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蛙类受精卵孵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01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蛙类受精卵孵化池,包括孵化池,所述孵化池的右侧壁连接有水箱,所述水泵的出液端通过出水管与所述孵化池的下部贯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上贯通连接有多个直管,所述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三角形管盖,所述三角形管盖上均匀设有通孔二,所述孵化池的内侧壁中部设有隔板,每个所述放置空间内均设有孵化箱,所述隔板上对应每个所述孵化箱的位置都均匀设有通孔一,所述孵化箱的内侧壁下部设有纱网,所述孵化箱的前侧壁中部设有矩形通孔,可以使孵化密度得到很好的控制,放置过多受精卵一同孵化相互挤压影响孵化率,可以减少水流更换时冲击力,减少更换孵化水时水流对受精卵的冲击力,避免受精卵受到震动损坏。避免受精卵受到震动损坏。避免受精卵受到震动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蛙类受精卵孵化池


[0001]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蛙类受精卵孵化池。

技术介绍

[0002]2020年5月29日,为解决部分蛙类交叉管理问题,加强蛙类资源保护,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对于目前存在交叉管理、养殖历史较长、人工繁育规模较大的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国林蛙(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等相关蛙类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同时要求除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等特殊需要外,禁止捕捞相关蛙类野生资源。同时各地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相关蛙类的养殖管理,强化苗种生产审批和监管。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确定的养殖区和限养区内从事养殖生产的,要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
[0003]根据这个通知,目前黑斑蛙、棘胸蛙、中国林蛙等蛙类可以养殖,野生蛙类不能随意捕捉。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挽救野生蛙类自然资源,就需要对蛙进行人工养殖,但蛙类人工养殖过程中受精卵的孵化一直是一个难题。目前大部分是采用孵化池对蛙的受精卵进行孵化,在蛙的受精卵孵化过程中每天都需要对孵化池内的水进行更换,以保证孵化池内的水质,但由于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比较脆弱,更换水时产生的水流冲击容易使受精卵受损,进而影响蛙受精卵的成活率,为了减少换水时的水流冲击,我们提供一种蛙类受精卵孵化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蛙类受精卵孵化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蛙类受精卵孵化池,包括孵化池,所述孵化池的右侧壁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前侧壁通过接管贯通连接有水泵的进液端,所述水泵的出液端通过出水管与所述孵化池的下部贯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左端为闭口设置,所述出水管的上贯通连接有多个直管,所述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三角形管盖,所述三角形管盖上均匀设有通孔二,所述孵化池的内侧壁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一个横挡板和多个竖挡板,一个所述横挡板和多个所述竖挡板交错放置将所述孵化池的内部平均分成多个放置空间,每个所述放置空间内均设有孵化箱,所述孵化箱的上下两侧壁均为开口设置,所述隔板上对应每个所述孵化箱的位置都均匀设有通孔一,所述孵化箱的内侧壁下部设有纱网,所述孵化箱的前侧壁中部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孵化池的前后两侧壁对应所述矩形通孔的位置均为贯通设置,所述孵化池的左侧壁设有制氧设备,所述制氧设备的出氧端通过出氧管与所述孵化池的下部贯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孵化箱卡接在所述放置空间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孵化池的上部卡接有透明罩。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孵化箱的内侧壁均设有测温计。
[0009]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外侧壁包裹有保温层,所述水泵设在所述保温层的前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出氧管的右端为闭口设置,所述出氧管上均匀设有通孔三。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蛙类受精卵孵化池,通过横挡板和竖挡板将孵化池的内部分为多个放置空间,每个放置空间内均设有独立的孵化箱,可以使孵化密度得到很好的控制,放置过多受精卵一同孵化相互挤压影响孵化率,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入出水管,出水管里的水从多个直管内分流,接着再通过三角形管盖上的通孔二再次分流,可以减少水流更换时冲击力,减少更换孵化水时水流对受精卵的冲击力,避免受精卵受到震动损坏影响受精卵的孵化,通过制氧设备通过出氧管向孵化池内输送氧气,有利于保证孵化池内的氧气含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隔板的俯视图。
[0016]图中:1

孵化池、2

隔板、3

横挡板、4

竖挡板、5

孵化箱、6

通孔一、7

纱网、8

矩形通孔、9

水箱、10

水泵、11

出水管、12

直管、13

三角形管盖、14

通孔二、15

出氧管、16

透明罩、17

测温计、18

保温层、19

通孔三、20

制氧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蛙类受精卵孵化池,包括孵化池1,孵化池1的上侧壁为开口设置,所述孵化池1的右侧壁连接有水箱9,所述水箱9的前侧壁通过接管贯通连接有水泵10的进液端,所述水泵10的出液端通过出水管11与所述孵化池1的下部贯通连接,出水管11水平放置在孵化池1的内下表面,所述出水管11的左端为闭口设置,所述出水管11的上贯通连接有多个直管12,所述直管1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三角形管盖13,所述三角形管盖13上均匀设有通孔二14,当需要更换孵化池1内的孵化用水时,驱动水泵10将水箱9内的水抽到出水管11内,出水管11内的水通过多个直管12进行第一次分流,接着直管12内的水再次通过三角形管盖13上的通孔二14进行再次分流,最终使水流的冲击力被降低,减少水流产生的震动,避免水流冲击力过大对受精卵造成损伤,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率,所述孵化池1的内侧壁中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上设有一个横挡板3和多个竖挡板4,一个所述横挡板3和多个所述竖挡板4交错放置将所述孵化池1的内部平均分成多个放置空间,横挡板3固定在隔板2的中部,多个竖挡板4分别均匀分别横挡板3的两侧,每个所述放置空间内均设有孵化箱5,多个孵化箱5内分别孵化受精卵,可以降低受精卵孵化时的密度,避免受精卵孵化密度过大相互挤压造成的受精卵的损坏无法孵化,所述孵化箱5的上下两
侧壁均为开口设置,所述隔板2上对应每个所述孵化箱5的位置都均匀设有通孔一6,使孵化池1下侧的水可以进入到孵化箱5的内部进行更换,所述孵化箱5的内侧壁下部设有纱网7,纱网7上用来放置需要孵化的受精卵,所述孵化箱5的前侧壁中部设有矩形通孔8,所述孵化池1的前后两侧壁对应所述矩形通孔8的位置均为贯通设置,矩形通孔8的位置距孵化箱5的下侧壁10厘米,此距离为蛙的受精卵孵化时最适合的水位高度,当更换孵化水时,超过该矩形通孔8处的水都会被漏出,使下侧的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蛙类受精卵孵化池,包括孵化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池(1)的右侧壁连接有水箱(9),所述水箱(9)的前侧壁通过接管贯通连接有水泵(10)的进液端,所述水泵(10)的出液端通过出水管(11)与所述孵化池(1)的下部贯通连接,所述出水管(11)的左端为闭口设置,所述出水管(11)的上贯通连接有多个直管(12),所述直管(1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三角形管盖(13),所述三角形管盖(13)上均匀设有通孔二(14),所述孵化池(1)的内侧壁中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上设有一个横挡板(3)和多个竖挡板(4),一个所述横挡板(3)和多个所述竖挡板(4)交错放置将所述孵化池(1)的内部平均分成多个放置空间,每个所述放置空间内均设有孵化箱(5),所述孵化箱(5)的上下两侧壁均为开口设置,所述隔板(2)上对应每个所述孵化箱(5)的位置都均匀设有通孔一(6),所述孵化箱(5)的内侧壁下部设有纱网(7),所述孵化箱(5)的前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雯简少卿梁玉林李妍吴娣陈俊赵大显洪一江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