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90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28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质净化装置,包括用于净化水体的水草、用于培育硝化细菌的硝化细菌附着体以及用于容纳水草和硝化细菌附着体的载体,载体设置为透水结构。本申请的一种水质净化装置通过硝化细菌附着体增加了载体的负重,使载体能够顺利沉入河道底部,而硝化细菌附着体培育的硝化细菌能够将氨氮物质转化为供水草吸收的养分,提高水草在恶劣环境下的存活率;水草的生长能够分解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使水体变得清澈洁净。使水体变得清澈洁净。使水体变得清澈洁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净化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水生态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水质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持续对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区域进行水质治理,努力打造一种亲近大自然、崇尚纯生态的生活环境。
[0003]河道治理是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一种;河道治理一般是在河道中培养水草,通过水草分解氮、磷等元素,并且借助水草与水体中的藻类争夺养分,从而抑制水体中藻类的滋生,使水体由藻类

浑浊体逐渐转变为草类

清水体,达到水体净化的效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0005]在水体较深且底泥较少的河道中,水草从底泥汲取到的养分较少,导致水草的存活率低,河流治理的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提高水草在恶劣环境中的存活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质净化装置。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质净化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水质净化装置,包括用于净化水体的水草、用于培育硝化细菌的硝化细菌附着体以及用于容纳水草和硝化细菌附着体的载体,所述载体为透水结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硝化细菌附着体放置于载体后,能够为载体增加负重,从而使载体能够顺利沉入河道底部;硝化细菌附着体上培育的硝化细菌能够将水体中的氨氮物质转化为供水草吸收的养分,使水草在底泥较少的环境下也能快速生长,提高水草在恶劣环境下的存活率。
[0010]可选的,所述载体设有容纳腔,所述水草和硝化细菌附着体共同位于容纳腔内。
[001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水草和硝化细菌附着体共同位于一个载体内,能够便于水草吸收硝化细菌分解产生的养分并茁壮生长。
[0012]可选的,所述载体包括用于容纳硝化细菌附着体的第一载体以及用于容纳水草的第二载体,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水草和硝化细菌附着体分开放置,当需要对水质净化装置进行回收利用时,可以方便地将装有硝化细菌附着体的第一载体和装有水草的第二载体相互拆卸,从而能够分别对水草和硝化细菌附着体进行回收处理。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之间安装有连接部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之间通过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在后续回收水草和硝化细菌附着体时通过连接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离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载体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硝化细菌附着体和第二载体共同位于第一容纳腔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二载体套装在第一载体内部,能够使第二载体内的水草紧挨着硝化细菌附着体,便于水草吸收养分并茁壮生长;当后续需要对水质净化装置进行回收利用时,也可以方便地将第二载体从第一载体内取出,从而使水草与硝化细菌附着体快速分离。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侧设有用于放置硝化细菌附着体的隔层,所述隔层为透水结构。
[001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隔层的设置用于放置硝化细菌附着体;第二载体放置于第一载体后,将水质净化装置沉入河流底部,下降过程中硝化细菌附着体能够稳固地放置于隔层内部,减少硝化细菌附着体受到水体的浮力而出现移动的情况,进而降低硝化细菌附着体将水草压伤的可能性,使水草保持健康的生长。
[0020]可选的,所述硝化细菌附着体包括火山石、生物球和陶瓷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火山石、生物球和陶瓷环均为多孔材料,能够作为硝化细菌附着的温床,使硝化细菌快速繁殖;水体流动时不断通过各个硝化细菌附着体的孔隙内,使得水体不断地被硝化细菌分解净化,达到水体自洁和自清的功能。
[0022]可选的,所述载体设置为网袋。
[002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载体设置为网袋,使得载体在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同时具有低廉的价格,减少水质净化装置的生产成本;当水草不断生长后,水草能够穿过网袋的网孔并向外生长,有利于水草争夺养分,增强水草对水体的净化效果。
[0024]可选的,所述载体设置为钢笼。
[002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载体设置为钢笼,钢笼本身具有较大的重量;能够在河道深度较深时使载体顺利沉入河道底部,减少水体流动时将水质净化装置带着流动的情况。
[0026]可选的,所述载体设有连通于容纳腔的开口,所述开口设有用于启闭开口的启闭部件。
[002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水草和硝化细菌附着体放置于载体后,可以通过启闭部件关闭开口,从而将容纳腔封住,减少载体沉入河道底部时水草受水体浮力作用而离开容纳腔的可能性。
[002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9]1.硝化细菌附着体培育的硝化细菌能够分解氮、磷元素并产生供水草吸收的养分,提高水草在恶劣环境下的存活率,借助水草抑制藻类的生长,从而使水体变得洁净;
[0030]2.硝化细菌附着体放置于载体后,能够为载体增加负重,使载体能够顺利沉入河道的底部;
[0031]3.通过将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可拆卸连接,能够在后续回收水质净化装置时方便地分离水草和硝化细菌附着体,从而分别对水草和硝化细菌附着体进行回收处理。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实施例3中第二载体从第一载体内部拆出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实施例4中第一载体的半剖示意图,主要体现第一载体的内部结构;
[0036]图5是实施例5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6是实施例6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1、硝化细菌附着体;2、水草;3、载体;31、容纳腔;32、启闭部件;321、拉链;322、笼门;300、第一载体;3001、第一容纳腔;3002、隔层;3003、隔网;301、第二载体;3011、第二容纳腔;302、连接部件;3021、拉绳;3022、绳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0]实施例1:
[004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质净化装置,用于投放至河道底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0042]参照图1,一种水质净化装置,包括具有透水能力的载体3、用于净化水体的水草2以及用于培育硝化细菌的硝化细菌附着体1;本实施例中的载体3设置为网袋,网袋的数量设为一个,网袋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水草2以及硝化细菌附着体1的容纳腔31,网袋的顶部开设有连通于容纳腔31的开口,水草2和硝化细菌附着体1能够通过开口放置于容纳腔31内;水草2放置于容纳腔31后可以位于硝化细菌附着体1的上方,也可以与硝化细菌附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净化水体的水草(2)、用于培育硝化细菌的硝化细菌附着体(1)以及用于容纳水草(2)和硝化细菌附着体(1)的载体(3),所述载体(3)为透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3)设有容纳腔(31),所述水草(2)和硝化细菌附着体(1)共同位于容纳腔(3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3)包括用于容纳硝化细菌附着体(1)的第一载体(300)以及用于容纳水草(2)的第二载体(301),所述第一载体(300)和第二载体(301)之间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300)和第二载体(301)之间安装有连接部件(30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遥恒杨靖洪松毅肖碧钦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山水智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