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33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板,它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中具有进液口、出液口、分流通道、左侧S型流道和右侧S型流道;其中,所述分流通道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并适于将所述进液口接入的冷却液分流至所述板体的左端部和所述板体的右端部;所述左侧S型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分流通道的左端部相连,所述左侧S型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右侧S型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分流通道的右端部相连,所述右侧S型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液冷板的均温性,减小液冷板中的温差,进而均匀的冷却电池模组。进而均匀的冷却电池模组。进而均匀的冷却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冷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整车续航里程的提升,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也越来越高,电池模组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因此通常需要使用液冷板来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散热,现有的液冷板的两端部存在温差,会导致电池模组局部温度过高,进而会影响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及整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冷板,它能够提高液冷板的均温性,减小液冷板中的温差,进而均匀的冷却电池模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冷板,它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中具有:
[0005]进液口;
[0006]出液口;
[0007]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并适于将所述进液口接入的冷却液分流至所述板体的左端部和所述板体的右端部;
[0008]左侧S型流道,所述左侧S型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分流通道的左端部相连,所述左侧S型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0009]右侧S型流道,所述右侧S型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分流通道的右端部相连,所述右侧S型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0010]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具体布置方式,
[0011]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板体的后端部的中间;
[0012]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板体的前端部的中间;
[0013]所述分流通道设于所述板体的后端部中并沿左右方向延伸。
[0014]进一步,所述进液口连接有进液接头,和/或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出液接头。
[0015]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板体的具体结构,所述板体包括上板部和下板部,所述上板部和下板部之间设有前挡边、后挡边、左挡边、右挡边、分流挡边、主分隔条、至少一个左侧前封分隔条、至少一个左侧后封分隔条、至少一个右侧前封分隔条和至少一个右侧后封分隔条;其中,
[0016]所述前挡边、左挡边、后挡边和右挡边依次首尾相连成闭环;
[0017]所述分流挡边位于所述前挡边和所述后挡边之间;
[0018]所述分流挡边与所述后挡边之间形成有所述分流通道;
[0019]所述主分隔条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左挡边和所述右挡边之间;
[0020]所述主分隔条的后端部与所述分流挡边相连,所述主分隔条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挡
边之间设有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出液通道;
[0021]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的前端部和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的前端部均与所述前挡边相连,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的后端部和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的后端部分别与所述分流挡边之间形成有间隙;
[0022]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的后端部和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的后端部均与所述分流挡边相连,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的前端部和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的前端部分别与所述前挡边之间形成有间隙;
[0023]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和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沿左右方向依次交替设置在所述主分隔条和所述左挡边之间以在所述主分隔条和左挡边之间分隔形成所述左侧S型流道;
[0024]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和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沿左右方向依次交替设置在所述主分隔条和所述右挡边之间以在所述主分隔条和右挡边之间分隔形成所述右侧S型流道。
[0025]进一步,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左侧后封分隔条、右侧前封分隔条和右侧后封分隔条分别设有一个;
[0026]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位于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和所述主分隔条之间;
[0027]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位于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和所述主分隔条之间。
[0028]进一步,所述主分隔条与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之间、所述主分隔条与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之间、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与左侧后封分隔条之间以及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和右侧后封分隔条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分隔筋;
[0029]所述分隔筋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挡边之间以及所述分隔筋的后端部与所述分流挡边之间均设有间隙。
[0030]进一步为了使冷却液均匀分布,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与所述主分隔条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分隔筋,在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与主分隔条之间的分隔筋中,所述分隔筋与分流挡边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与分流挡边之间的间隙并且左侧的分隔筋与所述分流挡边之间的间隙大于右侧的分隔筋与分流挡边之间的间隙;
[0031]和/或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与所述主分隔条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分隔筋,在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与主分隔条之间的分隔筋中,所述分隔筋与分流挡边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与分流挡边之间的间隙并且左侧的分隔筋与所述分流挡边之间的间隙小于右侧的分隔筋与分流挡边之间的间隙;
[0032]和/或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与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分隔筋,在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与左侧后封分隔条之间的分隔筋中,所述分隔筋与前挡边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与前挡边之间的间隙并且左侧的分隔筋与所述前挡边之间的间隙大于右侧的分隔筋与前挡边之间的间隙;
[0033]和/或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与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分隔筋,在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与右侧后封分隔条之间的分隔筋中,所述分隔筋与前挡边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与前挡边之间的间隙并且左侧的分隔筋与所述前挡边之间的间隙小于右侧的分隔筋与前挡边之间的间隙。
[0034]进一步,所述左挡边与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之间设有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边条和第二边条;其中,
[0035]所述第一边条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挡边之间具有间隙;
[0036]所述第一边条的后端部与所述后挡边之间具有间隙;
[0037]所述第二边条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挡边之间具有间隙;
[0038]所述第二边条的后端部与所述分流挡边的左端部相连;
[0039]所述分流挡边的左端部突出于所述第二边条的左侧壁以挡住所述第一边条和第二边条之间的通道的一部分;
[0040]所述分流挡边上设有左侧导流孔,所述第二边条与左侧后封分隔条之间的通道通过所述左侧导流孔与所述分流通道连通。
[0041]进一步,所述右挡边与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之间设有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第三边条和第四边条;其中,
[0042]所述第四边条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挡边之间具有间隙;
[0043]所述第四边条的后端部与所述后挡边之间具有间隙;
[0044]所述第三边条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挡边之间具有间隙;
[0045]所述第三边条的后端部与所述分流挡边的右端部相连;
[0046]所述分流挡边的右端部突出于所述第三边条的右侧壁以挡住第四边条和第三边条之间的通道的一部分;
[0047]所述分流挡边上设有右侧导流孔,所述第三边条与右侧后封分隔条之间的通道通过所述右侧导流孔与所述分流通道连通。
[0048]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板体的具体结构,所述板体包括中空型材本体,所述上板部、下板部、左挡边、右挡边、主分隔条、左侧前封分隔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中具有:进液口(1);出液口(2);分流通道(3),所述分流通道(3)与所述进液口(1)连通并适于将所述进液口(1)接入的冷却液分流至所述板体的左端部和所述板体的右端部;左侧S型流道(4),所述左侧S型流道(4)的入口端与所述分流通道(3)的左端部相连,所述左侧S型流道(4)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口(2)连通;右侧S型流道(5),所述右侧S型流道(5)的入口端与所述分流通道(3)的右端部相连,所述右侧S型流道(5)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口(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设于所述板体的后端部的中间;所述出液口(2)设于所述板体的前端部的中间;所述分流通道(3)设于所述板体的后端部中并沿左右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连接有进液接头,和/或所述出液口(2)连接有出液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包括上板部(6)和下板部(7),所述上板部(6)和下板部(7)之间设有前挡边(8)、后挡边(9)、左挡边(10)、右挡边(11)、分流挡边(12)、主分隔条(13)、至少一个左侧前封分隔条(14)、至少一个左侧后封分隔条(15)、至少一个右侧前封分隔条(16)和至少一个右侧后封分隔条(17);其中,所述前挡边(8)、左挡边(10)、后挡边(9)和右挡边(11)依次首尾相连成闭环;所述分流挡边(12)位于所述前挡边(8)和所述后挡边(9)之间;所述分流挡边(12)与所述后挡边(9)之间形成有所述分流通道(3);所述主分隔条(13)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左挡边(10)和所述右挡边(11)之间;所述主分隔条(13)的后端部与所述分流挡边(12)相连,所述主分隔条(13)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挡边(8)之间设有与所述出液口(2)连通的出液通道;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14)的前端部和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16)的前端部均与所述前挡边(8)相连,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14)的后端部和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16)的后端部分别与所述分流挡边(12)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15)的后端部和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17)的后端部均与所述分流挡边(12)相连,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15)的前端部和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17)的前端部分别与所述前挡边(8)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14)和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15)沿左右方向依次交替设置在所述主分隔条(13)和所述左挡边(10)之间以在所述主分隔条(13)和左挡边(10)之间分隔形成所述左侧S型流道(4);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16)和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17)沿左右方向依次交替设置在所述主分隔条(13)和所述右挡边(11)之间以在所述主分隔条(13)和右挡边(11)之间分隔形成所述右侧S型流道(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14)、左侧后封分隔条(15)、右侧前封分隔条(16)和右侧后封分隔条(17)分别设有一个;
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14)位于所述左侧后封分隔条(15)和所述主分隔条(13)之间;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16)位于所述右侧后封分隔条(17)和所述主分隔条(13)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隔条(13)与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14)之间、所述主分隔条(13)与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16)之间、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14)与左侧后封分隔条(15)之间以及所述右侧前封分隔条(16)和右侧后封分隔条(17)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分隔筋(18);所述分隔筋(18)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挡边(8)之间以及所述分隔筋(18)的后端部与所述分流挡边(12)之间均设有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14)与所述主分隔条(13)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分隔筋(18),在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14)与主分隔条(13)之间的分隔筋(18)中,所述分隔筋(18)与分流挡边(12)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左侧前封分隔条(14)与分流挡边(12)之间的间隙并且左侧的分隔筋(18)与所述分流挡边(12)之间的间隙大于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陈通曹开强李军吴金亮嵇焱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