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港口平板智能搬运车的混合作业运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991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港口平板智能搬运车的混合作业运行装置,包括:前车头、后车头和载物架结构;前车头设置在车身的前部,所述前车头的上端面前部设置有顶座,且前车头的左右两侧面上部均设置有固定边,且两边的固定边前端之间安装有防碰头;后车头设置在车身的后部;载物架结构安装在车身上,所述载物架结构的上部设置有载物台,且载物台的左右两端下均设置有侧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具备高精度定位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定位结果,结合高精度地图信息,并整合感知信息,通过无线传感器自适应QoS路由算法进行决策与规划出局部轨迹,实现合理、安全且高效的无人驾驶车辆行为轨迹,满足与人工驾驶车辆混行作业条件下的行驶要求。辆混行作业条件下的行驶要求。辆混行作业条件下的行驶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港口平板智能搬运车的混合作业运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搬运车
,具体涉及一种港口平板智能搬运车的混合作业运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港口集装箱装卸灵活,集装箱堆放形态、集卡行驶轨迹以及作业环境都经常发生高度变化。比如集装箱堆场环境会随着运输作业不断变化,而当堆场面积不够、或者临时集装箱数量增多时,港区内道路可能会用于临时堆放集装箱,这就要求无人驾驶集装箱搬运车辆的自然导航技术具备自主路径规划能力。港区内有各种不同的大型、中型、小型作业设备,自动驾驶系统必须要能准确识别,比如龙门吊、正面吊、堆高机这些比较大的港口设备,一个激光雷达或者一个视觉传感器无法识别完整,需要部分看到就作判断。堆高机、叉车等港区传统作业设备的行驶轨迹、安全要求和作业交互都不一样,而且是动态变化的。
[0003]但是,现有技术的无人驾驶搬运车的载货轨迹基本上都会安装事先所设定的路线轨迹行驶,不可改变,无法与人、人工驾驶的各种车辆和无人驾驶集装箱搬运车辆混行,并不能够满足混合作业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港口平板智能搬运车的混合作业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头(2)、后车头(3)和载物架结构(4);前车头(2),设置在车身(1)的前部,所述前车头(2)的上端面前部设置有顶座(21),且前车头(2)的左右两侧面上部均设置有固定边(20),且两边的固定边(20)前端之间安装有防碰头(22);后车头(3),设置在车身(1)的后部,所述前车头(2)和后车头(3)关于车身(1)的中线呈前后对称设置,且后车头(3)与前车头(2)的结构设置一致;载物架结构(4),安装在车身(1)上,所述载物架结构(4)的上部设置有载物台(40),且载物台(40)的左右两端下均设置有侧框(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平板智能搬运车的混合作业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21)的前侧面中部安装有激光雷达(212),且激光雷达(212)的左侧方依次设置有障碍物感知无线传感器(211)和远距离无线传输模块(210),并且顶座(21)的右侧方依次设置有摄像头(213)和惯性导航器件(2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平板智能搬运车的混合作业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头(2)和后车头(3)内的电路板上均安装有无人驾驶控制器、蓄电池、存储器和数据转换器,并且无人驾驶控制器分别与其他电子元器件之间电性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平板智能搬运车的混合作业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头(2)的左右两侧下部均安装有两组第二车轮(23),每组第二车轮(23)中均套置有第二连接轴(26),且前后相邻的两组第二连接轴(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仓擎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