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06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园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集水箱上表面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槽,所述集水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上表面与盖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集水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集水箱左右两侧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收集箱。该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通过控制手拉环带动过滤层和处于过滤层上表面的垃圾和杂质向上进行移动,直至限位杆插进限位孔的内部,使得垃圾和杂质的所处位置变高,方便工作人员定期的打开顶盖对垃圾和杂质进行清理,省时省力,大大的缩短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用性较好。实用性较好。实用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园林
,具体为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202021595482.7公开了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涉及生态园林
,具体为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通过设置有过滤网,可以过滤因为雨水冲刷而夹杂的泥沙,且过滤网与排水槽活动连接,可以方便清理过滤网,通过在地下设置有过滤水装置,可以净化排走的雨水,减少对城市地下管道水的污染。
[0003]现有技术下,部分雨水给排装置可实现对雨水中的垃圾和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但大雨水给排装置在使用时都是安装在地面的内部的,不方便使用者定期的对雨水给排装置内部过滤出来的垃圾和杂质进行快速的清理,费时费力,大大的延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集水箱上表面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槽,所述集水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上表面与盖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集水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集水箱左右两侧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集水箱左右两侧面的顶部与收集箱内侧面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收集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可移动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手拉杆,所述收集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的上表面与顶盖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收集箱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收集箱底部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与收集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外表面的顶部套接有限位环,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回位弹簧,所述连接杆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可移动的过滤层,所述连接杆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橡胶座,所述橡胶座的下表面与收集箱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层外侧面的中部穿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表面的顶部穿设有手拉环,所述过滤层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面穿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端贯穿于固定座与收集箱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杆的内端固定连接有手拉块,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套接有限位弹簧,所述收集箱下表面的中部连通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内端与集水箱连通,所述集水箱右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集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于外壳,所述出水管外表面的顶部套接有卡箍,所述卡箍与位于右侧收集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和限位杆的数量分别设置为四组,限位孔的内径与限位杆的外径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收集箱下表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三角架,三角架的内侧面与集水箱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回位弹簧和限位弹簧的数量分别设置为八组和四组,回位弹簧和限位弹簧的制作材料均设置为硅锰弹簧钢。
[0011]优选的,所述外壳外侧面的左侧套接有连接框,连接框的左侧面与集水箱右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传动杆、手拉环和限位杆的制作材料均设置为不锈钢。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通过控制手拉环带动过滤层和处于过滤层上表面的垃圾和杂质向上进行移动,直至限位杆插进限位孔的内部,使得垃圾和杂质的所处位置变高,方便工作人员定期的打开顶盖对垃圾和杂质进行清理,省时省力,大大的缩短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用性较好。
[0016]2、该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通过集水箱可对雨水进行收集,随后通过水泵可以将集水箱内部的水抽出由出水管的顶端排出,实现了该装置具有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的功能,不易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在比较干旱的时候,可利用集水箱内部的雨水对园林内部的植物或者树木进行浇水,大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7]3、该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通过过滤板和过滤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雨水中的垃圾和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防止了垃圾和杂质进入到通管和出水管的内部造成通管和出水管出现堵塞的现象发生,保证了该装置的正常使用,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竖剖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图中:1、集水箱;2、盖板;3、进水槽;4、支撑框;5、过滤板;6、收集箱;7、顶盖;8、手拉杆;9、三角块;10、限位孔;11、连接杆;12、限位环;13、回位弹簧;14、过滤层;15、橡胶座;16、传动杆;17、手拉环;18、固定座;19、限位杆;20、手拉块;21、限位弹簧;22、通管;23、外壳;24、水泵;25、出水管;26、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包括
转动安装在集水箱1上表面的盖板2,通过集水箱1可对雨水进行收集,随后通过水泵24可以将集水箱1内部的水抽出由出水管25的顶端排出,实现了该装置具有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的功能,不易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在比较干旱的时候,可利用集水箱1内部的雨水对园林内部的植物或者树木进行浇水,大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盖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槽3,集水箱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4,支撑框4的上表面与盖板2的下表面接触,集水箱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5,通过过滤板5和过滤层14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雨水中的垃圾和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防止了垃圾和杂质进入到通管22和出水管25的内部造成通管22和出水管25出现堵塞的现象发生,保证了该装置的正常使用,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集水箱1左右两侧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收集箱6,集水箱1左右两侧面的顶部与收集箱6内侧面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槽,收集箱6的上表面设置有可移动的顶盖7,顶盖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手拉杆8,收集箱6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块9,三角块9的上表面与顶盖7的下表面接触,收集箱6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孔10,收集箱6底部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外端与收集箱6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生态雨水给排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集水箱(1)上表面的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槽(3),所述集水箱(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4),所述支撑框(4)的上表面与盖板(2)的下表面接触,所述集水箱(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5),所述集水箱(1)左右两侧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收集箱(6),所述集水箱(1)左右两侧面的顶部与收集箱(6)内侧面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收集箱(6)的上表面设置有可移动的顶盖(7),所述顶盖(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手拉杆(8),所述收集箱(6)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块(9),所述三角块(9)的上表面与顶盖(7)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收集箱(6)前侧内壁与后侧内壁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孔(10),所述收集箱(6)底部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外端与收集箱(6)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1)外表面的顶部套接有限位环(12),所述连接杆(11)的外表面套接有回位弹簧(13),所述连接杆(11)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可移动的过滤层(14),所述连接杆(11)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橡胶座(15),所述橡胶座(15)的下表面与收集箱(6)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层(14)外侧面的中部穿设有传动杆(16),所述传动杆(16)外表面的顶部穿设有手拉环(17),所述过滤层(14)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8),所述固定座(18)的内侧面穿设有限位杆(19),所述限位杆(19)的外端贯穿于固定座(18)与收集箱(6)的内壁接触,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也然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路桥集团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