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裕铭专利>正文

可产生负离子的电极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831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一导电本体,藉由在导电本体表面涂布一层具导电性的粘着剂,可将复数个碳纤维粒固着在导电本体上以作为产生放电效应的尖端。由于产生放电的尖端是以碳做为材料,因此无通常的金属氧化而无法产生负离子的缺点,且因尖端是由固着在导电本体上的复数个碳纤维粒所形成,相对能产生放电效应的尖端数量增加,所能产生的负离子数目亦相对增加。(*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与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负离子在近来的应用愈来愈广,尤其在空气清静方面应用的相当多,例如空气清静机,其主要是利用放电原理将负离子释放于空气中,利用正负离子相吸的特性与带正电的污染粒子结合成微粒,因为轻微的摩擦就可能会使这些微粒重新回到空气中,部分的负离子空气净化机附有收集器,以吸引带电微粒回到机器中。由于负离子的产生主要是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在导体尖端的地方,当电荷密集电场很强时,在一定条件下即可导致空气击穿,使空气分子发生电离而形成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而产生所谓″尖端放电现象″,因此在实际应用上,通常借助对电极施加高压电促使电极周围空气中产生带负电荷的离子,但目前用来产生负离子的放电电极或放电端子为能产生尖端放电效应,因此将电极做成尖针状,虽然这样的尖针状对于放电效应的产生是较佳的一个设计,但因为能产生负离子的尖端只位其在顶端部分,对于负离子产生的数目有限,在有限的电极数目下无法大量产生负离子,且由于放电尖端需承受高压高热,因此十分容易氧化,致使负离子产生的效率大为降低。为能有效解决现有方法即负离子放电电极容易氧化以及产生负离子数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产生负离子的电极,其包括:一导电本体;一导电性粘着剂,涂布于该导电本体的表面;以及复数个碳纤维粒,借助该导电性粘着剂可固着于该导电本体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裕铭官德华李合益
申请(专利权)人:谢裕铭官德华李合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