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缓坡入水净化水质的生态驳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71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57
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缓坡入水净化水质的生态驳岸,其包括设置在靠近河道水体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远离河道水体的一侧上方依次倾斜设置有加固段和护坡段,所述加固段和护坡段之间向下凹陷形成有下凹式绿地,所述下凹式绿地内播种有水生植物。本申请具有维持水陆之间生态平衡的效果。生态平衡的效果。生态平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缓坡入水净化水质的生态驳岸


[0001]本申请涉及生态驳岸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缓坡入水净化水质的生态驳岸。

技术介绍

[0002]驳岸是建于水体边缘和陆地的交界处,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而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的破坏,保护风景园林中水体的措施。
[0003]目前,相关技术中的驳岸通常直接采用混凝土或石块堆砌而成,硬质的驳岸直接阻断了河道水体与陆地之间的生态循环,不利于保持水土与陆地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遇到降雨时,陆地上的大量污物直接排入河道水体内,不仅影响景观,也加重了河道水体的污染。因此,传统的驳岸严重影响着水陆之间的生态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维持水陆之间的生态平衡,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缓坡入水净化水质的生态驳岸。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利用缓坡入水净化水质的生态驳岸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利用缓坡入水净化水质的生态驳岸,包括设置在靠近河道水体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远离河道水体的一侧上方依次倾斜设置有加固段和护坡段,所述加固段和护坡段之间向下凹陷形成有下凹式绿地,所述下凹式绿地内播种有水生植物。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态驳岸连接陆地与河道水体,护坡段和加固段对雨水起到缓冲净化的作用。同时,下凹式绿地可以对雨水进行收蓄,从而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以及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并且,下凹式绿地中的水生植物为微生物的附着提供条件,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和微生物分解可以实现对雨水的高效净化,避免大量污水排入河道水体内,进而提高了河道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和调节能力。综上,生态驳岸很好的维持了水陆之间的生态平衡,充分发挥了生态效益。
[0008]优选的,所述过渡段上铺设有装土生态袋。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铺设装土生态袋,可以增强驳岸的结构强度,同时,生态袋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抵抗河道水体中的污染物的冲刷。
[0010]优选的,所述装土生态袋上播种有水缘湿生植物。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缘湿生植物适合生长在水陆过渡地带,可以起到观赏的作用。
[0012]优选的,所述加固段上铺设有石笼网,所述石笼网内均匀铺设有石块和种植土壤,所述种植土壤内种植有观赏蕨类植物。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石笼网内铺设石块可以增强驳岸的结构强度,防止大量的水土流失,从而对河岸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在石笼网内种植观赏蕨类植物,可以起到观赏的作用。
[0014]优选的,所述护坡段上种植有护坡植物,所述护坡段的上端水平连接有园路,所述园路靠近护坡段的位置上种植有观赏树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坡植物可以涵养水土,对雨水起到净化的作用,同时,护坡植物和观赏树木可以使园路看起来更为美观。
[0016]优选的,所述园路向下凹陷形成有生态水沟,所述生态水沟的两侧沟壁均种植有耐涝草。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生态水沟,大量的雨水从生态水沟内渗入土壤中,从而减少路面汇集到市政管网的雨水量,同时可以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
[0018]优选的,位于所述生态水沟两侧的园路上均铺设有透水路面。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铺设透水路面,可以更好的将雨水汇集到生态水沟内。
[0020]优选的,所述生态水沟底部铺设有过滤板。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可以过滤掉雨水中一些体积较大的污染物。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生态驳岸连接陆地与河道水体,护坡段和加固段对雨水起到缓冲净化的作用。同时,下凹式绿地可以对雨水进行收蓄,从而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以及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并且,下凹式绿地中的水生植物为微生物的附着提供条件,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和微生物分解可以实现对雨水的高效净化,避免大量污水排入河道水体内,进而提高了河道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和调节能力。综上,生态驳岸很好的维持了水陆之间的生态平衡,充分发挥了生态效益;
[0024](2)在石笼网内铺设石块可以增强驳岸的结构强度,防止大量的水土流失,从而对河岸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在石笼网内种植观赏蕨类植物,可以起到观赏的作用;
[0025](3)通过设置生态水沟,大量的雨水从生态水沟内渗入土壤中,从而减少路面汇集到市政管网的雨水量,同时可以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生态驳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8]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29]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0030]图5是图1中D处的放大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河道水体;2、过渡段;3、加固段;4、护坡段;5、下凹式绿地;6、园路;7、生态水沟;8、透水路面;9、耐涝草;10、过滤板;11、观赏树木;12、护坡植物;13、水生植物;14、石笼网;15、石块;16、种植土壤;17、观赏蕨类植物;18、装土生态袋;19、水缘湿生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利用缓坡入水净化水质的生态驳岸。参照图1,利用缓坡入
水净化水质的生态驳岸用于维持河道水体1与园林绿地之间的生态平衡,其包括设置在靠近河道水体1的过渡段2,过渡段2远离河道水体1的一侧依次倾斜设置有加固段3和护坡段4,加固段3和护坡段4之间下凹形成有下凹式绿地5,护坡段4的顶部水平连接有园路6。
[0034]具体的,参照图2,园路6上向下凹陷形成有生态水沟7,大量的雨水通过生态水沟7渗入土壤中,从而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同时减少园路6上的雨水流到市政管网和驳岸的流量。位于生态水沟7两侧的园路6上均铺设有透水路面8,透水路面8可以更好的将雨水汇集到生态水沟7内。
[0035]生态水沟7的两侧沟壁均种植有耐涝草9,本实施例中,耐涝草9为铜钱草,铜钱草适合生长在潮湿的生态水沟7中,同时也可以提高生态水沟7的观赏性。生态水沟7底部设置有过滤板10,过滤板10可以过滤掉雨水中体积较大的一些污物。
[0036]参照图3,园路6靠近护坡段4的位置上种植有观赏树木11,观赏树木11具体为垂柳。护坡段4上种植有护坡植物12,护坡植物12为早熟禾草坪草,其具有生长块、适应性强的特点,并且具有深根性,可以涵养水分。观赏树木11和护坡植物12提升了整个驳岸顶部的观赏性。
[0037]参照图4,下凹式绿地5内种植有水生植物13,水生植物13具体位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本实施例中,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对应为荷花、金鱼藻和水鳖。大量的雨水被收蓄在下凹式绿地5内,从而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以及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缓坡入水净化水质的生态驳岸,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靠近河道水体(1)的过渡段(2),所述过渡段(2)远离河道水体(1)的一侧上方依次倾斜设置有加固段(3)和护坡段(4),所述加固段(3)和护坡段(4)之间向下凹陷形成有下凹式绿地(5),所述下凹式绿地(5)内播种有水生植物(13);所述过渡段(2)上铺设有装土生态袋(18),所述护坡段(4)的上端水平连接有园路(6),所述园路(6)向下凹陷形成有生态水沟(7),所述生态水沟(7)的两侧沟壁均种植有耐涝草(9),位于所述生态水沟(7)两侧的园路(6)上均铺设有透水路面(8),所述生态水沟(7)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美凤赖绍雄姚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筑中建设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