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圆弧风洞拐角导流片气动优化方法、导流片及风洞技术

技术编号:332026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圆弧风洞拐角导流片气动优化方法、导流片及风洞,双圆弧导流片具有给定的大弦长间距比,双圆弧导流片具有圆弧形的迎风面和背风面,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尾缘处均为弧线,其中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双圆弧导流片尾缘后方的出口气流偏折角度θ,气流偏折角度θ为拐角下游风洞轴线方向与导流片出口气流方向的夹角;基于气流偏折角度θ,优化导流片的尾缘构型,使尾缘的迎风面由弧线转变为第一直线,尾缘的背风面由弧线转变为第二直线,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的交点作为新的尾缘的顶点;旋转导流片,以将导流片的安装角增加设定角度,使导流片出口气流方向与拐角下游风洞轴线方向平行,安装角为导流片弦长方向与拐角上游风洞轴线方向的夹角。游风洞轴线方向的夹角。游风洞轴线方向的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圆弧风洞拐角导流片气动优化方法、导流片及风洞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航空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圆弧风洞拐角导流片气动优化方法、导流片及风洞。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民用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飞行器适航取证对气动噪声水平的要求也越加严苛。气动声学风洞作为气动噪声研究的主流试验设备,进入了建设高潮期。
[0003]风洞拐角导流片主要应用于低速回流式风洞,作用是提高拐角位置的流场品质,减小风洞的流动损失。在气动声学风洞中,风洞拐角导流片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作为消声部件降低风洞内传播的噪声水平。
[0004]常规风洞中常用的拐角导流片型式有弧板式、SA翼型式以及双圆弧型式。由于气动声学风洞对导流片的消声要求,导流片需要一定的厚度来填充吸声材料,因此双圆弧型式是更为适合的。同时为了提高消声效果,导流片安装的弦长间距比需要提高。如图1和图3所示,常规使用时,双圆弧风洞拐角导流片弦长间距比(c/d)在1.4~2.5,在气动声学风洞中,双圆弧拐角导流片的弦长间距比会提高到3.5~5,如图2和图4所示。弦长间距比的提高使得导流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圆弧风洞拐角导流片气动优化方法,所述双圆弧导流片具有给定的大弦长间距比,所述双圆弧导流片具有圆弧形的迎风面和背风面,所述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尾缘处均为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双圆弧导流片尾缘后方的出口气流偏折角度θ,所述气流偏折角度θ为拐角下游风洞轴线方向与导流片出口气流方向的夹角;基于所述气流偏折角度θ,优化所述导流片的尾缘构型,使所述尾缘的迎风面由弧线转变为第一直线,所述尾缘的背风面由弧线转变为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的交点作为所述尾缘的顶点;旋转所述导流片,以将所述导流片的安装角增加设定角度,并使导流片出口气流方向与拐角下游风洞轴线方向平行,所述安装角为导流片弦长方向与拐角上游风洞轴线方向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弧风洞拐角导流片气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所述导流片的尾缘包括:在所述尾缘的迎风面上确定第一优化点,使得经过所述第一优化点的导流片的内切线与拐角下游风洞轴线方向的夹角为β,所述β与所述气流偏折角度θ满足设定相关度;在所述尾缘的迎风面上确定第二优化点,使所述第一优化点和所述第二优化点的连线与所述拐角对角线方向平行,所述拐角对角线方向为相邻两片所述导流片尾缘顶点的连线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宜丰石运军黄炳修马利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