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淡水生态牧场可升降的人工鱼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426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淡水生态牧场可升降的人工鱼礁装置,包括内浮筒及外浮筒,所述内浮筒设置在外浮筒内,所述内浮筒与外浮筒之间设置有夹腔,所述内浮筒与外浮筒之间的夹腔下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内浮筒与外浮筒之间的夹腔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内浮筒与外浮筒之间的夹腔内设置有充排气单元及充排水单元,所述充排气单元用于实施对内浮筒与外浮筒之间夹腔的充排气,所述充排水单元用于实施对内浮筒与外浮筒之间夹腔的充排水,该人工鱼礁装置能够防止被水域沉积物覆盖以及满足不同深度水层鱼群的生长、繁殖、索饵和避敌的需求,使得该人工鱼礁装置能沉能浮,适应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场景的使用需求。场景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淡水生态牧场可升降的人工鱼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淡水生态牧场人工鱼礁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淡水生态牧场可升降的人工鱼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鱼礁是人为放置在养殖水域上的一种或多种天然或人工构造物,可以改变与水域生物资源相关的物理、生物和社会经济过程。人工鱼礁是生态牧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鱼礁具有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营造水域生物的良好栖息环境,为鱼类、贝、藻类等水域生物等提供生长、繁殖、索饵和避敌的场所,从而达到生境资源营造与养护和提高渔获量等目的。
[0003]目前,人工鱼礁多为混凝土、石料以及钢材等材质,其密度大,质量重,导致淤泥质水域底部难以承载底层鱼礁,沉底式的人工鱼礁往往容易被水域沉积物覆盖,使得鱼礁效益大打折扣。
[0004]根据鱼类行为特征可知,不同种群的鱼群分布在不同深度水域中以满足其生活习性,而沉底式人工鱼礁难以满足生活在中上层水域的鱼群的生长、繁殖、索饵和避敌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淡水生态牧场可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淡水生态牧场可升降的人工鱼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浮筒(100)及外浮筒(200),所述内浮筒(100)设置在外浮筒(200)内,所述内浮筒(100)与外浮筒(200)之间设置有夹腔,所述内浮筒(100)与外浮筒(200)之间的夹腔下端设置有第一开口(210),所述内浮筒(100)与外浮筒(200)之间的夹腔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220),所述内浮筒(100)与外浮筒(200)之间的夹腔内设置有充排气单元及充排水单元,所述充排气单元用于实施对内浮筒(100)与外浮筒(200)之间夹腔的充排气,所述充排水单元用于实施对内浮筒(100)与外浮筒(200)之间夹腔的充排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淡水生态牧场可升降的人工鱼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浮筒(100)与外浮筒(200)之间的夹腔设置有充气泵(3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淡水生态牧场可升降的人工鱼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210)内设置有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用于实施对第一开口(210)封堵及开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淡水生态牧场可升降的人工鱼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220)为螺纹孔,所述第二开口(220)内设置有通气管(400),所述通气管(400)外壁与第二开口(220)构成螺纹连接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淡水生态牧场可升降的人工鱼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400)管口位置设置有电池显示屏(410);所述通气管(400)的管口位置设置有阀门(420)及压力表(430)。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淡水生态牧场可升降的人工鱼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封堵球(510),所述封堵球(510)上下升降且与第一开口(210)构成封堵及开启配合,所述封堵球(510)通过连杆单元与动力单元连接,动力单元驱动封堵球(510)沿着第一开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忍郑守国徐青山王海燕刘瑜凡朱恭钦鲍禹余力卢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