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011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31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结构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墙体。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包括由陶粒加气混凝土构成的外页,内页;由XPS、EPS、PU保温板的其中一种构成的夹芯页,强度结合件。该砌块采用浇筑成型,其中采用强度结合件将外页、内页和夹芯页进行连接固定,夹芯页处于外页、内页的内部形成三层结构,所述强度结合件包括第一外臂、第二外臂、内臂;其中内臂处于第一外臂与第二外臂之间。本技术方案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无需使用粘连剂即可保障及改善砌块的各部件的配合度以及在耐火极限条件下,保证夹芯页不融化。保证夹芯页不融化。保证夹芯页不融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构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块状的建筑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由隔热保温材料和陶粒混凝土组成的砌块,本技术还涉及使用上述砌块制作成的墙体。

技术介绍

[0002]砌块属于一种建筑构件,目前的砌块多种多样,有单一材质构成的,如混凝土材质也有由多种材质混合而成的。由于采用不同的材料构成,在两种材料的连接界面而使用粘连剂,使用粘连剂一是会影响整个建筑构件的性能,二是可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经检索,目前存在一种在保温板的前后两面均粘接固定有水泥基材料层,其中保温板采用W形布置在水泥基材料层之间,W形设计使得保温板表面与水泥基材层之间距离不是恒定值,从而外接热量不是按照恒定衰减值逐渐导热保温,从而影响了整个产品的导热及综合性能。
[0003]墙体主要是采用砖或者砌块构成,如采用砌块,在出现特定性情况如地震时,由于重心过于偏向中心,从而防震功能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无需使用粘连剂即可保障及改善砌块的各部件的配合度以及在耐火极限条件下,保证夹芯页不融化。
[0005]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的墙体。
[0006]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包括由陶粒加气混凝土构成的外页,内页;由XPS、EPS、PU保温板的其中一种构成的夹芯页、强度结合件;夹芯页处于外页、内页的内部形成三层结构,所述强度结合件包括第一外臂、第二外臂、内臂;其中内臂处于第一外臂与第二外臂之间,上述内臂整体成带开口的圆弧形;上述圆弧在开口位置具有两端,上述两端分别布置在第一外臂和第二外臂上,第一外臂和第二外臂处于上述外页、内页、夹芯页之间并贯穿夹芯页与外页、内页的结合面;内臂处于外页内;强度结合件具有至少二个且相互间隔,该强度结合件为硬质金属件,上述强度结合件布置的方向相同。
[0007]所述外页,内页和夹芯页均为方形,其中一层外页+夹芯页+内页的厚度为60+40+100、70+40+90、60+50+90、70+50+120、80+50+110、90+50+100、95+50+95、90+80+130、100+80+120、90+100+110、100+100+100、120+120+120、90+120+150、100+120+140的其中一种,砌块的整体长度为600mm,整体高度为200、240、300、360的其中一种;上述数值的单位均为mm。
[0008]所述强度结合件的外表面具有镀锌层。
[0009]所述强度结合件的外表面具有环氧树脂层。
[0010]所述第一外臂和第二外臂成对称结构,其中第一外臂和第二外臂均成笔直状,沿圆弧端朝外延伸。
[0011]墙体,包括基层、保温防火层、连接层、拉结筋;基层、保温防火层、连接层从下往上依次配置且每皮配置砂浆,拉结筋配置在保温防火层的两侧;所述基层为多个陶粒加气混
凝土砌块横向配置形成,保温防火层为多个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成品字形上下层错位配置而成,连接层为覆盖在保温防火层上的多个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横向配置形成;基层、保温防火层、连接层之间配置砂浆;上述每三至五皮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配置一皮连接层的砌块;上述每二至五皮砌块配置一皮拉接筋;所述保温防火层处于上下位置的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的夹芯页成上下交错布置。
[0012]所述上下位置的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的夹芯页在纵向方向上具有重叠区域,重叠区域的厚度为夹芯页厚度的0.2

0.5倍。
[0013]所述拉结筋整体为U形,其两端具有插入端,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与拉结筋配合的位置具有插入槽,上述插入槽内具有砂浆,插入端的端头配合砂浆布置在插入槽内与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配合。
[0014]所述拉结筋在朝外延伸的一端具有缺口,插入槽的位置布置在上一层和下一层的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结合面上,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的陶粒加气混凝土与拉结筋的插入端配合。
[0015]所述砂浆厚度为4

10mm,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厚度为200

300mm,连接层的砌块80

120mm,拉接筋数量具有2根且为直径为4

8mm的钢筋。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厚度大于等于90

、导热系数较小的陶粒加气作为防火隔热材料,在耐火极限条件下可保证夹芯页不融化,采用不同厚度夹芯页可以满足近零能耗建筑节能设计要求,采用不同厚度的陶粒加气使砌块的整体厚度与热桥保温后厚度一致。由于强度结合件设计了两个倾斜设计的外臂和一个内臂,其中两个外臂整体贯穿外页、内页和夹芯页,使得强度结合件与外页、内页的结合由于结合面及结合角度更加宽泛从而更加稳定及牢固。内臂设计独特的带开口的圆弧端,这样与其中外页或者内页内的陶粒对应,使得砌块在制作过程中,上述两个外臂的交接处即内臂位置也能被陶粒填充,而不是在该位置产生空鼓,影响整个砌块的综合性能。使用上述砌块筑造出的墙体,由于上下层的砌块内部保温板处于相对位置并均与砌块的中心偏离,从而能很好的分散整个墙体的摇摆,具有应力分布均匀、剪切强度高、抗冲击性好的特点、同时采用与凸出梁的布置使梁柱保温方式简便、使得建筑整体保温节能效果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的立体图;
[0018]图2是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的主视图;
[0019]图3是图2的砌块的A

A剖视图;
[0020]图4是强度结合件的示意图;
[0021]图5是由图1的砌块筑成的墙体示意图;
[0022]图6是图5的墙体的A

A剖视图;
[0023]图7是图5的墙体的B

B剖视图;
[0024]图8是图6的墙体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25]图9是图7的墙体的D处局部放大图;
[0026]图10是将上述图中的墙体进行墙梁柱砌筑的示意图;
[0027]图中11.外页、12.内页、2.夹芯页、3.强度结合件、31.第一外臂、32.第二外臂、33.
内臂、331.开口、332.圆弧端、4.基层、5.保温防火层、6.连接层、7.拉结筋、71.缺口、72.插入端、8.砂浆、9.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91.插入槽、10.梁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考图1至图4,图中的砌块整体为方形,其采用外页11、内页12、一层夹芯页2的三层独立、大小一致的夹心结构,其中夹芯页2处于外页11、内页12的内部,夹心结构内具有强度结合件3。上述三层结构按照图1从左到右方向依次布置为外页11、夹芯页2、内页1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外页11和内页12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案的理解,并不特定指外页11就布置在外部,内页12就布置在内部,实际应用中,两者名称可互换。
[0029]上述两个外页11、内页12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陶粒加气混凝土构成的外页(11),内页(12);由XPS、EPS、PU保温板的其中一种构成的夹芯页(2)、强度结合件(3);夹芯页(2)处于外页(11)及内页(12)的内部形成三层结构,所述强度结合件(3)包括第一外臂(31)、第二外臂(32)、内臂(33);其中内臂(33)处于第一外臂(31)与第二外臂(32)之间,上述内臂(33)整体成带开口(331)的圆弧形;上述圆弧在开口(331)位置具有两端,上述两端分别布置在第一外臂(31)和第二外臂(32)上,第一外臂(31)和第二外臂(32)处于上述外页(11),内页(12),夹芯页(2)之间并贯穿夹芯页(2)与外页(11),内页(12)的结合面;内臂(33)处于其中外页(11)内;强度结合件(3)具有至少二个且相互间隔,该强度结合件(3)为硬质金属件,上述强度结合件(3)布置的方向相同。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页(11),内页(12)和夹芯页(2)均为方形,其中一层外页(11)+夹芯页(2)+内页(12)的厚度为60+40+100、70+40+90、60+50+90、70+50+120、80+50+110、90+50+100、95+50+95、90+80+130、100+80+120、90+100+110、100+100+100、120+120+120、90+120+150、100+120+140的其中一种,砌块的整体长度为600mm,整体高度为200、240、300、360的其中一种;上述数值的单位均为mm。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结合件(3)的外表面具有镀锌层。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其特征在于:述强度结合件(3)的外表面具有环氧树脂层。5.依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增强型保温防火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臂(31)和第二外臂(32)成对称结构,其中第一外臂(31)和第二外臂(32)均成笔直状,沿圆弧端(332)朝外延伸。6.使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青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科元自保温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