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698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9
一种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其特征是由进水池、沉淀池、污泥渠、清水渠、污泥收集池、清水收集池、设备间、进水管、进水泵、进水增压管、旋转接头、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组成,具有环形的沉淀池及循环旋转进行零速度布水、连续集水和连续吸泥的一体机,其沉淀效果好,出水SS低,回流污泥浓度高,水力表面负荷高,节省占地。节省占地。节省占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中的水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中进周出辐流式沉淀池的横截面为圆形,中心进水周边集水,由于中心管进水流速大,对底层污泥的扰动大,还容易形成回流等二次流,导致出水悬浮物高。传统的周进周出辐流式沉淀池也为圆形,周边进水周边集水,但是配水均匀度受进水量影响很大,影响沉淀效果。传统的平流沉淀池为矩形,进水位于一端,出水位于另外一端,存在排泥浓度不均、回流污泥浓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进水流速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附加反向速度的方法使得进水流速减小至零。
[0004]针对形成回流等二次流,本专利技术采取附加反向速度的方法使得进水流速减小至零从而消除惯性和池机构引起的回流。
[0005]针对配水均匀度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带有阀门调节的一排或多排进水支管实现配水均匀。
[0006]针对存在排泥浓度不均、回流污泥浓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环形沉淀池环宽方向上均匀吸泥的办法,保证吸出的污泥经过了充分的沉淀且其污泥浓度高。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8]一种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心的进水池,沿所述进水池外周面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区,第二环形区,第三环形区,和第四环形区;所述第一环形区内分布有位于右上方的污泥收集池,位于左上方的清水收集池,和位于下方的设备间;所述第二环形区为清水渠,所述第三环形区为污泥渠,所述第四环形区为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左下侧和右上侧均设置有驱动装置,两侧驱动装置之间是横跨所述沉淀池的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
[0009]所述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包括与左下侧驱动装置连接的进水总管,所述进水总管具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沉淀池中部的进水支管阵列,进水支管的出水口方向与所述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的旋转方向相反,以使出水相对于池体静止而实现零速度布水和静态沉淀。
[0010]所述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包括与右上侧驱动装置连接的吸泥总管,所述吸泥总管具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沉淀池底部的吸泥支管阵列,所述吸泥支管的底端设置有吸泥泵,所述吸泥总管的出泥口对接所述污泥渠,所述污泥渠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污泥收集池的通道。
[0011]所述进水池的底部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池的底部侧壁通过进水泵连接进水增压
管,所述进水泵位于所述设备间内,进水增压管的出水口从中上部进入所述进水池后向上连接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连接所述进水总管。
[0012]所述吸泥总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旋转接头。
[0013]所述污泥渠的上方设置有从所述沉淀池跨越到所述清水渠的虹吸集水管。
[0014]所述虹吸集水管连接真空发生装置。
[0015]所述清水渠在所述清水收集池上方设置有溢流堰。
[0016]所述进水泵为干式弯头式轴流泵。
[0017]进水支管上,虹吸集水管上,和吸泥支管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门;进水总管,连接管,和吸泥总管,均采用矩形管;所述连接管的两头盲死,所述进水总管组成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两个转臂中的一个转臂,所述连接管和吸泥总管组成另一个转臂。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由进水池、沉淀池、污泥渠、清水渠、污泥收集池、清水收集池、设备间、进水管、进水泵、进水增压管、旋转接头、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组成,具有环形的沉淀池及循环旋转进行零速度布水、连续集水和连续吸泥的一体机,其沉淀效果好,出水SS低(SS,Suspended solid,悬浮物),回流污泥浓度高,水力表面负荷高,节省占地。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及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含有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通过这个机械实现进水布水、出水集水、排泥功能。主要用于沉淀工艺单元,如市政给水厂的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市政污水厂和其他工业废水厂的初沉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主要作用有:1、对悬浮物SS进行沉淀去除;2、生物处理单元后的泥水分离,即从混合液中分离出高浓度的活性污泥回流至生物池前端及剩余污泥的排放;3、混凝单元后的泥水分离,即从混合液中分离出高浓度的混凝污泥。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沉淀效果好,出水SS低;2)沉淀污泥浓度高,回流污泥量减少,节省污泥回流电耗;3)水力表面负荷高,节省占地;4)环形共壁布置,结构强度高并节省混凝土用量,降低土建投资。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实施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中包括位于中心的进水池1,沿进水池外周面布局的污泥收集池5、清水收集池6和设备间7,再往外是环形的清水渠4、污泥渠3和沉淀池2,沉淀池的左下侧和右上侧均设置有驱动装置15,两侧驱动装置之间是横跨沉淀池的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包括位于左下方的进水总管13、进水支管14,位于右上方的连接管16、吸泥总管17、吸泥支管18、吸泥泵19、虹吸集水管20、真空发生装置21。
[0021]图2是图1中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中主要展示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12的结构。
[0022]图3是图1中的B

B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1中的C

C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

进水池;2

沉淀池;3

污泥渠;4

清水渠;5

污泥收集池;6

清水收集池;7

设备间;8

进水管;9

进水泵;10

进水增压管;11

旋转接头;12

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13

进水总管;14

进水支管;15

驱动装置;16

连接管;17

吸泥总管;18

吸泥支管;19

吸泥泵;20

虹吸集水管;21

真空发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图1

图4)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
[0026]图1是实施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B

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C

C剖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包括位于中心的进水池1,沿所述进水池1外周面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区,第二环形区,第三环形区,和第四环形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心的进水池,沿所述进水池外周面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区,第二环形区,第三环形区,和第四环形区;所述第一环形区内分布有位于右上方的污泥收集池,位于左上方的清水收集池,和位于下方的设备间;所述第二环形区为清水渠,所述第三环形区为污泥渠,所述第四环形区为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左下侧和右上侧均设置有驱动装置,两侧驱动装置之间是横跨所述沉淀池的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包括与左下侧驱动装置连接的进水总管,所述进水总管具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沉淀池中部的进水支管阵列,进水支管的出水口方向与所述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的旋转方向相反,以使出水相对于池体静止而实现零速度布水和静态沉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布集水排泥一体机包括与右上侧驱动装置连接的吸泥总管,所述吸泥总管具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沉淀池底部的吸泥支管阵列,所述吸泥支管的底端设置有吸泥泵,所述吸泥总管的出泥口对接所述污泥渠,所述污泥渠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污泥收集池的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步超单明军杨庚函刘雪冬宋焕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恒华盛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