第一发光模组位于第二发光模组外侧,所述第一发光模组由若干制动灯光源和位置灯光源构成,所述第二发光模组由若干转向灯光源和位置灯光源构成;所述活动后灯(B)包括第四发光模组和设有第四发光模组两侧的第三发光模组,所述第三发光模组由若干功能光源和位置灯光源构成,所述第四发光模组由若干位置灯光源组成;第一发光模组、第二发光模组和第三发光模组上方设有第一厚壁聚光器(4),便于对应发光模组(3)发出的光经三次全反射后均匀透过对应的配光镜(2)向正后方射出;第四发光模组上方设有第二厚壁聚光器(5),便于对应第四发光模组发出的光经一次全反射后均匀透过对应的配光镜(2)向正后方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模组由若干第一发光单元并排构成,每个第一发光单元由制动灯光源和设于制动灯光源左右两侧的位置灯光源(31a)构成,制动灯光源和两位置灯光源(31a)位于同一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模组由若干第二发光单元并排构成,每个第二发光单元由转向灯光源和设于转向灯光源左右两侧的位置灯光源(31a)构成,转向灯光源和两位置灯光源(31a)位于同一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光源为转向灯光源、倒车灯光源或后雾灯光源或制动灯光源中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用的细长贯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发光模组由若干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靖杨海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