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带蓄水穴的苗床吊篮保湿底托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46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轻质带蓄水穴的苗床吊篮保湿底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铺设在吊篮上的蓄水板和铺设在所述蓄水板上的保湿布,在所述蓄水板布置有若干蓄水穴;秧盘或秧毯放置在保湿布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因吊篮悬空容易被风干而影响秧苗根系发育不盘根的现象,从而保证了秧盘或秧毯的形成利于机插。从而保证了秧盘或秧毯的形成利于机插。从而保证了秧盘或秧毯的形成利于机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带蓄水穴的苗床吊篮保湿底托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化育秧
,特别涉及一种轻质带蓄水穴的苗床吊篮保湿底托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稻工厂化育秧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和韩国,普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引进、示范与推广,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在黑龙江地区得到发展与应用,目前正向普及方向发展。
[0003]但是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水稻育秧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原始模式,少量的温室育秧大部分只是薄膜钢架大棚,采用货架式摆放多层育秧盘,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0004]目前,也有将育秧盘进行循环运动的育秧机械出现,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310715U公开的组合式立体育秧机,CN202050737U公开了一种转笼挂篮式立体育秧机,CN203027814U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立体式育苗设备,CN202890061U公开的一种旋转式育苗秧架,CN202050737U公开了一种转笼挂篮式立体育秧机,CN202050737U公开了一种转笼挂篮式立体育秧机,CN103329670A公开的水稻立体育秧机等。
[0005]但是上述专利的育秧机,其承载秧盘的吊篮在运行过程中是悬空的,另外由于秧盘每个育苗穴的底部均开设有渗漏孔,以便使多余的水渗漏出去,因此现有的秧盘不能存水保湿,而且还很容易风干,导致根系不发达乃至无法从秧盘中形成秧毯,不能用于机插。如果只在秧盘上部喷水就会导致只长苗不发根。
[0006]为此CN202232322U公开了一种采光均衡的立体育苗架,在种植架上设置多层水盘,每层上的水盘有多个,漂浮育苗盘放置在水盘中,以保证根系不会风干。后来,CN202232322U的申请人对该专利进行了改进,申请了名称为采光均衡的立体育苗架的技术专利(CN203985407U),其在漂浮育苗盘立体育苗架两端安装有苗盘移层架,立体育苗架的横撑杆上安装有多层苗盘漂浮槽,苗盘移层架的支架内上下两端的链轮上套装有链条,移盘架的中部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架上的滑块卡在支架的滑柱上,固定架的下部的绳锁固定在链条上,移盘架的前端安装有育苗盘的计数感应头,后端安装有推盘气缸,在支架的后端安装有苗盘漂浮槽的层定位感应头,在其中一个苗盘移层装置的支架上安装有气泵和电控箱。由于苗盘在育苗槽内漂浮移动阻力较小,一只气缸就能推动苗盘在移盘架和育苗槽间移动,一个电机就能带动移盘架上下运送苗盘,设备制造成本低,消耗小;采用层定位和苗盘计数感应头控制设计,实现了生产自动化控制。
[0007]但是采用水盘和苗盘漂浮槽的技术不适合秧盘进行循环运动的育秧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秧盘进行循环运动的育秧机械中,承载秧盘的吊篮在运行过程中是悬空的,秧盘不能存水保湿,而且还很容易风干,导致根系不发达乃至无法从秧盘中形成秧毯,不能用于机插等问题而提供一种能跟随承载秧盘的吊篮循
环运动的轻质带蓄水穴的苗床吊篮保湿底托板结构。
[0009]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轻质带蓄水穴的苗床吊篮保湿底托板结构,包括一铺设在吊篮上的蓄水板和铺设在所述蓄水板上的保湿布,在所述蓄水板布置有若干蓄水穴;秧盘或秧毯放置在保湿布上。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铺设在所述保湿布上的透水隔根层,秧盘放置在透水隔根层上。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蓄水穴呈凹弧形。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板采用KT板制成。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透水隔根层采用透湿材料制成。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透水隔根层采用无纺布制成。
[0015]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当对上面秧盘营养土加湿,营养土的水量过多时,多余的游离水会通过秧盘底部的小孔渗漏至透水隔根层,再通过透水隔根层渗透至保湿布,保湿布的水份达到饱和时,游离水即汇集到蓄水板上的蓄水穴中储存,再多的游离水可通过蓄水穴溢出。当秧盘营养土层水份较干时即通过保湿布汲取蓄水穴中的水反渗回来,以保持营养土层较稳定的水份湿度,以保证秧苗根系正常发育。这种方法克服了因吊篮悬空容易被风干而影响秧苗根系发育不盘根的现象,从而保证了秧盘或秧毯的形成利于机插。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蓄水板平面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蓄水板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保湿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
[0020]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轻质带蓄水穴的苗床吊篮保湿底托板结构包括一铺设在吊篮10上的蓄水板20和铺设在蓄水板20上的保湿布30,在蓄水板20布置有若干蓄水穴21,这些蓄水21呈阵列排布,当然也可以呈非阵列排序。对于具有育苗穴的秧盘而成,这些蓄水穴21可以与秧盘上的育苗穴位置一一对应。这些蓄水穴21呈凹弧形,当然也不排出其它形状,只要具有蓄水功能的蓄水穴21,任何形状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1]蓄水板20采用KT板制成。KT板是一种由聚苯乙烯(Polystyrene,缩写PS)PS颗粒经过发泡生成板芯,经过表面覆膜压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板体挺括、轻盈、不易变质、易于加工,同时成本也低,适合推广使用。当然蓄水板20也可以采用任何材料制成,尤其是轻盈,不易变质,容易加工的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
[0022]放置有秧盘营养土层的秧盘或秧毯可以直接放置在保湿布30上(任何具有保湿功能的材料都应该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也可以在保湿布30上铺设一层透水隔根层40,秧盘放置在透水隔根层40上。透水隔根层40采用无纺布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具有透湿功能的材料制成。
[0023]当对上面秧盘营养土加湿,营养土的水量过多时,多余的游离水会通过秧盘底部
的小孔渗漏至透水隔根层40,再通过透水隔根层40渗透至保湿布30,保湿布30的水份达到饱和时,游离水即汇集到蓄水板20上的蓄水穴21中储存,再多的游离水可通过蓄水穴21溢出。当秧盘营养土层水份较干时即通过保湿布30汲取蓄水穴21中的水反渗回来,以保持营养土层较稳定的水份湿度,以保证秧苗根系正常发育。这种方法克服了因吊篮悬空容易被风干而影响秧苗根系发育不盘根的现象,从而保证了秧盘或秧毯的形成利于机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轻质带蓄水穴的苗床吊篮保湿底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铺设在吊篮上的蓄水板和铺设在所述蓄水板上的保湿布,在所述蓄水板布置有若干蓄水穴;秧盘或秧毯放置在保湿布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带蓄水穴的苗床吊篮保湿底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设在所述保湿布上的透水隔根层,秧盘放置在透水隔根层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带蓄水穴的苗床吊篮保湿底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友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耀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