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与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负离子在近来的应用愈来愈广,尤其在空气清静方面应用的相当多,例如空气清静机,其主要是利用放电原理将负离子释放于空气中,利用正负离子相吸的特性与带正电的污染粒子结合成微粒,因为轻微的摩擦就可能会使这些微粒重新回到空气中,部分的负离子空气净化机附有收集器,以吸引带电微粒回到机器中。由于负离子的产生主要是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在导体尖端的地方,当电荷密集电场很强时,在一定条件下即可导致空气击穿,使空气分子发生电离而形成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而产生所谓″尖端放电现象″,因此在实际应用上,通常借助对电极施加高压电促使电极周围空气中产生带负电荷的离子,但目前用来产生负离子的放电电极或放电端子为能产生尖端放电效应,因此将电极做成尖针状,虽然这样的尖针状对于放电效应的产生是较佳的一个设计,但因为能产生负离子的尖端只位其在顶端部分,对于负离子产生的数目有限,在有限的电极数目下无法大量产生负离子,且由于放电尖端需承受高压高热,因此十分容易氧化,致使负离子产生的效率大为降低。为能有效解决现有方法即负离子放电电极容易氧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电极,其包括:一导电本体;一导电性粘着剂,涂布于该导电本体的表面;以及复数个碳纤维粒,借助该导电性粘着剂可固着于该导电本体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裕铭,官德华,李合益,
申请(专利权)人:谢裕铭,官德华,李合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