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136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平台,包括支架,作动器、作动器第一连接件、作动器第二连接件、内翼盒、外翼盒、电机和电机连接件,作动器通过作动器第一连接件与内翼盒相连,作动器通过作动器第二连接件与外翼盒相连,内翼盒与支架相连,电机与支架相连,电机通过电机连接件与作动器相连,电机工作时通过电机连接件带动外翼盒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平台操作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同时节约的生产加工时间及加工成本。及加工成本。及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传统制造业的零部件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力学性能的检测。根据所检测的数据,对零部件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0003]传统对零件的力学性能检测的设备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检测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交付周期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平台。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平台,包括支架、作动器、作动器第一连接件、作动器第二连接件、内翼盒、外翼盒、电机和电机连接件,作动器通过作动器第一连接件与内翼盒相连,作动器通过作动器第二连接件与外翼盒相连,内翼盒与支架相连,电机与支架相连,电机通过电机连接件与作动器相连,电机工作时通过电机连接件带动外翼盒转动。
[0006]优选地,所述作动器包括第一静耳片、第一封严耳片、第一动耳、第二静耳片、第二动耳片、第二封严耳片、第三静耳片和作动器主轴,第一静耳片、第一封严耳片、第一动耳片、第二静耳片、第二动耳片、第二封严耳片和第三静耳片依次套设在作动器主轴上;第一静耳片包括第一静耳片主体和第一静耳片轴承,第一静耳片轴承位于第一静耳片主体内,第一封严耳片包括第一封严耳片主体、第一封严耳片轴承和第一封严耳片齿轮,第一封严耳片轴承位于第一封严耳片主体的中间,第一封严耳片齿轮与第一封严耳片主体的端面转动连接,第一动耳片包括第一动耳片主体、第一动耳片轴承和第一动耳片齿轮,第一动耳片轴承位于第一动耳片主体内,第一动耳片齿轮与第一动耳片主体的端面相连,第二静耳片包括第二静耳片主体、第二静耳片轴承和第二静耳片齿轮,第二静耳片轴承位于第二静耳片主体内,第二静耳片齿轮和第二静耳片主体相连,第二动耳片的结构和第一动耳片结构相同,第二封严耳片包括第二封严耳片主体和第二封严耳片轴承,第二封严耳片轴承位于第二封严耳片主体内部,第三静耳片包括第三静耳片主体和第三静耳片轴承,第三静耳片轴承位于第三静耳片主体内;作动器主轴依次穿过第一静耳片轴承、第一封严耳片轴承、第一动耳片轴承、第二静耳片轴承和第三静耳片轴承,作动器主轴与电机连接件相连,电机工作时通过电机连接件带动作动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动耳片和第二动耳片转动。
[0007]优选地,所述内翼盒包括内翼盒上壳板,内翼盒框架和内翼盒下壳板,内翼盒框架的顶部与内翼盒上壳板相连,内翼盒框架的底部与内翼盒下壳板相连,内翼盒上壳板和内翼盒框架之间设有内翼盒上凹槽,内翼盒下壳板与内翼盒框架之间设有内翼盒下凹槽,作
动器第一连接件分别深入内翼盒上凹槽和内翼盒下凹槽内并与内翼盒固连。
[0008]优选地,所述外翼盒的结构和内翼盒的结构相同。
[0009]优选地,所述作动器第一连接件包括固连为一体的作动器第一连接件主体和作动器第一连接件块,作动器第一连接件主体与内翼盒固连,作动器第一连接件块与作动器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作动器第二连接件包括固连为一体的作动器第二连接件主体和作动器第二连接件块,作动器第二连接件主体与外翼盒相连,作动器第二连接件块与作动器相连。
[0011]优选地,所述电机连接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连接件第一块、连接件第二块和连接件第三块,连接件第一块的端部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连接件第三块的端部套设在支架上,连接件第三块的端部为齿轮结构,连接件第三块与作动器相连。
[0012]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手动件,手动件包括手动件连接轴、手动件大齿轮、手动件小齿轮和手动件转盘,手动件连接轴的端部与作动器相连,手动件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手动件大齿轮,手动件转盘穿设于手动件小齿轮,手动件大齿轮和手动件小齿轮啮合,手动件转盘转动时通过手动件小齿轮和手动件大齿轮带动手动件连接轴转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平台能够提供的力矩约为1000N
·
m,偏转的角度0

55
°
,可对材料性能,运动结构进行生产前实验分析,节约的生产加工时间及加工成本。同时操作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作动器的主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作动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作动器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内翼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作动器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作动器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技术手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作动器;3、作动器第一连接件;4、作动器第二连接件; 5、内翼盒;6、外翼盒;7、电机;8、电机连接件;9、手动件;21、第一静耳片;22、第一封严耳片;23、第一动耳片;34、第二静耳片;25、第二动耳片;26、第二封严耳片; 27、第三静耳片;28、作动器主轴;30、作动器第一连接件主体;31、作动器第一连接件块;40、作动器第二连接件主体;41、作动器第二连接件块;50、内翼盒上壳板;51、内翼盒框架;52、内翼盒下壳板;81、连接件第一块;82、连接件第二块;83、连接件第三块;91、手动件连接轴;92、手动件大齿轮;93、手动件小齿轮;94、手动件转盘;210、第一静耳片主体;211、第一静耳片轴承;220、第一封严耳片主体;221、第一封严耳片轴承;222、第一封严耳片齿轮;230、第一动耳片主体;231、第一动耳片轴承;232、第一动耳片齿轮;240、第二静耳片主体;241、第二静耳片轴承;242、第二静耳片齿轮;260、第二封严耳片主体;261、第二封严耳片轴承;270、第三静耳片主体;271、第三静耳片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如图1到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平台,包括支架1,作动器2、作动器第一连接件3、作动器第二连接件4、内翼盒5、外翼盒6、电机7和电机连接件8,作动器2通过作动器第一连接件3与内翼盒5相连,作动器2通过作动器第二连接件 4与外翼盒6相连,内翼盒5与支架1相连,电机7与支架1相连,电机7通过电机连接件8与作动器2相连,电机7工作时通过电机连接件8带动外翼盒6转动。
[0025]如图2和图4所示,作动器2包括第一静耳片21、第一封严耳片22、第一动耳片23、第二静耳片24、第二动耳片25、第二封严耳片26、第三静耳片27和作动器主轴28,第一静耳片21、第一封严耳片22、第一动耳片23、第二静耳片24、第二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作动器(2)、作动器第一连接件(3)、作动器第二连接件(4)、内翼盒(5)、外翼盒(6)、电机(7)和电机连接件(8),作动器(2)通过作动器第一连接件(3)与内翼盒(5)相连,作动器(2)通过作动器第二连接件(4)与外翼盒(6)相连,内翼盒(5)与支架(1)相连,电机(7)与支架(1)相连,电机(7)通过电机连接件(8)与作动器(2)相连,电机(7)工作时通过电机连接件(8)带动外翼盒(6)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器(2)包括第一静耳片(21)、第一封严耳片(22)、第一动耳片(23)、第二静耳片(24)、第二动耳片(25)、第二封严耳片(26)、第三静耳片(27)和作动器主轴(28),第一静耳片(21)、第一封严耳片(22)、第一动耳片(23)、第二静耳片(24)、第二动耳片(25)、第二封严耳片(26)和第三静耳片(27)依次套设在作动器主轴(28)上;第一静耳片(21)包括第一静耳片主体(210)和第一静耳片轴承(211),第一静耳片轴承(211)位于第一静耳片主体(210)内,第一封严耳片(22)包括第一封严耳片主体(220)、第一封严耳片轴承(221)和第一封严耳片齿轮(222),第一封严耳片轴承(221)位于第一封严耳片主体(220)的中间,第一封严耳片齿轮(222)与第一封严耳片主体(220)的端面转动连接;第一动耳片(23)包括第一动耳片主体(230)、第一动耳片轴承(231)和第一动耳片齿轮(232),第一动耳片轴承(231)位于第一动耳片主体(230)内,第一动耳片齿轮(232)与第一动耳片主体(230)的端面相连;第二静耳片(24)包括第二静耳片主体(240)、第二静耳片轴承(241)和第二静耳片齿轮(242),第二静耳片轴承(241)位于第二静耳片主体(240)内,第二静耳片齿轮(242)和第二静耳片主体(240)相连,第二动耳片(25)的结构和第一动耳片(23)结构相同;第二封严耳片(26)包括第二封严耳片主体(260)和第二封严耳片轴承(261),第二封严耳片轴承(261)位于第二封严耳片主体(260)内部;第三静耳片(27)包括第三静耳片主体(270)和第三静耳片轴承(271),第三静耳片轴承(271)位于第三静耳片主体(270)内;作动器主轴(28)依次穿过第一静耳片轴承(211)、第一封严耳片轴承(221)、第一动耳片轴承(231)、第二静耳片轴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洲陈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佳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