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165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产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导向组件,支撑导向组件上方设置安装对称设置的带动组件,支撑导向组件上方设置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倚靠组件,支撑导向组件包括底部支撑板、自转柱、转动导向板、角度限位板、中心轴、竖直导柱,底部支撑板顶端开设有自转孔,底部支撑板顶端位于自转孔两侧开设有矩形固定孔,底部支撑板顶端位于矩形固定孔前方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圆形固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有自转柱和联动杆,产妇可以坐在座椅上,双脚向下蹬脚部固定座,带动自转柱和联动杆滑动连接使自转柱自转带动座椅转动,从而带动产妇腰腹转动,可以让产妇坐着完成康复训练。可以让产妇坐着完成康复训练。可以让产妇坐着完成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妇产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0003]目前,没有专业的妇产科康复训练装置,产妇在生育后腰腹需要运动达到康复的目的,传统的运动方式是站立在旁人辅助下转动腰腹,但是一部分产妇可能因为双脚无力无法支撑身体,从而无法进行康复训练。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妇产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妇产科康复训练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有自转柱和联动杆,产妇可以坐在座椅上,双脚向下蹬脚部固定座,带动自转柱和联动杆滑动连接使自转柱自转带动座椅转动,从而带动产妇腰腹转动,可以让产妇坐着完成康复训练。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妇产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导向组件,支撑导向组件上方设置安装对称设置的带动组件,支撑导向组件上方设置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倚靠组件;
[0007]所述支撑导向组件包括底部支撑板、自转柱、转动导向板、角度限位板、中心轴、竖直导柱,底部支撑板顶端开设有自转孔,底部支撑板顶端位于自转孔两侧开设有矩形固定孔,底部支撑板顶端位于矩形固定孔前方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圆形固定孔,自转柱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椅,自转柱周侧开设有呈圆形阵列的螺旋滑槽,自转柱周侧开设有与螺旋滑槽相通的竖直滑槽,自转柱周侧位于螺旋滑槽下方开设有固定轴孔,转动导向板端面开设有转动轴孔,转动导向板一端固定连接有摆动板,角度限位板固定连接在固定轴孔与螺旋滑槽之间,角度限位板一面与摆动板一面接触连接,中心轴一端插入固定轴孔与固定轴孔固定连接,中心轴另一端插入转动轴孔与转动导向板转动连接,竖直导柱正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竖直导柱内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竖直导柱外侧开设有呈直线阵列的限位插孔;
[0008]所述带动组件包括矩形固定板、固定导杆、联动杆,矩形固定板外侧面开设有滑动矩形槽,滑动矩形槽上下两端开设有固定插孔,固定导杆两端插入固定插孔与矩形固定板固定连接,固定导杆周侧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联动杆周侧开设有与固定导杆滑动配合的导向滑孔,联动杆外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横杆,第一连接横杆远离联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顶端开设有与竖直导柱滑动连接的第一圆滑孔,第一圆滑孔内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块,第一滑块前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横杆,第二连接横杆前面固定连接有脚部固定座;
[0009]所述倚靠组件包括第二滑块、限位插杆,第二滑块顶端开设有与竖直导柱滑动连接的第二圆滑孔,第二圆滑孔内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导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块,第二滑块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出柱,凸出柱端面开设有通过圆孔,第二圆滑孔端面固定连接有呈圆形阵列的固定支杆,固定支杆远离凸出柱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柱,抵柱端面开设有圆形通过孔,限位插杆一侧穿过圆形通过孔、通过圆孔插入限位插孔,限位插杆周侧位于圆形通过孔与凸出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凸出盘,限位插杆周侧活动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滑块前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横杆,第三连接横杆前面固定连接有倚靠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自转柱底端插入自转孔与底部支撑板转动连接,竖直导柱底端插入圆形固定孔与底部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固定板底端插入矩形固定孔与底部支撑板固定连接,联动杆位于固定导杆内侧一端通过螺旋滑槽与自转柱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顶端与联动杆底端接触连接,第一弹簧底端与滑动矩形槽底端接触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抵柱接触连接,第二弹簧另一端与凸出盘接触连接。
[0014]进一步地,限位插杆与圆形通过孔、通过圆孔、限位插孔间隙配合。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妇产科康复训练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有自转柱和联动杆,产妇可以坐在座椅上,双脚向下蹬脚部固定座,带动自转柱和联动杆滑动连接使自转柱自转带动座椅转动,从而带动产妇腰腹转动,可以让产妇坐着完成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2]图中:1、支撑导向组件;11、底部支撑板;111、自转孔;112、矩形固定孔;113、圆形固定孔;12、自转柱;121、螺旋滑槽;122、竖直滑槽;123、固定轴孔;13、转动导向板;131、转动轴孔;132、摆动板;14、角度限位板;15、中心轴;16、竖直导柱;161、第一导向槽;162、第二导向槽;163、限位插孔;2、带动组件;21、矩形固定板;211、滑动矩形槽;212、固定插孔;22、固定导杆;23、第一弹簧;24、联动杆;241、导向滑孔;25、第一连接横杆;26、第一滑块;261、第一圆滑孔;262、第一导向块;27、第二连接横杆;28、脚部固定座;3、倚靠组件;31、二滑块;311、第二圆滑孔;312、第二导向块;313、凸出柱;3131、通过圆孔;32、固定支杆;33、抵柱;331、圆形通过孔;34、限位插杆;341、凸出盘;35、第二弹簧;36、第三连接横杆;37、倚靠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妇产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导向组件1,支撑导向组件1上方设置安装对称设置的带动组件2,支撑导向组件1上方设置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倚靠组件3。
[0026]如图3所示,支撑导向组件1包括底部支撑板11、自转柱12、转动导向板13、角度限位板14、中心轴15、竖直导柱16,底部支撑板11顶端开设有自转孔111,底部支撑板11顶端位于自转孔111两侧开设有矩形固定孔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导向组件(1),支撑导向组件(1)上方设置安装对称设置的带动组件(2),支撑导向组件(1)上方设置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倚靠组件(3);所述支撑导向组件(1)包括底部支撑板(11)、自转柱(12)、转动导向板(13)、角度限位板(14)、中心轴(15)、竖直导柱(16),底部支撑板(11)顶端开设有自转孔(111),底部支撑板(11)顶端位于自转孔(111)两侧开设有矩形固定孔(112),底部支撑板(11)顶端位于矩形固定孔(112)前方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圆形固定孔(113),自转柱(12)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椅,自转柱(12)周侧开设有呈圆形阵列的螺旋滑槽(121),自转柱(12)周侧开设有与螺旋滑槽(121)相通的竖直滑槽(122),自转柱(12)周侧位于螺旋滑槽(121)下方开设有固定轴孔(123),转动导向板(13)端面开设有转动轴孔(131),转动导向板(13)一端固定连接有摆动板(132),角度限位板(14)固定连接在固定轴孔(123)与螺旋滑槽(121)之间,角度限位板(14)一面与摆动板(132)一面接触连接,中心轴(15)一端插入固定轴孔(123)与固定轴孔(123)固定连接,中心轴(15)另一端插入转动轴孔(131)与转动导向板(13)转动连接,竖直导柱(16)正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61),竖直导柱(16)内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62),竖直导柱(16)外侧开设有呈直线阵列的限位插孔(163);所述带动组件(2)包括矩形固定板(21)、固定导杆(22)、联动杆(24),矩形固定板(21)外侧面开设有滑动矩形槽(211),滑动矩形槽(211)上下两端开设有固定插孔(212),固定导杆(22)两端插入固定插孔(212)与矩形固定板(21)固定连接,固定导杆(22)周侧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23),联动杆(24)周侧开设有与固定导杆(22)滑动配合的导向滑孔(241),联动杆(24)外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横杆(25),第一连接横杆(25)远离联动杆(2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6),第一滑块(26)顶端开设有与竖直导柱(16)滑动连接的第一圆滑孔(261),第一圆滑孔(261)内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导向槽(161)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淑芬黄文亮张秀丽李战娜黄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