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81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缆线。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以及外壳。端子沿横向排列且配置于绝缘本体。各端子具有对接段、连接段与焊接段。外壳组装于绝缘本体而形成接口,用以对接另一电连接器。对接段邻近接口,焊接段远离接口,其中缆线沿横向焊接于至少其中之一端子的焊接段。少其中之一端子的焊接段。少其中之一端子的焊接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电子装置逐渐走向微型化结构,因而使装置内部可供置放电连接器之空间也逐渐趋于窄小,才能够充分适配于前述有限的空间,而对应的适配电连接器也需随着朝向微型化设计。
[0003]然而,现有的适配电连接器的接线方式仍维持与插接轴向一致,故而无法有效地缩短其长度,因此一种针对微型化结构的电连接器,且不影响其电性连接关系的设计需求,也因此随之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缆线横向地焊接至端子,而据以有效缩减电连接器的尺寸。
[0005]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用以焊接缆线。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以及外壳。端子沿横向排列且配置于绝缘本体。各端子具有对接段、连接段与焊接段。外壳组装于绝缘本体而形成接口,用以对接另一电连接器。对接段邻近接口,焊接段远离接口,其中缆线沿横向焊接于至少其中之一端子的焊接段。
[0006]优选地,上述的横向与电连接器的插接轴向彼此非平行。
[0007]优选地,上述的横向正交于电连接器的插接轴向。
[0008]优选地,上述的焊接段相对于连接段呈二次弯折。
[0009]优选地,上述的缆线包括一条电源芯线与两条接地芯线。
[0010]优选地,上述的端子包括一对电源端子与一对接地端子,电源端子位于接地端子之间,电源端子焊接于电源芯线,接地端子分别焊接于接地芯线。
[0011]优选地,上述的端子具有相同的弯折结构。
>[0012]优选地,上述的端子包括一对电源端子与一对接地端子,其中一电源端子与其中一接地端子以同一种配置方位配置于该绝缘本体,其中另一电源端子与其中另一接地端子以另一种配置方位配置于该绝缘本体,所述两种配置方位差异为端子以电连接器的插接轴向进行180度旋转。
[0013]优选地,上述的焊接段相对于连接段弯折后形成平面,接口座落于另一平面,所述两平面彼此平行。
[0014]优选地,上述的焊接段相对于连接段弯折后形成平面,端子同座落于另一平面,所述两平面彼此正交。
[0015]基于上述,用以焊接至缆线的电连接器藉由将其端子区分为对接段、连接段与焊接段,而让各端子的焊接段是让缆线沿横向焊接在对应的端子上,且所述横向即是这些端子的排列方向。据此,横向焊接的连接工艺能让电连接器沿其插接轴向的尺寸得以有效地
降低,且同时维持其应有的电性连接功能,进而让电连接器能更符合微型化的结构特征。
附图说明
[0016]图1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0017]图1B以另一视角绘示图1A的电连接器。
[0018]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部分构件组装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A的电连接器的其中一端子的示意图。
[0020]符号说明100:电子装置110:绝缘本体120:端子121:对接段122:连接段123:焊接段130:外壳200:缆线A1:接口B1:第一弯折段B2:第二弯折段C1、C3:接地芯线C2:电源芯线P1、P2、P3:平面T1、T4:接地端子T2、T3:电源端子X

Y

Z:直角座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图1B以另一视角绘示图1A的电连接器。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部分构件组装示意图。在此同时提供直角座标X

Y

Z以利于构件描述。请同时参考图1A、图1B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用以焊接缆线200。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10、多个端子120以及外壳130。端子120沿横向排列且配置于绝缘本体110。各端子120具有对接段121、连接段122与焊接段123。外壳130组装于绝缘本体110而形成接口A1,其用以对接至另一电连接器(未绘示)。对于端子120而言,其对接段121邻近接口A1,焊接段123远离接口A1,其中缆线200沿横向焊接于至少其中之一端子120的焊接段123。
[0022]进一步地说,外壳130套设于绝缘本体110外以覆盖绝缘本体110的局部以及覆盖端子120的局部,其接口A1座落于平面P2。在此,电连接器100是以X轴作为其插接轴向,而接口A1是座落于Y

Z平面上。据此,本实施例的端子120是沿Y轴排列,也就是前述的横向,且因此让所述横向与电连接器100的插接轴向是呈现彼此非平行的状态,而更进一步地说,前述横向实质上正交于电连接器100的插接轴向。
[0023]再者,如图2所示,为了有效地降低电连接器100的长度,也就是需缩减电连接器100沿X轴的尺寸,故而本实施例的缆线200需以前述横向焊接至端子120的焊接段123。详细来说,图3是图1A的电连接器的其中一端子的示意图。请同参考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端子120包括电源端子T2、T3与接地端子T1、T4,而缆线200包括至少一条电源芯线C2与至少一条接地芯线C1、C3(在此是以一条电源芯线C2与两条接地芯线C1、C3为例)。据此,电源芯线C2对应地焊接在电源端子T2、T3上,而接地芯线C1、C3分别对应地焊接在接地端子T1、T4上。
[0024]由图3可知,端子120是以具导电性的金属板件进行冲压、弯折而成,且特别的是,为了利于兼具前述制作工艺以及后续提高与绝缘本体110的结合性,本实施例的对接段121与连接段122实质上位于同一轴向,而焊接段123的主要平面偏离于对接段121与连接段122所在的轴向。在此,焊接段123包括从连接段122延伸出的第一弯折段B1,以及从第一弯折段B1延伸出的第二弯折段B2,也就是说,焊接段123实质上是相对于连接段122呈二次弯折,其中第二弯折段B2可视为与连接段122分离的状态。在此,焊接段123呈横向,且焊接段123与连接段122彼此非平行。
[0025]更进一步地说,请同时参考图2与图3可清楚得知,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所具有的四根端子120,其仅以单一端子结构即能完成,也就是这些端子120是具有相同的弯折结构,故而制作时仅需制作出同一种结构外形的端子120,便能将四根同结构的端子120予以排列组合而构成电连接器100所需。在此,为了让四根端子120能顺利地排列在一起,电源端子T2与接地端子T1是以同一种配置方位配置于绝缘本体110,而电源端子T3与接地端子T4则以另一种配置方位配置于绝缘本体110,其中所述两种配置方位的差异为端子120以电连接器100的插接轴向(也就是X轴)进行180度旋转。例如,电源端子T2与接地端子T1的焊接段123是从上朝下弯折,而电源端子T3与接地端子T4则是从下朝上弯折。
[0026]此外,同时参考图1B与图2可知,本实施例的端子120的各个焊接段123是从连接段122弯折后形成多个平面,且这些平面座落于平面P1,前述接口A1则座落于平面P2,而端子120同座落于平面P3,其中平面P1正交于平面P3,且平面P1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缆线,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多个端子,沿一横向排列且配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各所述端子具有对接段、连接段与焊接段;以及外壳,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而形成接口,用以对接另一电连接器,所述对接段邻近所述接口,所述焊接段远离所述接口,其中所述缆线沿所述横向焊接于至少其中之一所述端子的所述焊接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插接轴向彼此非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正交于所述电连接器的插接轴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段相对于所述连接段呈二次弯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包括至少一条电源芯线与至少一条接地芯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端子包括一对电源端子与一对接地端子,所述对电源端子位于所述对接地端子之间,所述对电源端子焊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勇李子豪何家承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