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针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053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针灸通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针灸装置,其包括壳体、供电部和导电部;供电部和导电部均设置在壳体内,导电部为管结构的导体;导电部一端设置供针灸针插入的开口;导电部与供电部电连接,导电部内设有施力部,当针灸针插入导电部,则施力部抵靠针灸针使得针灸针倾斜并接触导电部内壁。在施力部作用下,针灸针插入导电部的部分发生倾斜从而抵靠导电部内壁。此时,供电部通过导电部向针灸针通电,从而实现电子针灸。该电子针灸装置适用于任意直径的电子针灸针。置适用于任意直径的电子针灸针。置适用于任意直径的电子针灸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针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针灸通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针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针灸是用针刺入穴位后,在针上通以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波,分为连续波和断续波,以刺激穴位,是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0003]目前,在现有的电子针灸过程中,针灸针在刺激穴位时,往往采用鳄嘴钳夹在针灸针上通电的方式给予电刺激,这样会存在以下弊端:1、鳄嘴钳消毒不彻底且易生锈,会对身体造成潜在危害;2、针灸针被施加重力,容易脱落;3、针灸被鳄嘴钳夹持后需连接传统的电针设备,使用场景与范围有限;4、鳄嘴钳夹持时会对针灸针造成范围扰动与干扰,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5、鳄嘴钳夹持时的扰动可能会对穴位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电子针灸缺乏可靠的通电方式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子针灸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子针灸装置,包括壳体、供电部和导电部;供电部和导电部均设置在壳体内,导电部为管结构的导体;
[0007]导电部一端设置供针灸针插入的开口;导电部与供电部电连接,导电部内设有施力部,当针灸针插入导电部,则施力部抵靠针灸针使得针灸针倾斜并接触导电部内壁。
[0008]优选的,所述施力部为与导电部同轴设置的磁环。
[0009]优选的,所述施力部位于导电部靠近开口的一端。
[0010]优选的,供电部包括锂电池和电源管理电路;壳体内部设有安装隔板,导电部设置在安装隔板上,电源管理电路设置在安装隔板上,锂电池设置在安装隔板背离导电部的一侧,电源管理电路分别与锂电池和导电部电连接。
[0011]优选的,壳体为与导电部同轴的筒结构;锂电池的中心轴线与导电部中心轴线供电。
[0012]优选的,导电部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的一端为实心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软板电路,所述壳体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软板电路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和控制面板电连接,软板电路根据控制面板输入信号控制电源管理电路供电电压。
[0014]优选的,壳体顶部还设有电量显示屏和充电口,电量显示屏和充电口均与电源管理电路电连接,电量显示屏用于显示锂电池剩余电量,充电口用于连接外部供电设备给锂电池充电;充电口处设有防护盖。
[0015]优选的,壳体上还设有吸附件,所述吸附件位于壳体靠近导电部开口的一端。
[0016]优选的,所述吸附件为水凝胶片。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针灸装置可与任意导体材质的针灸针配合,只需要在针灸针扎入穴位后,将该电子针灸装置套设在针灸针尾端,使得针灸针尾端伸入导电部,在施力部作用下,针灸针插入导电部的部分发生倾斜从而抵靠导电部内壁。此时,供电部通过导电部向针灸针通电,从而实现电子针灸。该电子针灸装置适用于任意直径的电子针灸针,且能保证针灸针抵靠导电部内壁,保真针灸针通电可靠性,从而保证电子理疗的可靠性。
[0019](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导电部,使得针灸针只需要倾斜很小的角度便可抵靠导电部内壁,避免了针灸针过渡倾斜造成的针灸偏差,从而保证针灸效果。同时,壳体罩设在导电部外周,也有利于避免电能泄露,保证装置工作安全和使用寿命。
[0020](3)施力部采用磁环,磁环吸引针灸针,使得针灸针偏斜并与导电部的内腔接触,使导电部与针灸针能够稳定接触,避免导电部与针灸针接触不良的问题。磁环与导电部同心设置,方便了针灸针插入导电部时顺利穿过磁环。
[0021](4)施力部位于导电部靠近开口的一端,如此,使得该电子针灸装置可使用任意长度的针灸针,避免针灸针过短造成的电接触不良。
[0022](5)导电部、供电部和电源管理电路通过安装隔板稳固安装在壳体内,电源管理电路从锂电池汲取电能以向导电部供电。通过电源管理电路的设置,可使得针灸针的工作电压可调,从而实现不同的档位的针灸效果。
[0023](6)壳体、导电部和锂电池的中心线在导电部中心轴线上共线,使得壳体吸附在人体上时可保持稳定,避免由于电子针灸装置受到的重力导致针灸针偏移穴位。
[0024](7)导电部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的一端为实心结构,可提高导电部和电源管理电路的导电率,保证电子针灸的可靠性;同时也可避免针灸针接触电源管理电路,造成安全风险。
[0025](8)本专利技术中,软板电路根据控制面板输入信号控制电源管理电路供电电压,以实现不同的针灸档位,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使得电子针灸更加灵活。
[0026](9)电量显示屏用于显示锂电池剩余电量,有利于使用者精确挑选,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电量不足的问题。
[0027](10)使用该电子针灸装置时,通过吸附件将壳体固定在皮肤上,保证导电部的静态设置,进一步保证了针灸针的针灸位置稳定。吸附件采用水凝胶片,方便操作,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一种电子针灸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一种电子针灸装置另一角度充电口打开示意图;
[0030]图3为一种电子针灸装置壳体剖开示意图;
[0031]图4为导电部剖视图。
[0032]1、壳体;2、安装隔板;3、锂电池;4、电源管理电路;5、软板电路;6、导电部;7、施力部;8、控制面板;9、吸附件;10、电量显示屏;11、充电口;12、防护盖;13、针灸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照图1到图4,本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电子针灸装置,包括壳体1、供电部和导电
部6;供电部和导电部6均设置在壳体1内,导电部6为管结构的导体;导电部6一端设置供针灸针13插入的开口;导电部6与供电部电连接,导电部6内设有施力部7,当针灸针13插入导电部6,则施力部7抵靠针灸针13使得针灸针13倾斜并接触导电部6内壁。
[0034]如此,该电子针灸装置可与任意导体材质的针灸针13配合,只需要在针灸针13扎入穴位后,将该电子针灸装置套设在针灸针13尾端,即使针灸针13尾端伸入导电部6,在施力部7作用下,针灸针13插入导电部6的部分发生倾斜从而抵靠导电部6内壁。此时,供电部通过导电部6向针灸针13通电,从而实现电子针灸。
[0035]该电子针灸装置适用于任意直径的电子针灸针13,且能保证针灸针13抵靠导电部6内壁,保真针灸针13通电可靠性,从而保证电子理疗的可靠性。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导电部6,使得针灸针13只需要倾斜很小的角度便可抵靠导电部6内壁,避免了针灸针13过渡倾斜造成的针灸偏差,从而保证针灸效果。同时,壳体1罩设在导电部6外周,也有利于避免电能泄露,保证装置工作安全和使用寿命。
[0036]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上还设有吸附件9,所述吸附件9位于壳体1靠近导电部6开口的一端。如此,使用该电子针灸装置时,通过吸附件9将壳体1固定在皮肤上,保证导电部6的静态设置,进一步保证了针灸针13的针灸位置稳定。具体实施时,所述吸附件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供电部和导电部(6);供电部和导电部(6)均设置在壳体(1)内,导电部(6)为管结构的导体;导电部(6)一端设置供针灸针(13)插入的开口;导电部(6)与供电部电连接,导电部(6)内设有施力部(7),当针灸针(13)插入导电部(6),则施力部(7)抵靠针灸针(13)使得针灸针(13)倾斜并接触导电部(6)内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7)为与导电部(6)同轴设置的磁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7)位于导电部(6)靠近开口的一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部包括锂电池(3)和电源管理电路(4);壳体(1)内部设有安装隔板(2),导电部(6)设置在安装隔板(2)上,电源管理电路(4)设置在安装隔板(2)上,锂电池(3)设置在安装隔板(2)背离导电部(6)的一侧,电源管理电路(4)分别与锂电池(3)和导电部(6)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为与导电部(6)同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傲李燕江世海戚俊赵韦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