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近红外夜视智能分析的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032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5G近红外夜视智能分析的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近红外夜视处理和移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端采集近红外视频流信息,并将近红外视频流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得到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经5G通讯端发送到系统云平台;系统云平台接收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并处理,完成移动夜视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在利用主动近红外成像摄像机对目前设备或管制区域进行监测的工作中,没有达到完全的智能化;同时视频流传输时数据量较大,无法第一时间对视频中包含信息进行处理,导致预警时间变长,实时监测效果不佳的问题。不佳的问题。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5G近红外夜视智能分析的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近红外夜视处理和移动监测
,特别是指一种基于5G近红外夜视智能分析的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可见光是指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70nm之间。红外光是不可见光,是波长大于可见红光(770~622nm)的电磁波。因为人眼观察不到红外光的存在,又因为物体会对红外光产生反射,所以红外夜视摄像机利用这个特性来实现夜视。NIR(Near Infrared,现代近红外光谱)是介于VIS(visible,可见光)和MIR(Middle Infra

red,中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按ASTM((American Society of Testing Materials美,国试验和材料检测协会)定义是指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常见的红外夜视摄像机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5G近红外夜视智能分析的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基于5G近红外夜视智能分析的安全监测系统实现,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5G通讯端和系统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S1、所述数据采集端采集近红外视频流信息,并将所述近红外视频流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得到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S2、所述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经所述5G通讯端发送到所述系统云平台;S3、所述系统云平台接收所述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并处理,完成移动夜视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数据采集端包括近红外相机系统和主控芯片;所述S1中的数据采集端采集近红外视频流信息,并将所述近红外视频流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得到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包括:所述近红外相机系统采集近红外视频流信息,所述主控芯片将所述近红外视频流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得到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5G通讯端包括5G模组;所述S2中的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经所述5G通讯端发送到所述系统云平台包括:所述5G模组通过串口通信方式,将所述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发送到所述系统云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系统云平台包括移动监测模块、夜视处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异常预警模块;所述S3中的系统云平台接收所述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并处理,完成移动夜视监测包括:S31、将所述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输入到所述夜视处理模块,得到达到夜视效果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S32、将所述达到夜视效果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输入到所述移动监测模块,所述移动监测模块判断所监测到的物体的属性,根据物体的属性判断是否为异常物体,并得到物体移动监测情况;所述物体移动监测情况包括存在物体异常移动或不存在物体异常移动;S33、所述异常预警模块根据所监测到的物体的属性以及物体移动监测情况,触发预警设备;S34、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存储并调用数据采集端采集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以及物体移动监测情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1中的将所述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输入到所述夜视处理模块,得到达到夜视效果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包括:将所述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输入到所述夜视处理模块,所述夜视处理模块对所述初步处理后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进行特征补光和/或特征信息可视化处理,得到达到夜视效果的近红外视频流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2中的移动监测模块包括物体特征
识别单元和移动量计算单元;所述S32中的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建宏徐竞黎敏李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