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健光专利>正文

高压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58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压线路上安装使用的高压避雷器。它的构造特点是在一块长方形绝缘板上串联安装上许多放雷针体而成。放雷针体用圆铜条做成两端为圆锥状,或用铜板做成两端为锯齿状,锋对锋地安装,但不能互相接触。锋与锋之间的间隙距离为4-10mm。整个避雷器要求避雷性能好,能隔绝高压交流电流通过避雷器流入大地。串联安装放雷针体的多少就是根据这个要求来决定的。这种高压避雷器制造简单、造价低、避雷效果好、耐用、易于修复。(*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线路避雷器,又叫串联针型避雷器。很久以来,高压线路上安装的是碳化硅阀型避雷器。这种避雷器存在如下的缺点;一、要很高电压的雷电才能通导,对一般的雷电不起避雷作用;二、这种避雷器通导一次大雷电后往往被烧毁,再一次雷电到来时,不能起避雷作用;三、这种避雷器制造复杂,造价高,不易修复。因此尽管目前在高压线路上已安装上了阀型避雷器,每年各处都有很多变压器和电器设备被雷电击毁,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少损失。本专利技术针对阀型避雷器存在的缺点,设计出一种制造简单,防雷效果好,耐用的高压线路避雷器——串联针型避雷器。本专利技术的构造是这样的见后面的附附图说明图1-3,附图1和附图2为单个高压避雷器的图示,图3为多个避雷器并联作一个避雷器使用的图示。其构造及原理是这样的在一块长方形绝缘板(图中的(7))上,串联安装上许多用园铜条或铜板制造成的两端为园锥状或锯齿状的放雷针体(图中的(2))。放雷针必须锋对锋安装,但不能互相接触,它们之间的间隙距离在3-3.5mm之间。最上端的放雷针体叫施感放雷针体(图中的(1)),它下端是园锥状或锯齿状,上端平整,侧边安装有接高压线用的螺柱(图中的(5))。避雷器最下端的放雷针体叫地板(图中的(4)),向地的一端也是平整的。侧边的大螺柱(图中的(6)),用于接地极。各放雷针体用螺丁(图中的(3))固定在绝缘板(7)上。一个避雷器到底应串联多少个放雷针体呢,这要看电路上的电压高低程度来定。总之要满足一个条件,将避雷器安装到高压线路后,高压交流电不能通过避雷器流入大地。交流电可以通过电容器。电容的大小由两极的面积大小和两极间的距离远近来决定,因放雷针间距离最近的是尖锋,面积很小,所以电容很微小,加上串联了许多放雷针,等于增大了距离使电容变得更小,从而增大了容抗,阻止交流电对地的穿透,从而隔绝了交流电导入大地。雷电属于静电,静电能使挨近它的物体感应生成异种等量电荷,所以只要高压线上带上了雷电,它会通过感应使避雷器中串联的所有放电针体都变为带电体,据“曲率越大的地方电荷越密集”的道理放雷针的尖端电荷最多,电势能最大。雷电的电压很高,有的超亿伏以上,这个强电力可以使放雷针体之间的空气分子撞击电离,将雷电导入大地,从而保护了变压器,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高压线路设施等电器设备。两个或多个单避雷器并联作一个避雷器使用,避雷效果会更好,但不要组成屏蔽式(如图3)。整个避雷器用陶瓷外壳套住用来防尘防水。一根火线上安装一个避雷器,高压线路上三根火线每一根安装一个,线路远的,中间可多安装几个。安装方法和阀型避雷器的安法一样,同样要安装好地极。这种避雷器隔交流通雷电的性能好,且制造简单,容易修复价廉耐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线路上的避雷器。其构造特点是将许多用圆铜条或铜板制造的两端锋尖状的放雷针串联安装在绝缘板上而构成。锋尖形状可以是园锥状,也可以是锯齿状。为了提高避雷效果,可以将多个避雷器并联作一个使用。放雷针体之间的间隙距离为3-3.5毫米。整个避雷器安入高压线路后要求隔绝交流电,而容易通导雷电,串联放雷针体的多少就是根据这个要求来确定的。避雷器有两个极,最上端一个极叫雷电施感极,接高压火线。最下端一个极叫地极。安装方法同安装阀型避雷器一样要认真安装好地极,避雷器应安装在高压线路输出和输入端,线路远的线路中间可多安装几个避雷器,凡安装避雷器的地方不许人畜走近。

【技术特征摘要】
本发明属于高压线路上的避雷器。其构造特点是将许多用圆铜条或铜板制造的两端锋尖状的放雷针串联安装在绝缘板上而构成。锋尖形状可以是园锥状,也可以是锯齿状。为了提高避雷效果,可以将多个避雷器并联作一个使用。放雷针体之间的间隙距离为3-3.5毫米。整个避雷器安入高压线路后要求隔绝交流电,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张健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