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70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所述瓣膜支架包括外层支架、内层支架以及至少一个缓冲部;所述外层支架套设于所述内层支架之外,并与所述内层支架通过所述缓冲部连接。缓冲部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外层支架的形变对内层支架上瓣叶打开和关闭的影响,进而使得缓冲部能够显著减弱或者隔绝所述外层支架与所述内层支架之间的相互受力的情况。此外,所述瓣膜支架采用双层支架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瓣膜假体的抗疲劳能力,可以使瓣膜假体与原生组织更加贴合,降低瓣膜支架对心室收缩能力的影响、保证瓣膜支架闭合的稳定。保证瓣膜支架闭合的稳定。保证瓣膜支架闭合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研究表明,超过13.3%的7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瓣膜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尖瓣、三尖瓣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人体的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四个心腔,两个心房分别和两个心室相连,两个心室和两个大动脉相连。二尖瓣生长在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由瓣叶、瓣环、腱索、和乳头肌组成,起到单向阀门的作用,保证血流单方向运动。右房室口,以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支架环上附着有3个三角形瓣膜,称三尖瓣或右房室瓣。三尖瓣如同一个“单向活门”,保证血液循环由右心房一定向右心室方向流动和通过一定流量。
[0003]二尖瓣瓣膜假体置换是二尖瓣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二尖瓣瓣膜假体为单层二尖瓣瓣膜假体,单层二尖瓣瓣膜假体在植入体内后,当左心室舒张时,血液从流入道经过时,瓣叶打开,单层二尖瓣瓣膜支架仅会受到瓣环的挤压力。而当左心室收缩时,瓣叶关闭,由于血液压力的作用,瓣叶会受到基于面积大小的压力,此压力会由单层二尖瓣瓣膜支架承受。单层二尖瓣瓣膜支架需要缝合的瓣叶面积等于支架的截面积,如果将单层二尖瓣瓣膜支架设计成双层结构,在双层结构的内层支架上缝合裙边和瓣叶,瓣叶的面积就会被减小,从而降低瓣叶闭合时内层支架所需要承受的力,提高内层支架的抗疲劳能力。此外,二尖瓣原生瓣膜在心室舒张和收缩时,马鞍型的瓣环会有折叠运动,而当植入单层二尖瓣瓣膜假体后,为了保证瓣叶可以正常闭合,需要将原生瓣环撑成单层二尖瓣瓣膜支架的形状,这会导致原生瓣环运动丧失,心室收缩能力下降。如果将单层二尖瓣瓣膜支架设计成双层支架,双层支架中的外层支架可以随着原生瓣环运动,双层支架中的内层支架上的瓣叶依然可以正常打开关闭,这样则会维持原生瓣环的运动,可以降低瓣膜支架对心室收缩能力的影响、保证瓣膜闭合的稳定。设计双层二尖瓣瓣膜支架结构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其外层支架与内层支架之间的相互影响。当然,三尖瓣瓣膜假体置换的原理与二尖瓣瓣膜假体相类似,此处不在赘述。
[0004]然而,在目前的双层二尖瓣瓣膜支架结构中,内外层支架之间一般采用直接焊接的连接方式,在瓣叶的开闭过程中,外层支架和内层支架的形变都比较严重,影响了双层二尖瓣瓣膜支架的抗疲劳性能。所以,外层支架随着原生瓣环运动时,对内层支架上的瓣叶的打开与关闭影响较大。因此,双层二尖瓣瓣膜支架的外层支架与内层支架对原生瓣环与瓣叶之间受力的减弱程度依然不够显著,进而影响心室收缩能力。
[0005]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显著减弱或者隔绝外层支架与内层支架之间相互受力,降低瓣膜支架对心室收缩能力的影响,提高瓣膜支架闭合的稳定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以解决目前的瓣膜支架的外层支架与内层支架之间相互受力产生形变,瓣膜支架对心室收缩能力影响较大以及瓣膜支架的闭合的稳定性低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瓣膜支架,包括:外层支架、内层支架以及至少一个缓冲部;所述外层支架套设于所述内层支架之外,并与所述内层支架通过所述缓冲部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缓冲部包括至少一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直杆型结构、S型弯曲结构、Z型弯曲结构、方形弯曲结构或者梯形弯曲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0009]可选的,所述缓冲部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缓冲结构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外层支架、所述内层支架和其他所述缓冲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连接;所述缓冲结构的外轮廓的波峰至波谷的间距为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不大于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瓣膜支架的周向的宽度。
[0010]可选的,所述S型弯曲结构的轴线呈波浪形延伸,所述缓冲结构垂直于自身轴线的方向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缓冲结构的外轮廓的波峰至波谷的间距为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在所述第二宽度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
[0011]可选的,所述S型弯曲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第一弯曲段、第二直线段、第二弯曲段以及第三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以及所述第三直线段呈直线型,所述第一弯曲段以及所述第二弯曲段呈弯曲型,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曲率相同。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以及所述第三直线段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以及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所述瓣膜支架的轴向垂直。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为半圆环形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垂直于自身轴线的方向具有第一宽度,所述半圆环形结构的内圆直径尺寸在所述第一宽度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
[0014]可选的,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外层支架上。
[0015]可选的,所述内层支架具有瓣膜连接部,与所述瓣膜连接部连接的所述缓冲部的缓冲结构沿所述缓冲部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长度,其余的所述缓冲部的缓冲结构沿所述缓冲部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长于所述第二长度。
[0016]可选的,所述缓冲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瓣膜支架的轴向呈角度设置。
[0017]可选的,所述瓣膜支架沿自身的轴向具有瓣膜支架长度,所述缓冲部在所述瓣膜支架的轴向的投影的长度占所述瓣膜支架长度的20%~30%。
[0018]可选的,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支架挂耳,所述缓冲部与所述内层支架通过支架挂耳连接。
[0019]可选的,所述外层支架与所述内层支架沿所述瓣膜支架的流出端通过所述缓冲部连接。
[0020]可选的,所述外层支架包括法兰、外层支架主体以及倒刺,所述法兰与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的一端连接,所述倒刺位于外层支架主体的网格节点上,并朝向法兰端延伸设置。
[002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瓣膜假体,包括:如上所述的瓣膜支
架、瓣叶以及裙边;所述瓣叶与所述裙边分别设置于所述瓣膜支架上。
[0022]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中,所述瓣膜支架包括外层支架、内层支架以及至少一个缓冲部;所述外层支架套设于所述内层支架之外,并与所述内层支架通过所述缓冲部连接。缓冲部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外层支架的形变对内层支架上瓣叶打开和关闭的影响,进而使得缓冲部能够显著减弱或者隔绝所述外层支架与所述内层支架之间的相互受力的情况。此外,所述瓣膜支架采用双层支架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瓣膜假体的抗疲劳能力,可以使瓣膜假体与原生组织更加贴合,降低瓣膜支架对心室收缩能力的影响、保证瓣膜闭合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23]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瓣膜支架的示意图。
[0025]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支架、内层支架以及至少一个缓冲部;所述外层支架套设于所述内层支架之外,并与所述内层支架通过所述缓冲部连接;所述缓冲部包括至少一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直杆型结构、S型弯曲结构、Z型弯曲结构、方形弯曲结构、梯形弯曲结构、螺旋形结构或者锥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缓冲结构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外层支架、所述内层支架和其他所述缓冲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连接;所述缓冲结构的外轮廓的波峰至波谷的间距为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不大于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瓣膜支架的周向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弯曲结构的轴线呈波浪形延伸,所述缓冲结构垂直于自身轴线的方向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缓冲结构的外轮廓的波峰至波谷的间距为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在所述第二宽度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弯曲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第一弯曲段、第二直线段、第二弯曲段以及第三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以及所述第三直线段呈直线型,所述第一弯曲段以及所述第二弯曲段呈弯曲型,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曲率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以及所述第三直线段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以及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所述瓣膜支架的轴向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杰陈国明刘世红冀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