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混合造粒机的直筒式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697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合造粒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混合造粒机的直筒式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立式混合造粒机的卸料通道上且高出所述立式混合造粒机的回转筒体底部的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可沿所述卸料通道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伸缩套的上端高度,所述伸缩套在高度调节后通过高度调节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所述伸缩套作为用于控制造粒时间的造粒控制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混合造粒机的连续造粒,并提高造粒的质量。并提高造粒的质量。并提高造粒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混合造粒机的直筒式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造粒机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混合造粒机的直筒式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合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颗粒形状的成型机械,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制药、食品、建材、矿冶、环保、印染、陶瓷、橡胶、塑料等领域。在许多应用场合,例如化肥、医药等领域,需要将物料先进行混合,然后再制作成颗粒。
[0003]现有技术中,典型的混合造粒机结构可参考专利申请号为CN 107051330A的一种混合造粒机,以及专利申请号为CN 108355581 A 的一种强力混合造粒机。
[0004]上述混合造粒机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混合造粒机的工作方式为间歇式工作方式,工作时一批物料集中加入到筒体内,然后关闭进料口和卸料口后再进行混合造粒,造粒完成后再进行整体卸料。这种混合造粒机的间歇式工作方式无法适应生产线上物料连续不间断处理的需要。另外,对于一些在造粒时有特殊温度要求的物料,间歇式工作的混合造粒机的集中加料和卸料会引起物料温度控制的不均匀,从而不利于造粒质量的提高。再有,间歇式工作方式需要人工辅助作业并会耗费一定的无效时间,其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立式混合造粒机的直筒式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旨在实现混合造粒机的连续造粒,并提高造粒的质量。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立式混合造粒机的直筒式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立式混合造粒机的卸料通道上且高出所述立式混合造粒机的回转筒体底部的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可沿所述卸料通道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伸缩套的上端高度,所述伸缩套在高度调节后通过高度调节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所述伸缩套作为用于控制造粒时间的造粒控制圈。
[0007]作为本技术中所述高度调节固定装置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高度调节固定装置为一设置在所述伸缩套侧壁上的侧向顶紧螺钉,所述伸缩套通过所述侧向顶紧螺钉固定在所述卸料通道上。
[0008]作为本技术中所述高度调节固定装置的优选方案之二,所述卸料通道设置在所述回转筒体底部中央,所述伸缩套与所述回转筒体的回转轴线同轴,所述高度调节固定装置为一固定在所述伸缩套上方位置的直线执行元件,所述直线执行元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回转筒体的回转轴线同轴的向下竖立的伸缩杆,所述伸缩套的上端口部中间连接有一横挡,所述横挡上开设有与所述回转筒体的回转轴线同轴的导向孔,所述直线执行元件的伸缩杆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挡的导向孔内并通过设置在所述伸缩杆下端的挡板和紧固螺钉实现轴向限位。
[0009]本技术中,所述直线执行元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固定:所述立式混合造粒机包括转动设置的所述回转筒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回转筒体上方的横梁、固定设置在所述横
梁上的用于盖住所述回转筒体上端口部的筒体盖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梁上且向下延伸穿过所述筒体盖板并进入所述回转筒体内部的造粒转子;所述直线执行元件的本体部分固定在所述横梁或筒体盖板上,所述直线执行元件的伸缩杆向下穿过所述筒体盖板后进入所述回转筒体内并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挡的导向孔中。
[0010]优选的,所述直线执行元件的伸缩杆与所述导向孔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
[0011]为了保护连接伸缩套的直线执行元件,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在所述筒体盖板的下端设置有外套在所述直线执行元件的伸缩杆外围的支撑保护管,所述支撑保护管的下端内孔与所述直线执行元件的伸缩杆外圆相适配。
[0012]上述支撑保护管不但起到对于直线执行元件的伸缩杆的保护作用,而且还起到对伸缩杆的支撑作用,从而可以减少或避免回转筒体内部物料颗粒对伸缩杆的撞击变形和撞击磨损。
[0013]作为本技术中所述直线执行元件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直线执行元件为伺服电动推杆,所述伺服电动推杆连接立式混合造粒机的控制系统。
[0014]作为本技术中所述直线执行元件的优选方案之二,所述直线执行元件为伺服气缸和连接所述伺服气缸的气缸控制器件,所述气缸控制器件连接立式混合造粒机的控制系统。
[0015]作为本技术中所述直线执行元件的优选方案之三,所述直线执行元件为伺服液压缸和连接所述伺服液压缸的液压缸控制器件,所述液压缸控制器件连接立式混合造粒机的控制系统。
[0016]本技术中,所述立式混合造粒机主机还包括基座和竖立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回转筒体两侧的一对立柱,所述回转筒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横梁跨接在所述一对立柱的顶部。
[0017]本技术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回转筒体的回转驱动机构。
[0018]优选的,所述基座倾斜设置。
[0019]本技术中,所述筒体盖板上向下竖立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回转筒体内部的用于刮去粘连在所述回转筒体底部和内壁上物料的刮刀。
[0020]优选的,所述卸料通道的下端孔口设置有卸料门。
[0021]本技术中,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造粒转子转动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造粒转子通过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皮带传动机构实现所述造粒转子的转动。
[0022]本技术中,所述立式混合造粒机主机的下方连接有称重装置。
[0023]优选的,所述称重装置包括底盘和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称重传感器,所述立式混合造粒机主机的基座坐落在所述称重传感器上。
[0024]本技术中,所述筒体盖板上设置有加料口,所述底盘上固定有卸料斗,所述卸料斗的上端口部通过柔性套管连接至所述基座。所述柔性套管位于所述卸料通道的下方。
[0025]本技术中,所述回转筒体上设置有检修门。
[0026]优选的,可以在立式混合造粒机的卸料处设置造粒质量监视器,所述造粒质量监视器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所述造粒控制圈的高度根据监测到的造粒质量通过控制系统和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的直线执行元件进行动态调整。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物料通过立式混合造粒机上的加料口连续加入到回转筒体内并落入回转筒体的底部,在回转筒体内的造粒转子的作用下,物料被充分混合并形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颗粒,由于回转筒体的中央底部设置有一定高度的造粒控制圈,因此物料造粒后不会立即进入卸料通道中,会在回转筒体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再进入卸料通道。造粒控制圈的高度越高,物料在回转筒体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会越长。可根据不同的物料情况或不同的造粒要求,通过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来对造粒控制圈(伸缩管)的高度进行调节。物料经过充分混合和造粒后通过卸料通道连续自动卸出。
[002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第一,本技术的一种立式混合造粒机的直筒式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可以控制物料在回转筒体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平均造粒时间),由此实现了混合造粒机的连续造粒和造粒的时间可控,提高了造粒的质量。
[0030]第二,本技术的一种立式混合造粒机的直筒式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克服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混合造粒机的直筒式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立式混合造粒机的卸料通道上且高出所述立式混合造粒机的回转筒体底部的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可沿所述卸料通道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伸缩套的上端高度,所述伸缩套在高度调节后通过高度调节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所述伸缩套作为用于控制造粒时间的造粒控制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混合造粒机的直筒式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固定装置为一设置在所述伸缩套侧壁上的侧向顶紧螺钉,所述伸缩套通过所述侧向顶紧螺钉固定在所述卸料通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混合造粒机的直筒式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通道设置在所述回转筒体底部中央,所述伸缩套与所述回转筒体的回转轴线同轴,所述高度调节固定装置为一固定在所述伸缩套上方位置的直线执行元件,所述直线执行元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回转筒体的回转轴线同轴的向下竖立的伸缩杆,所述伸缩套的上端口部中间连接有一横挡,所述横挡上开设有与所述回转筒体的回转轴线同轴的导向孔,所述直线执行元件的伸缩杆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挡的导向孔内并通过设置在所述伸缩杆下端的挡板和紧固螺钉实现轴向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混合造粒机的直筒式造粒控制圈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混合造粒机包括转动设置的所述回转筒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回转筒体上方的横梁、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用于盖住所述回转筒体上端口部的筒体盖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梁上且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宏飚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创裕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