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35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密封圈装配设备,包括机架、密封圈供料机构、密封圈转移机构、密封圈撑开机构、直线型驱动机构和支撑块;支撑块中设置有插孔,密封圈供料机构用于将密封圈输送到密封圈转移机构中,密封圈转移机构用于将来自密封圈供料机构的密封圈转移到插孔的后侧,直线型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密封圈撑开机构沿插孔的轴向方向移动,密封圈撑开机构用于抓取位于密封圈转移机构上的密封圈并将密封圈套装到工件的端部上,插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台阶,密封圈撑开机构的前端插入到插孔中并撑开密封圈后,且当密封圈撑开机构向后移动时,环形台阶用于与密封圈相抵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给密封圈与工件的装配过程带来方便。密封圈与工件的装配过程带来方便。密封圈与工件的装配过程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圈装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圈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圈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件上套装密封圈的过程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即工作人员需要手持工件并将密封圈套装到工件的端部上,由于密封圈与工件的装配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从而存在费时费力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圈装配设备,其能够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将密封圈装配到工件上,从而能够给密封圈与工件的装配过程带来方便,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4]本技术的密封圈装配设备,包括机架、密封圈供料机构、密封圈转移机构、密封圈撑开机构、直线型驱动机构和支撑块,密封圈供料机构、密封圈转移机构、直线型驱动机构和支撑块均安装在机架上,密封圈撑开机构安装在直线型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支撑块中设置有用于供工件的端部由前向后插入的插孔,密封圈供料机构用于将密封圈输送到密封圈转移机构中,密封圈转移机构用于将来自密封圈供料机构的密封圈转移到插孔的后侧,直线型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密封圈撑开机构沿插孔的轴向方向移动,密封圈撑开机构用于抓取位于密封圈转移机构上的密封圈并将密封圈套装到工件的端部上,插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台阶,密封圈撑开机构的前端插入到插孔中并撑开密封圈后,且当密封圈撑开机构向后移动时,环形台阶用于与密封圈相抵靠。
[0005]本技术的密封圈装配设备,其中,密封圈供料机构包括振动上料盘和输送轨道,振动上料盘固定在机架上,输送轨道的进料端与振动上料盘的出料端连接,振动上料盘用于将位于振动上料盘中的密封圈输送到输送轨道中,输送轨道的出料端处由后向前活动穿设有插杆,机架上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插杆的后端固定,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展时,插杆的前端用于插入到位于输送轨道中且靠近输送轨道的出料端的密封圈中,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时,插杆的前端从位于输送轨道中且靠近输送轨道的出料端的密封圈中脱出;通过采用这种密封圈供料机构后,来自振动上料盘的密封圈能够经输送轨道进入到密封圈转移机构中,此外,通过第一气缸和插杆的设置,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展以使插杆的前端插入到位于输送轨道中且靠近输送轨道的出料端的密封圈中后,如密封圈转移机构从输送轨道的出料端的下方移开时,能够避免位于输送轨道中的密封圈出现自由下落的现象,当密封圈转移机构移动到输送轨道的出料端的下方后,且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时,插杆的前端能够从位于输送轨道中且靠近输送轨道的出料端的密封圈中脱出,这样一来,能够使得来自输送轨道的密封圈落入到密封圈转移机构中。
[0006]本技术的密封圈装配设备,其中,密封圈转移机构包括承载座和第二气缸,承载座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机架上,承载座上设置有上端及后侧开口且用于仅供一个密封圈
进入的暂存槽,第二气缸固定在机架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承载座固定,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时,第二气缸用于驱动承载座向左滑动以使暂存槽移动到输送轨道的出料端的下方,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展时,第二气缸用于驱动承载座向右滑动以使暂存槽移动到插孔的后侧;通过采用这种密封圈转移机构后,当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后,第二气缸能够带动承载座向左滑动复位以使位于承载座上的暂存槽移动到输送轨道的出料端的下方,当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展后,第二气缸能够带动承载座向右滑动以使位于承载座上的暂存槽移动到插孔的后侧,也即能够将位于暂存槽中的密封圈移动到插孔的后侧。
[0007]本技术的密封圈装配设备,其中,承载座中活动穿设有两根呈上下方向分布的导柱,每根导柱均沿左右方向延伸,每根导柱的两端均与机架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承载座能够可靠地左右滑动连接在机架上。
[0008]本技术的密封圈装配设备,其中,密封圈撑开机构包括气动夹盘和撑开爪组件,气动夹盘安装在直线型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撑开爪组件包括若干个呈周向方向分布的撑开爪,撑开爪组件中的每个撑开爪的后端分别与气动夹盘中的其中一个活动夹块固定,气动夹盘用于驱动撑开爪组件中的每个撑开爪沿插孔的径向方向移动,撑开爪组件的前端用于由后向前插入到插孔中并用于撑开密封圈;通过采用这种密封圈撑开机构后,当气动夹盘的每个活动夹块均向外移动时,撑开爪组件中的每个撑开爪均能够沿插孔的径向方向向外移动,当气动夹盘的每个活动夹块均向内移动时,撑开爪组件中的每个撑开爪均能够沿插孔的径向方向向内移动。
[0009]本技术的密封圈装配设备,其中,每个撑开爪前端的内侧均设置有避空槽,撑开爪组件的前端插入到插孔中后,避空槽用于避让工件的端部;通过避空槽的设置,当撑开爪组件的前端由后向前插入到插孔中后,如将工件的端部由前向后插入到插孔中时,避空槽能够避让工件的端部,此外,工件可插入到避空槽中的长度大于避空槽的深度。
[0010]本技术的密封圈装配设备,其中,每个避空槽的内壁面均为弧形面;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使得工件的端部更容易且更可靠地插入到避空槽中。
[0011]本技术的密封圈装配设备,其中,直线型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第一滑动座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机架上,第三气缸固定在机架上,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滑动座固定,第二滑动座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第一滑动座上,第四气缸固定在第一滑动座上,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滑动座固定,气动夹盘固定在第二滑动座上,第三气缸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磁性开关、第二磁性开关和第三磁性开关,第一磁性开关、第二磁性开关和第三磁性开关由前向后分布;通过采用这种直线型驱动机构后,当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伸展时,第三气缸能够带动第二滑动座由后向前滑动,此时,能够使得撑开爪组件的前端插入到位于暂存槽中的密封圈中(承载座已预先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向右滑动到位),当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伸展时,第四气缸能够带动第一滑动座由后向前滑动,此时,能够使得撑开爪组件及位于撑开爪组件前端的密封圈由后向前插入到插孔中;此外,通过第一磁性开关和第三磁性开关的设置,当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伸展时,位于第三气缸内的活塞能够触发第一磁性开关,此时,密封圈装配设备中的控制器能够控制电磁阀以断开第三气缸的气路,从而使得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停止伸展,当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时,位于第三气缸内的活塞能够触发第三磁性开关,此时,密封圈装配设备中的控制器能够控制电磁阀以断开第三气缸的气路,从而使得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停止收缩,这样一来即可实现对
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的伸展和收缩的限位控制;另外,通过第二磁性开关的设置,当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在伸展后,且在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受到顶推力时(顶推力用于顶推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以驱使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产生收缩现象),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能够产生一定的收缩,这样一来,位于第三气缸内的活塞能够触发第二磁性开关,此时,密封圈装配设备中的控制器能够控制电磁阀以使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进行收缩。
[0012]本技术的密封圈装配设备,其中,机架上固定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由前向后延伸,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动座固定在第一滑块上;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第一滑动座能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密封圈供料机构(2)、密封圈转移机构(3)、密封圈撑开机构(4)、直线型驱动机构(5)和支撑块(6),所述密封圈供料机构(2)、密封圈转移机构(3)、直线型驱动机构(5)和支撑块(6)均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密封圈撑开机构(4)安装在直线型驱动机构(5)的驱动端上;所述支撑块(6)中设置有用于供工件(7)的端部由前向后插入的插孔(61),所述密封圈供料机构(2)用于将密封圈(8)输送到密封圈转移机构(3)中,所述密封圈转移机构(3)用于将来自密封圈供料机构(2)的密封圈(8)转移到插孔(61)的后侧,所述直线型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密封圈撑开机构(4)沿插孔(61)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密封圈撑开机构(4)用于抓取位于密封圈转移机构(3)上的密封圈(8)并将密封圈(8)套装到工件的端部上,所述插孔(6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台阶(62),所述密封圈撑开机构(4)的前端插入到插孔(61)中并撑开密封圈(8)后,且当密封圈撑开机构(4)向后移动时,所述环形台阶(62)用于与密封圈(8)相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供料机构(2)包括振动上料盘(21)和输送轨道(22),所述振动上料盘(21)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输送轨道(22)的进料端与振动上料盘(21)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振动上料盘(21)用于将位于振动上料盘(21)中的密封圈(8)输送到输送轨道(22)中,所述输送轨道(22)的出料端处由后向前活动穿设有插杆(23),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第一气缸(24),所述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与插杆(23)的后端固定,所述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伸展时,所述插杆(23)的前端用于插入到位于输送轨道(22)中且靠近输送轨道(22)的出料端的密封圈(8)中,所述第一气缸(24)的活塞杆收缩时,所述插杆(23)的前端从位于输送轨道(22)中且靠近输送轨道(22)的出料端的密封圈(8)中脱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转移机构(3)包括承载座(31)和第二气缸(32),所述承载座(31)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承载座(31)上设置有上端及后侧开口且用于仅供一个密封圈(8)进入的暂存槽(311),所述第二气缸(32)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第二气缸(32)的活塞杆与承载座(31)固定,所述第二气缸(32)的活塞杆收缩时,所述第二气缸(32)用于驱动承载座(31)向左滑动以使暂存槽(311)移动到输送轨道(22)的出料端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32)的活塞杆伸展时,所述第二气缸(32)用于驱动承载座(31)向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海龙梁耀邵宇谷宇杰林将毅厉文素陶恩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