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出油口节流结构及燃油预滤器壳体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61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导管出油口节流结构及燃油预滤器壳体总成,导管上设有燃油通道与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壁面上开设有排气小孔,排气小孔位于燃油通道的出油端口下方;燃油通道的出油端口下方设置有节流通道,节流通道位于排气小孔外侧、连通排气小孔,节流通道包括通流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上过流段;节流通道底部开设有出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管燃油通道下方设置节流结构,燃油流过该节流结构时,燃油流速增加,燃油静压减小,排气小孔两侧的压差增大,即使在燃油通道内的燃油流速较低,燃油在流过该节流结构后会也会增速到较高流速的水平,使气流通道的气体可以顺利持续不断排出,保证燃油液面可以上升至满意高度。保证燃油液面可以上升至满意高度。保证燃油液面可以上升至满意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管出油口节流结构及燃油预滤器壳体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燃油过滤器
,尤其是一种导管出油口节流结构及燃油预滤器壳体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燃油预滤器设置于发动机供油系统中,用于将燃油中的杂质、水和其它污染物过滤掉后,再输入输油泵和喷油器中,避免输油泵和喷油器等重要部件磨损过多或出现堵塞等问题,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带电泵的燃油预滤器中通常设置有排气结构,使得主壳体上端的气体即便在电泵停止工作后仍能通过出油口排出,从而使燃油预滤器的燃油液面上升,以提高滤芯的利用率。
[0003]本申请人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910943490.1中公开了一种燃油预滤器的排气结构,中心管设置有用于排气的第一通道和用于排油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下部位于第二通道的下方开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排气小孔,第二通道的油路出油时,在排气小孔处形成负压,使得主壳体上端的气体形成小气泡顺着油路一同被抽出,同时又不会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这种排气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在燃油预滤器的燃油流速较低时,比如燃油流速为50L/min~250L/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出油口节流结构,导管(2)上设有燃油通道(21)与气流通道(22),气流通道(22)的壁面上开设有排气小孔(23),排气小孔(23)位于燃油通道(21)的出油端口(212)下方;其特征在于:燃油通道(21)的出油端口(212)下方设置有节流通道,节流通道位于排气小孔(23)外侧、连通排气小孔(23),节流通道包括通流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上过流段;节流通道底部开设有出油口。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出油口节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通道还包括通流截面积相等的中过流段,中过流段的通流截面积与上过流段小径端的通流截面积一致,中过流段正对排气小孔(23)。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出油口节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通道的下部为通流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下过流段,下过渡段小径端的通流截面与中过流段的通流截面积一致;所述出油口横向开设在节流通道底部,节流通道通过下过流段过渡至出油口。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出油口节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流段包括有上大下小的锥面段,锥面段大径端的轮廓尺寸与燃油通道(21)的出油端口(212)的轮廓尺寸相一致;锥面段的母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α的范围10
°
~15
°
。5.按照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出油口节流结构,其特征在于:燃油通道(21)下方、位于排气小孔(23)外侧设置堵块(6)或节流管部(25),堵块(6)或节流管部(25)上开设有第一节流面(61),第一节流面(61)与气流通道(22)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构成所述节流通道;第一节流面(6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锥面段(611)、第一柱面段(612)及第一弧面段(613),所述节流通道包括与第一锥面段(611)对应的上过流段、与第一柱面段(612)对应的中过流段、及与第一弧面段(613)对应的下过流段;堵块(6)在与第一节流面(61)相对的另一侧圆周壁面上开设有第一开口(63),第一开口(63)与导管(2)的定位筋(24)对应,定位筋(24)穿插在第一开口(63)内构成定位结构;堵块(6)上与第一出油口(64)同侧的下部外壁面设有凹陷部(65)。6.按照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出油口节流结构,其特征在于:燃油通道(21)下方、位于排气小孔(23)外侧套设堵块组件(7),堵块组件(7)包括座体(71)、调节板(72)及弹簧(73),调节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张金玲李骁祺覃文豪李权汤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