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健光专利>正文

表针型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51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针型避雷器,包括有盒体、支架、放雷针、接线柱,特征是支架由正极(3)、负极(4)、绝缘胶木条(5)构成,转动放雷针(1)固定在转轴上,放雷针穿过正极(3)中间长方形孔,转轴(7)两端的碳环用碳环卡片固定在正极(3)孔(17)坐凳两边,放雷针能在正极(3)和孔(17)转动90度角。迎雷针(2)对应放雷针(1)水平位置用螺钉(6)固定在负极(4)上,负极(4)下端有接地接线柱(8),针(1)两端为尖状或锯牙状,针(2)一端为尖状或锯牙状。优点是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造价低,能有效地消除和防避高低电路上的雷电。(*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避雷器,特别是一种表针型避雷器。目前,高压线路上安装有阀型避雷器,要很高电压的雷电才能使阀型避雷器里面的电阻通导雷电,对一般电压的雷电不起作用。另外,这种避雷器有的通导了一次大雷电后被烧毁了,再一次雷电来时,再不能避雷,所以,尽管在高压线路上安装上了阀型避雷器,仍有很多变压器被烧毁,损失较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大小雷电均可防避和消除的表针型避雷器。本技术的解决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避雷器包括有盒体、支架、放雷针、接线柱,特征是支架由正极、负极、绝缘胶木条构成,正极用金属材料做成椅形,中间开有长方形孔,放雷针固定在转轴上,转轴两端套上两只碳环,轴针可以自由转动,两碳环固定在椅形正极中间的长方形孔坐凳两边。放雷针安在正极中间的长方形空孔里面,放雷针可以在这孔转动90度,正极上端有接线柱连接高压火线。放雷针用两块铜板做成两端为针状或锯牙状,针的中心附近有小孔固定复位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盒体内。负极用金属材料做成L形、对应转动放雷针的水平位置固定有迎雷针,针一端为类状或锯牙状,下端有接线柱连接地线;两针尖端的间隙距离为1-10mm,正、负极上部用绝缘胶木条连接,并固定在盒体内。用陶瓷做成防水、防尘的密封盒体。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安全可靠、成本低,能有效地消除和防避高低压电路上的雷电。适于电站、变电所、变压器、工矿企业等线路上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在放电时的立体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极金属片还未弯成椅形其中间开有安装放雷针孔的零件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极片已弯成椅形后的零件图。图5为本技术的放雷针碳环与转轴安装立体视图。图6为固定碳环卡片立体视图。在图1至图6中,转动放雷针(1)、迎雷针(2)、正极(3)、负极(4)、绝缘胶木条(5)、螺钉(6)、转轴(7)、地线接线柱(8)、火线接线柱(9)、螺钉(11)、复位弹簧(12)、碳环(13)、小孔(14)、碳环卡片(15)、碳块(16)、长方形孔(17)。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6所示,支架由正极(3)、负极(4)、胶木条(5)构成,正极(3)用厚2mm、宽35mm铁板制成椅形,负极(4)做成L形,转动放雷针(1)用120×22×1mm的铜板做成,两端为针状或锯牙状,对应的迎雷针(2)用铜板做成一端针状或锯牙状,转动放雷针固定在转轴上,转轴两端各套进一个碳铜粉制的碳环(13),转轴能在碳环中自由转动,用碳环卡将两个碳环固定在正极(3)长方形孔(17)坐凳两边,放雷针(1)在正极(3)的长方形孔(17)转90度后被碳块(16)阻死,碳块(16)上有卡点。放雷针(1)中部附近有一小孔(14)钩挂复位弹簧(12),弹簧(12)另一端固定在盒体内,弹簧(12)的拉力在0.2-0.5牛顿之间。转动放雷针(1)安装在正极(3)长方形孔间位置。迎雷针(2)对应放雷针(1)的水平位置用螺钉(6)固定在负极(4)上。负极(4)下端固定有接线柱(8)连接地线,正极(3)上端有接线柱(9)连接高压火线。正极(3)、负极(4)上部用高强绝缘胶木条(5)连接用螺钉(11)固定,胶木条(5)的长短,要看电路上的电压高低而定,总的要满足两条条件1、避雷器接入电路后,处于图1状态时,避雷器不漏电;2、避雷器处于图2状态时,放雷针(1)和(2)迎雷针两尖端的间隙距离为1-10mm,距离为3-3.5mm其效果最佳。用绝缘性能好的陶瓷做成防火、防尘的密封盒体,支架固定在盒体内。安装使用时,先用一根角铁通过接地接线柱(8)将三个避雷器连成一体后接通大地引线。高压线上的三根火线分别接通避雷器接线柱(9)。如果该避雷器跟阀型避雷器并联连接, 这样可以大大地加强避雷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针型避雷器,包括有盒体、支架、放雷针、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支架由正极(3)、负极(4)、绝缘胶木条(5)构成,正极(3)用金属材料做成椅形,中间开长方形孔(17),转动放雷针(1)固定在转轴上,转轴两端套进两个碳环,转轴能在碳环中自由转动,放雷针安进正极(3)的中间长方形孔(17),用碳环卡将两个碳环固定在正极(3)中间长方形孔坐凳两侧,放雷针在正极(3)中间长方形孔(17)转动90度角后被碳块(16)阻止转动,正极(3)上端有接线柱(9)连接高压火线,放雷针(1)用两块铜板做成,两端为针状,放雷针(1)的中部附近有小孔固定复位弹簧(12),弹簧(12)另一端固定在盒体内,负极(4)用金属材料做成L形,对应转动放雷针(1)的水平位置用螺钉(6)固定迎雷针(2),迎雷针(2)一端为尖状,下端有接线柱(8)连接地线,放雷针(1)、迎雷针(2)两尖端间的间隙距离1-10mm,正极(3)、负极(4)上部用绝缘胶木条(5)连接,并固定在盒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表针型避雷器,包括有盒体、支架、放雷针、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支架由正极(3)、负极(4)、绝缘胶木条(5)构成,正极(3)用金属材料做成椅形,中间开长方形孔(17),转动放雷针(1)固定在转轴上,转轴两端套进两个碳环,转轴能在碳环中自由转动,放雷针安进正极(3)的中间长方形孔(17),用碳环卡将两个碳环固定在正极(3)中间长方形孔坐凳两侧,放雷针在正极(3)中间长方形孔(17)转动90度角后被碳块(16)阻止转动,正极(3)上端有接线柱(9)连接高压火线,放雷针(1)用两块铜板做成,两端为针状,放雷针(1)的中部附近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光
申请(专利权)人:张健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