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08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景观池,所述景观池的一侧设置有透明层,所述景观池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池,所述清理池的一侧连通有储物盒,所述清理池的一侧设置有水流组件,所述清理池的内部设置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转动柱和转动轴,所述转动柱转动连接于清理池的内壁,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分离组件在水泵水流的带动下,冲刷接水槽,接水槽会在带动圆管下使得与圆管固定连接的轴连板会沿着转动轴转动,进而板孔内的L杆会跟随推动圆管内部的圆柱,使得与圆柱铰接的接水槽移出圆管,在移出时,接水槽会掉落至斜板的内部,使得接水槽内的杂物掉落至斜槽内,通过斜槽滑落至储物盒内部。斜槽滑落至储物盒内部。斜槽滑落至储物盒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生植物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生植物是指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广义上指沼生、沉水或漂浮的植物,在一些生物观赏圆中可以发现一般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中,具发达的通气组织,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叶多为狭长或丝状。
[0003]一般的生物观赏圆中的沉水型水生植物可以近距离的在观赏池的一侧进行观赏,通过透明的防高压玻璃,可以较为近距离地查看到水生植物的外形以及生长环境,在清理时一般需要工作人员潜入池中,进行清理保持水质的干净,但是只是依靠人工清理难以完全得到处理,且人工清理的效果不好,会有一些难以观察到腐败与破碎的植物碎屑,进而污染了水质,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装置,可以将景观池内的植物碎屑进行较为全面的处理,使得在观景池内的水生植物可以有较为干净的水源,保持了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景观池,所述景观池的一侧设置有透明层,所述景观池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池,所述清理池的一侧连通有储物盒,所述清理池的一侧设置有水流组件,所述清理池的内部设置有分离组件;
[0007]所述分离组件包括转动柱和转动轴,所述转动柱转动连接于清理池的内壁,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柱连盘,所述柱连盘的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盘孔,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清理池的内壁,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连板,所述轴连板的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板孔;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清理池内进行过滤处理时将清洁的水流排放到景观池内,可以有效地防止景观池内的水生植物腐烂、腐败污染水质,进而造成景观池的污染以及植物的疾病,转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柱连盘,转动轴与清理池内壁转动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连板,使得在轴连板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转动轴转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轴连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管,所述圆管的一端与板孔连通,所述圆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远离轴连板的一侧铰接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靠近转动柱的下端设置有斜槽,所述斜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清理池的内壁,所述斜槽的一端与储物盒连通;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接水槽倾斜至斜槽的表面,进而会将接水槽内的杂物掉
落至斜槽内,斜槽与储物盒联通可以使杂物通过斜槽滑落至储物盒中,方便后期操作人员进行清理。
[0011]进一步地,所述圆管的内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圆柱靠近轴连板的一侧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轴连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柱在圆管内壁移动时,可以通过弹簧拉动圆柱滑动,使得圆柱移动时带动接水槽接,带动接水槽回收进圆管的内壁,进而使得接水槽从斜槽的表面回收起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组件还包括均匀分布的L杆,所述L杆的一端贯穿出柱连盘,所述盘孔的内壁与L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L杆的另一端贯穿出轴连板,所述板孔的内壁与L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L杆的另一端与圆柱相接触;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接水槽受水的重力影响,使得接水槽蓄水,进而带动轴连板转动,当轴连板转动时会带动L杆转动,L杆与柱连盘发生滑动连接进而带动柱连盘转动,使得L杆在靠近圆管的一侧延伸进圆管内部进而推动圆柱使得圆柱移动时带动接水槽移出圆管,接水槽在脱离圆管的时候,会沿着圆柱铰接处发生的转动,滑落至斜槽的表面,进而将接水槽内的杂物掉落在斜槽内部,杂物会滑落至储物盒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水流组件包括棉布层,所述棉布层的一侧设置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靠近清理池的内底壁,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贯穿清理池并延伸至景观池的内部;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流组件的棉布层可以过滤清洁池内的部分高于虹吸管顶部,将会通过虹吸管将清洁池内的水注入到景观池内,使得虹吸管吸入的水流完全无杂物,且清理得较为干净。
[0017]进一步地,所述棉布层的另一侧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景观池连通,所述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环管,所述水环管的下端设置于接水槽地上端;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管可以使得景观池内的水通过水管在水泵的作用下,将景观池内的水抽取使得景观池内的杂物以及水流通过水管在水泵的作用下注入到清洁池内接水槽在水泵水力的作用下可以带动转动轴旋转,进而可以通过水泵水的重力作用下带动转动轴旋转。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通过设置分离组件,当分离组件在水泵水流的带动下,冲刷接水槽,接水槽会在带动圆管下使得与圆管固定连接的轴连板会沿着转动轴转动,进而板孔内的L杆会跟随推动圆管内部的圆柱,使得与圆柱铰接的接水槽移出圆管,在移出时,接水槽会掉落至斜板的内部,使得接水槽内的杂物掉落至斜槽内,通过斜槽滑落至储物盒内部。
[0021]2、通过设置水流组件,可以使得水泵与水管的配合,将水泵在通过水管的作用下,将景观池内的水流抽至清理池内,再通过充分整合过后,会通过虹吸管,在清洁池水位高于虹吸管的时候,会通过虹吸管将清洁池内干净的水流全部抽离至景观池内,进而使得景观池内的水流始终处于较为干净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施例水泵与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实施例转动轴与轴连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实施例弹簧与圆柱的连接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景观池;101、透明层;2、清理池;201、储物盒;3、水流组件;301、水泵;302、水管;303、棉布层;304、虹吸管;4、分离组件;401、转动轴;402、轴连板;403、转动柱;404、柱连盘;405、L杆;406、斜槽;407、圆管;408、圆柱;409、弹簧;410、接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景观池1,景观池1的一侧设置有透明层101,景观池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池2,清理池2的一侧连通有储物盒201,清理池2的一侧设置有水流组件3,清理池2的内部设置有分离组件4,分离组件4包括转动柱403和转动轴401,转动柱403转动连接于清理池2的内壁,转动柱4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柱连盘404,柱连盘404的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盘孔,转动轴401转动连接于清理池2的内壁,转动轴4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连板402,轴连板402的一侧开设有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景观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池(1)的一侧设置有透明层(101),所述景观池(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池(2),所述清理池(2)的一侧连通有储物盒(201),所述清理池(2)的一侧设置有水流组件(3),所述清理池(2)的内部设置有分离组件(4);所述分离组件(4)包括转动柱(403)和转动轴(401),所述转动柱(403)转动连接于清理池(2)的内壁,所述转动柱(4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柱连盘(404),所述柱连盘(404)的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盘孔,所述转动轴(401)转动连接于清理池(2)的内壁,所述转动轴(4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连板(402),所述轴连板(402)的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连板(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管(407),所述圆管(407)的一端与板孔连通,所述圆管(40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408),所述圆柱(408)远离轴连板(402)的一侧铰接有接水槽(410),所述接水槽(410)靠近转动柱(403)的下端设置有斜槽(406),所述斜槽(40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清理池(2)的内壁,所述斜槽(406)的一端与储物盒(20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邑渊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