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锤击的切模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06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锤击的切模工具,包括环形切模,自身底部具备刃口,环形切模的顶部具备若干条竖直向下延伸的上切缝;把手,呈镜像对称结构,把手包括贴合段和V字形的外展段,两条外展段各自延伸方向互呈锐角夹角,外展段自身底部具备若干条竖直向上延伸的下切缝;每条上切缝与每条下切缝相互卡接,下切缝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下切缝各自形心依次的连线构成等腰梯形;一条上切缝与一条下切缝的深度的和小于环形切模的轴向长度。采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可靠,成本低。便于人工直接借助橡胶锤锤击,实现冲切作业。外展段细化了环形切模的密闭图形的大小,避免橡胶锤落空。同时避免在反复锤击下把手与环形切模形变扭转。反复锤击下把手与环形切模形变扭转。反复锤击下把手与环形切模形变扭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锤击的切模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锤击的切模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刀模形式的切模也是一种车间常用的小型模具,它根据自身刃口的轨迹在相对软质的片材上切出所需要的产品。现有的切模一般都要搭配大功率的液压机来工作,有时一些小批量的生产,或者一些更软质的片材加工无需大功率液压机加入,这样反而浪费设备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供锤击的切模工具,简单可靠,成本低。便于人工直接借助橡胶锤锤击,实现冲切作业。外展段细化了环形切模的密闭图形的大小,避免橡胶锤落空。同时避免在反复锤击下把手与环形切模形变扭转。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供锤击的切模工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供锤击的切模工具,包括:环形切模,自身底部具备刃口,环形切模的顶部具备若干条竖直向下延伸的上切缝;把手,呈镜像对称结构,把手包括贴合段和V字形的外展段,两条外展段各自延伸方向互呈锐角夹角,外展段自身底部具备若干条竖直向上延伸的下切缝;每条上切缝与每条下切缝相互卡接,下切缝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下切缝各自形心依次的连线构成等腰梯形;一条上切缝与一条下切缝的深度的和小于环形切模的轴向长度。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个切模工具简单可靠,成本低。便于人工直接借助橡胶锤锤击,继而实现冲切作业。避免占用大型液压机,也适用于一些材质较软的片材领域。
[0007]把手一方面给另一只手提供了抓握,同时外展段细化了环形切模的密闭图形的大小,橡胶锤便于锤击环形切模顶部、外展段顶部,避免橡胶锤落空。外展段接近环形切模形心的正上方,让环形切模的下切效果好。下切缝互成等腰梯形的布局为把手与环形切模提供了四处固定,保证把手与环形切模的一体结构,避免在反复锤击下把手与环形切模形变扭转。
[0008]同时外展段竖向高度不宜过大,为环形切模冲切时成品提供落料容纳空间。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切缝与下切缝的深度相等,下切缝的深度等于外展段自身高度的一半。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环形切模顶部与外展段顶部齐平,橡胶锤可以锤击环形切模顶部与外展段顶部,锤击面广。
[0011]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环形切模、把手均由钢条折弯构成。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环形切模、把手的造型适合由钢条折弯构成,成本低廉,结构可靠。
[0013]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下切缝包括两条第一下切缝、两条第二下切缝,上切缝包括两条第一上切缝、两条第二上切缝,第一下切缝与第一上切缝卡接,第二下切缝与第二上切缝卡接;两条第一下切缝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条第二下切缝之间的距离,第一下切缝至贴合段的距离小于第二下切缝至贴合段的距离。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把手的形状趋势保证了贴合段是两片钢条的贴合形式。
[0015]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贴合段在背离外展段的一端圆角过渡,贴合段在背离外展段的一端具备向下延伸的下延部。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把手是一根一体的钢条,同时下延部能减少人员抓握把手时脱手的概率。
[0017]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外展段在背离贴合段的一端具备圆管状的卷边,卷边与环形切模相互外切。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卷边造型加工方便。加强了把手与环形切模的限位,避免把手向后松脱;同时也避免了外展段顶部的锐利部,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2]1‑
把手;2

环形切模;3

卷边;4

外展段;5

贴合段;6

下延部;7

第一下切缝;8

第二下切缝;9

第一上切缝;10

第二上切缝;11

刃口;12

前半段;13

后半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供锤击的切模工具,包括:环形切模2,自身底部具备刃口11,环形切模2的顶部具备若干条竖直向下延伸的上切缝;把手1,呈镜像对称结构,把手1包括贴合段5和V字形的外展段4,两条外展段4各自延伸方向互呈锐角夹角,外展段4自身底部具备若干条竖直向上延伸的下切缝;每条上切缝与每条下切缝相互卡接,下切缝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下切缝各自形心依次的连线构成等腰梯形;一条上切缝与一条下切缝的深度的和小于环形切模2的轴向长度。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个切模工具简单可靠,成本低。便于人工直接借助橡胶锤锤击,继而实现冲切作业。避免占用大型液压机,也适用于一些材质较软的片材领域。把手一方面给另一只手提供了抓握,同时外展段细化了环形切模的密闭图形的大小,橡胶锤便于锤击环形切模顶部、外展段顶部,避免橡胶锤落空。外展段接近环形切模形心的正上方,让环形切模的下切效果好。下切缝互成等腰梯形的布局为把手与环形切模提供了四处固定,保证把手与环形切模的一体结构,避免在反复锤击下把手与环形切模形变扭转。
同时外展段竖向高度不宜过大,为环形切模冲切时成品提供落料容纳空间。
[0026]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切缝与下切缝的深度相等,下切缝的深度等于外展段4自身高度的一半。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环形切模顶部与外展段顶部齐平,橡胶锤可以锤击环形切模顶部与外展段顶部,锤击面广。
[0028]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形切模2、把手1均由钢条折弯构成。
[00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环形切模、把手的造型适合由钢条折弯构成,成本低廉,结构可靠。
[0030]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切缝包括两条第一下切缝7、两条第二下切缝8,上切缝包括两条第一上切缝9、两条第二上切缝10,第一下切缝7与第一上切缝9卡接,第二下切缝8与第二上切缝10卡接;两条第一下切缝7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条第二下切缝8之间的距离,第一下切缝7至贴合段5的距离小于第二下切缝8至贴合段5的距离。
[00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锤击的切模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切模,自身底部具备刃口,所述环形切模的顶部具备若干条竖直向下延伸的上切缝;把手,呈镜像对称结构,所述把手包括贴合段和V字形的外展段,两条外展段各自延伸方向互呈锐角夹角,所述外展段自身底部具备若干条竖直向上延伸的下切缝;每条上切缝与每条下切缝相互卡接,所述下切缝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下切缝各自形心依次的连线构成等腰梯形;一条上切缝与一条下切缝的深度的和小于环形切模的轴向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锤击的切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缝与下切缝的深度相等,所述下切缝的深度等于外展段自身高度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锤击的切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切模、把手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越群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