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之游专利>正文

一种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78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包括靠板、第一基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支撑柱、第一连接柱、第一海绵套、第二连接柱、第二海绵套、螺纹杆、T型杆、第一滑动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支撑板、第三连接柱、限位板、插接板、提示灯、控制开关、第二基台、壳体、垫板、海绵块、保护套、第一滑动杆、第二滑动板、第四连接柱、第一减震弹簧、转动杆、第五连接柱、第三滑动板、复位弹簧、第二减震弹簧和第二滑动杆。通过限位板的设置,教师通过转动限位板,进而便于学生躺在靠板上,教师将限位板复位之后,学生在做仰卧起坐时,学生的额头触碰到控制开关,进而提示灯亮起,进而表示学生做的仰卧起坐为合格。示学生做的仰卧起坐为合格。示学生做的仰卧起坐为合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


[0001]本申请涉及体育教学
,尤其是一种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

技术介绍

[0002]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
[0003]现有的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在使用时,并没有设有对头部保护的功能,且现有的仰卧起坐器不能检测出学生做出的仰卧起坐是否标准,以及现有的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在使用时,固定学生脚踝处的空间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进而提升了整个仰卧起坐器使用的局限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用于解决现有的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在使用时,固定学生脚踝处的空间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靠板(1)与保护机构,所述靠板(1)侧壁与第一支撑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另一端与第一基台(2)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基台(2)中的一个顶部与第二支撑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另一端与支撑柱(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5)通槽内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12),所述第一滑动板(12)侧壁与第一连接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3)侧壁与支撑柱(5)侧壁贴合,所述支撑柱(5)侧壁与第一连接柱(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6)外壁套接第一海绵套(7);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二基台(21)、壳体(22)、垫板(23)、海绵块(24)、保护套(25)、第一滑动杆(26)、第二滑动板(27)、第四连接柱(28)、第一减震弹簧(29)、转动杆(30)、第五连接柱(31)、第三滑动板(32)、复位弹簧(33)、第二减震弹簧(34)和第二滑动杆(35),所述第二基台(21)与地面连接,所述第二基台(21)顶部与壳体(2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2)顶部对称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杆(26),所述第一滑动杆(26)与垫板(23)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3)侧壁与第二连接柱(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8)外壁套接第二海绵套(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12)与T型杆(1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T型杆(11)的另一端与螺纹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0)的另一端与支撑柱(5)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职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1)底部与第二连接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4)侧壁与第三支撑板(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15)的另一端凹槽内与第三连接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之游
申请(专利权)人:周之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