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向分离投放模型发射装置变出舱角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68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2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风洞投放模型试验设备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后向分离投放模型发射装置变出舱角机构,包括气缸发射机构、以及将气缸发射机构连接于载机上的变出舱角装置,变出舱角装置包括气缸支座和气缸紧固件,气缸支座通过螺栓连接于载机,气缸发射机构位于气缸支座和气缸紧固件之间,气缸紧固件与气缸支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达到了内置飞行器在风洞中向后发射实现分离时,可以在载机模型攻角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单独改变内置飞行器的出舱角度,并进而使内置飞行器模型在风洞流场中均作不受约束自由飞行的机构。受约束自由飞行的机构。受约束自由飞行的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向分离投放模型发射装置变出舱角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向分离投放模型发射装置变出舱角机构,应用于内置飞行器从固定载机分离的飞行器风洞投放模型试验,根据试验需要改变其在风洞中从后向与载机分离时的出舱角度,并进而使得内置飞行器以设定的出舱速度在风洞中实现后向分离的试验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内埋武器等从载机上以设定速度、设定角度弹射出舱并进行自由飞行的过程称之为投放分离。四代机以超声速隐身作战为主要特征,其所携带的导弹等战斗武器在发射出舱之前均安装在内埋武器舱内,当目标出现在导弹有效射程范围内后,战机打开弹舱,将导弹以特定出舱角度,一定出舱速度弹射出舱,待导弹飞出战机干扰流场后,导弹起控并飞向目标。导弹成功起控的关键是导弹与载机安全平稳分离。而导弹出舱角度是影响导弹安全平稳分离的重要因素,因此保证弹射装置能够推动导弹以设定的角度出舱至关重要。
[0003]当前战机内埋武器的分离多是垂直向下进行投放,方便导弹能够在垂向快速远离载机干扰流场。但导弹在载机干扰流场的影响下,容易出现抬头趋势,由于载机与导弹之间在流向(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向分离投放模型发射装置变出舱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发射机构、以及将气缸发射机构连接于载机上的变出舱角装置,变出舱角装置包括气缸支座(8)和气缸紧固件(9),气缸支座(8)可拆卸,直接连接载机,气缸发射机构位于气缸支座(8)和气缸紧固件(9)之间,气缸紧固件(9)与气缸支座(8)之间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出舱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支座(8)沿着气缸发射机构的两端各一体连接有两个用于与载机连接的连接耳(81),连接耳(81)与气缸支座(8)的底面平行,载机上设置有与气缸支座(8)底面形状一致的卡槽,气缸支座(8)在连接耳(81)下方的部位位于卡槽内,气缸紧固件(9)连接于气缸支座(8)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出舱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支座(8)与载机之间通过四个螺栓连接,气缸紧固件(9)与气缸支座(8)之间通过四个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伟蒋增辉杨云军陈刚卢天宇薛飞董垒王誉超秦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