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石斛林下种植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25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林下种植苗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连接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床体,所述升降机构相互远离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转动设置在底座顶端,所述床体顶端固定设置有栽培床架,所述栽培床架内壁两侧固定设置有滤板,所述栽培床架内壁底端设有过滤海绵,所述栽培床架内壁两侧固定设置有种苗孔板,所述栽培床架内壁两侧均连接设置有浇水管,所述栽培床架顶端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顶端滑动设置有移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为植苗种植提供更好的环境,也提升了种植效率,保证植苗的生长培育环境。保证植苗的生长培育环境。保证植苗的生长培育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皮石斛林下种植苗床


[0001]本技术涉及种植苗床
,具体为一种铁皮石斛林下种植苗床。

技术介绍

[0002]石斛,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石斛,又名禁生、林兰,诸多文献典籍对它的方方面面都有记载且赞誉有加,它的药用价值奇高,被称为“九大仙草之首”,在医书中针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药方配伍里都不乏它的存在。
[0003]但是,但传统铁皮石斛的树上栽培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林间利用率较低,像树木之间有大片空间无法利用,铁皮石斛发病时会连串传染,像树干上端的铁皮石斛一旦发病,经过喷灌后,病毒都随着树体向下流,造成底部的健康石斛被传染,大田大棚栽培方法中大棚的造价高,前期的投入太大,不利于农民的推广使用,另外,大棚大田的环境易生细菌性和真菌性病症,因为铁皮石斛喜潮湿,又怕水过多,水多,通气不良会烂根,水少,过干,又不利于生长,大棚种植铁皮石斛在长旺盛期既怕干旱又怕积水,为此,提出一种铁皮石斛林下种植苗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林下种植苗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连接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床体,所述升降机构相互远离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转动设置在底座顶端,所述床体顶端固定设置有栽培床架,所述栽培床架内壁两侧固定设置有滤板,所述栽培床架内壁底端设有过滤海绵,所述栽培床架内壁两侧固定设置有种苗孔板,所述栽培床架内壁两侧均连接设置有浇水管,所述栽培床架顶端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顶端滑动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中端缠绕设置有遮阳布。
[0006]优选的,所述移动架一侧活动设置有弹簧插销,所述弹簧插销一端贯穿移动架并与导轨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两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遮阳布连接设置在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
[0008]优选的,所述床体顶端固定设置有卡块,所述栽培床架底端两侧对应限位块开设有卡槽,所述栽培床架底端开设有多个漏水孔。
[0009]优选的,所述床体一侧固定设置有排水管。
[0010]优选的,所述导轨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底座将苗床放置在树林间隙之间,通过控制伸缩杆的伸缩支撑升降机构的张开和闭合,从而调整床体的整体高度,方便种植,然后将培育土壤通过种苗孔板倒入栽培床架内,然后将栽培床架通过卡槽卡至床体内,然后将石斛苗通过种苗孔板顶端的通孔种植在土壤内,通过浇水管对石斛苗进行浇水,水液将土壤湿透后,通过滤板流至过滤海绵内,再通过栽培床架底端的漏水孔流至床体内底端,可以通过一侧的排水管排出对于水分,循环利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也提升了种植效率;
[0013]2、本技术同时还通过其中床体与栽培床架之间的空隙保证了土壤的透气性,过滤海绵会防止栽培床架内的土壤流失,不会发生根茎腐烂的现象,然后通过移动架沿导轨推动转动轴,将遮阳布铺张开来,在强光的天气下可以为幼苗提供阴凉的环境,提供保护效果,有效的为植苗种植提供更好的环境,保证植苗的生长培育环境。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铁皮石斛林下种植苗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铁皮石斛林下种植苗床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座;2、升降机构;3、床体;4、伸缩杆;5、栽培床架;6、滤板;7、过滤海绵;8、种苗孔板;9、浇水管;10、导轨;11、移动架;12、支撑板;13、转动轴;14、遮阳布;15、弹簧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底座1,底座1顶端连接设置有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床体3,升降机构2相互远离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伸缩杆4,伸缩杆4转动设置在底座1顶端,床体3顶端固定设置有栽培床架5,栽培床架5内壁两侧固定设置有滤板6,栽培床架5内壁底端设有过滤海绵7,栽培床架5内壁两侧固定设置有种苗孔板8,栽培床架5内壁两侧均连接设置有浇水管9,栽培床架5顶端固定设置有导轨10,导轨10顶端滑动设置有移动架11,移动架11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中端缠绕设置有遮阳布14。
[0020]移动架11一侧活动设置有弹簧插销15,弹簧插销15一端贯穿移动架11并与导轨10固定连接;转动轴13两端固定设置有挡板,遮阳布14连接设置在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床体3顶端固定设置有卡块,栽培床架5底端两侧对应限位块开设有卡槽,栽培床架5底端开设有多个漏水孔;床体3一侧固定设置有排水管;导轨10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板。
[0021]工作原理:该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底座1将苗床放置在树林间隙之间,通过控制伸缩杆4的伸缩支撑升降机构2的张开和闭合,从而调整床体3的整体高度,方便种植,然
后将培育土壤通过种苗孔板8倒入栽培床架5内,然后将栽培床架5通过卡槽卡至床体3内,然后将石斛苗通过种苗孔板8顶端的通孔种植在土壤内,通过浇水管9对石斛苗进行浇水,水液将土壤湿透后,通过滤板6流至过滤海绵7内,再通过栽培床架5底端的漏水孔流至床体3内底端,可以通过一侧的排水管排出对于水分,循环利用,其中床体3与栽培床架5之间的空隙保证了土壤的透气性,过滤海绵7会防止栽培床架5内的土壤流失,不会发生根茎腐烂的现象,然后通过移动架11沿导轨10推动转动轴13,将遮阳布14铺张开来,在强光的天气下可以为幼苗提供阴凉的环境,提供保护效果,本技术整体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为植苗种植提供更好的环境,也提升了种植效率,保证植苗的生长培育环境。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皮石斛林下种植苗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连接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设置有床体(3),所述升降机构(2)相互远离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转动设置在底座(1)顶端,所述床体(3)顶端固定设置有栽培床架(5),所述栽培床架(5)内壁两侧固定设置有滤板(6),所述栽培床架(5)内壁底端设有过滤海绵(7),所述栽培床架(5)内壁两侧固定设置有种苗孔板(8),所述栽培床架(5)内壁两侧均连接设置有浇水管(9),所述栽培床架(5)顶端固定设置有导轨(10),所述导轨(10)顶端滑动设置有移动架(11),所述移动架(11)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中端缠绕设置有遮阳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会彪唐黎明杨家强陈云峰胡荣辉邓玉华吴立素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黄冕林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