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秀丽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13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回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释放氮气防止电池爆炸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包括:外壳,外壳内左部设置有伺服电机;第一转动轴,外壳内上部前后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动轴,伺服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后侧的第一转动轴左端连接;齿轮,两个第一转动轴左侧均设置有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破碎筒,两个第一转动轴上均设置有能够对回收的电池进行碾碎的破碎筒。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使得前后两侧的第一转动轴转动,前后两侧的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破碎筒转动对回收的电池进行破碎处理。电池进行破碎处理。电池进行破碎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回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废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含有大量可利用的资源,如果这些废旧的电池处置不当,将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需要使用到电池破碎机来对其进行破碎,再对废旧的电池内含有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
[0003]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157782的专利公布了辊齿式电池破碎机,该电池破碎机,它由主动辊、从动辊、进料漏斗、出料漏斗和驱动装置等组成,辊上设有辊齿和齿槽,主动辊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相连,继而和电动机相连。该电池破碎机的破碎方式是通过主动辊带动从动辊发生相对转动,废电池在通过两辊间交错的辊齿过程中,被辊齿边缘剪切破碎,落入出料漏斗破碎完成,由于电池在受到挤压时可能会产生爆炸,但是该电池破碎机不能在电池破碎过程中释放特殊气体,防止爆炸,在工作人员操作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够释放氮气防止电池爆炸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电池破碎机不能在电池破碎过程中释放特殊气体,防止爆炸,在工作人员操作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释放氮气防止电池爆炸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包括:外壳,外壳内左部设置有伺服电机;第一转动轴,外壳内上部前后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动轴,伺服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后侧的第一转动轴左端连接;齿轮,两个第一转动轴左侧均设置有齿轮,两个齿轮相互啮合;破碎筒,两个第一转动轴上均设置有能够对回收的电池进行碾碎的破碎筒;氮气保护机构,外壳上部设置有能够释放氮气防止电池爆炸的氮气保护机构;筛选机构,外壳中部与下部设置有能够对粉碎后的电池进行筛分的筛选机构。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氮气保护机构包括:安装架,外壳顶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置有安装架;氮气瓶,同侧的两个安装架之间均设置有氮气瓶;导管,两个氮气瓶右侧均设置有能够释放氮气的导管;排气板,外壳顶部右侧设置有排气板,两个导管尾端均与排气板右侧连通。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筛选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外壳内中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块;滑动框,四个第一滑块之间设置有滑动框,滑动框与外壳右部滑动式连接;过滤杆,滑动框内转动式设置有至少为两个过滤杆;收集箱,外壳左下部滑动式设置有能够对破碎的电池壳体进行收集的收集箱;第一把手,收集箱左侧设置有第一把手。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能够防止电池破碎过程中产生飞溅的防护
机构,防护机构包括:第一转杆,外壳顶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杆;盖板,第一转杆上设置有盖板;扭簧,盖板右部与外壳之间前后对称绕接有扭簧;第二把手,盖板左侧设置有第二把手。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能够控制导管打开与关闭的导气控制机构,导气控制机构包括:第一套筒,两个导管上均套接有第一套筒;第二转杆,两个第一套筒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均贯穿同侧的导管,并且与导管转动式连接;挡块,两个第二转杆内端均设置有挡块,挡块位于导管内,挡块为圆形;曲柄,两个第二转杆外端均设置有曲柄;第一导杆,外壳右上侧设置有第一导杆;第二滑块,第一导杆上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块,两个曲柄均与第二滑块滑动式连接;第一弹簧,第二滑块顶部与第一导杆上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拉绳,第二滑块顶部设置有拉绳,拉绳初始状态为绷紧状态;固定块,盖板顶部右侧设置有固定块;第一连接块,固定块上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支撑块,外壳右上部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块,两个第一支撑块位于第一导杆上方;导线轮,两个第一支撑块上均转动式设置有导线轮,拉绳尾端绕过导线轮与第一连接块连接。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能够使得滑动框自动左右滑动的抖动机构,抖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块,外壳中下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块;第二导杆,同侧的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导杆;第二套筒,两个第二导杆上均左右对称滑动式设置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均与相近的第一滑块连接;第二弹簧,左侧的第二套筒与同侧左部的第二支撑块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连接杆,左侧的两个第二套筒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外壳滑动式连接;第一凸块,连接杆顶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凸块;凸轮,两个第一转动轴左端均设置有凸轮,凸轮转动与第一凸块接触。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能够对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粉末上含有的金属碎渣进行磁选的磁选机构,磁选机构包括:第二转动轴,外壳下部中间与右下部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轴;磁性带,两个第二转动轴之间绕接有用于对金属碎渣进行磁选的磁性带,磁性带与收集箱右侧上部接触;棘轮,上部的第二转动轴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棘轮;卡位轮,外壳中下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置有卡位轮,棘轮均与同侧的卡位轮接触;第二凸块,两个卡位轮上均设置有至少为两个第二凸块,第二凸块均与外壳滑动式连接;第三弹簧,两个卡位轮相向一侧与外壳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二连接块,左侧的两个第二套筒底部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滑杆,两个第二连接块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置有滑杆;棘齿条,同侧的两个滑杆底端之间均设置有棘齿条,棘轮均与同侧的棘齿条啮合;第四弹簧,棘齿条顶部左右两侧与相近的第二连接块底部左右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把手上设置有橡胶套。
[0014]有益效果为:1、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使得前后两侧的第一转动轴转动,前后两侧的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破碎筒转动对回收的电池进行破碎处理。
[0015]2、通过氮气瓶释放氮气减少外壳内部的氧气含量,从而能够避免电池在破碎的过程中与氧气产生反应发生爆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016]3、工作人员左右推动滑动框,能够对破碎的电池壳体以及电池内所含有的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粉末进行筛分。
[0017]4、盖板向下转动将外壳关闭,能够防止电池在破碎的过程中产生飞溅,对工作人
员造成伤害。
[0018]5、在盖板向上转动打开外壳的同时使得拉绳被放松,进而使得挡块转动呈竖直状态堵住导管,使得氮气不被释放,从而能够节省成本,不对氮气造成浪费。
[0019]6、在凸轮转动不断挤压第一凸块,能够使得滑动框自动左右移动对破碎的电池壳体以及电池内所含有的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粉末进行筛分,不再需要人工手动推动滑动框左右移动。
[0020]7、磁性带转动对掉落下来的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粉末进行磁选,能够将含有的金属碎渣进行吸附,从而不再需要人工后续进行分拣。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立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内左部设置有伺服电机(2);第一转动轴(3),外壳(1)内上部前后对称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动轴(3),伺服电机(2)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后侧的第一转动轴(3)左端连接;齿轮(4),两个第一转动轴(3)左侧均设置有齿轮(4),两个齿轮(4)相互啮合;破碎筒(5),两个第一转动轴(3)上均设置有能够对回收的电池进行碾碎的破碎筒(5);氮气保护机构(6),外壳(1)上部设置有能够释放氮气防止电池爆炸的氮气保护机构(6);筛选机构(7),外壳(1)中部与下部设置有能够对粉碎后的电池进行筛分的筛选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氮气保护机构(6)包括:安装架(60),外壳(1)顶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置有安装架(60);氮气瓶(61),同侧的两个安装架(60)之间均设置有氮气瓶(61);导管(62),两个氮气瓶(61)右侧均设置有能够释放氮气的导管(62);排气板(63),外壳(1)顶部右侧设置有排气板(63),两个导管(62)尾端均与排气板(63)右侧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筛选机构(7)包括:第一滑块(70),外壳(1)内中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块(70);滑动框(71),四个第一滑块(70)之间设置有滑动框(71),滑动框(71)与外壳(1)右部滑动式连接;过滤杆(72),滑动框(71)内转动式设置有至少为两个过滤杆(72);收集箱(73),外壳(1)左下部滑动式设置有能够对破碎的电池壳体进行收集的收集箱(73);第一把手(74),收集箱(73)左侧设置有第一把手(7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够防止电池破碎过程中产生飞溅的防护机构(8),防护机构(8)包括:第一转杆(80),外壳(1)顶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杆(80);盖板(81),第一转杆(80)上设置有盖板(81);扭簧(82),盖板(81)右部与外壳(1)之间前后对称绕接有扭簧(82);第二把手(83),盖板(81)左侧设置有第二把手(8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够控制导管(62)打开与关闭的导气控制机构(9),导气控制机构(9)包括:第一套筒(90),两个导管(62)上均套接有第一套筒(90);第二转杆(91),两个第一套筒(90)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杆(91),第二转杆(91)均贯穿同侧的导管(62),并且与导管(62)转动式连接;挡块(92),两个第二转杆(91)内端均设置有挡块(92),挡块(92)位于导管(62)内,挡块(92)为圆形;
曲柄(93),两个第二转杆(91)外端均设置有曲柄(93);第一导杆(94),外壳(1)右上侧设置有第一导杆(94);第二滑块(95),第一导杆(94)上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块(95),两个曲柄(93)均与第二滑块(95)滑动式连接;第一弹簧(96),第二滑块(95)顶部与第一导杆(94)上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96),第一弹簧(96)初始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李秀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