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调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87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调制电路,包括:抗磁干扰单元,通过电压调整器U1进行调制;磁干扰滤波单元,通过共模电感L接收调制后的干扰源,并对干扰源进行抑制和滤除;温漂抑制单元,通过驱动器U1接收抑制后电源,再经热敏电阻RT对温度变化产生的温漂进行补偿;前置运算放大单元,通过放大器U3接收补偿后的电源,再经三极管Q3对补偿后的电源进行控制,并输出稳定的电源值;后置运算放大单元,通过放大器U4接收放大器U3传输的电源,并组成电压/频率稳定电路,然后调制输出电源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温度补偿和抗干扰调整,使热敏电阻RT对温度变化产生的温漂进行补偿,经电压调整器U1进行调制,调制出稳定频率。调制出稳定频率。调制出稳定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调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调制电路,尤其是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调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超声波发生器为称超声波驱动电源、电子箱、超声波控制器,超声波发生器作用是把市电转换成与超声波换能器相匹配的高频电信号,驱动超声波发生器工作;而大功率超声波电源从转换效率方面考虑一般采用开关电源的电路形式。
[0003]现有的技术中存在一下问题,由于频率调制电路中电阻值受温度的影响,形成电阻值的变化,进而造成频率设定值也随之变化;还有周围有电磁干扰时,频率和外接电位器的连接电缆线内会产生感应电压,使输入到变频器端的电压值发生变化,使频率设定值发生变化,影响设定频率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调制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调制电路,包括:
[0006]抗磁干扰单元,通过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单向传输向电压调整器U1传输电源中的干扰源,经电压调整器U1进行调制;
[0007]磁干扰滤波单元,通过共模电感L接收调制后的干扰源,并对干扰源进行抑制和滤除;
[0008]温漂抑制单元,通过驱动器U1接收抑制后电源,再经热敏电阻RT对温度变化产生的温漂进行补偿;
[0009]前置运算放大单元,通过放大器U3接收补偿后的电源,再经三极管Q3对补偿后的电源进行控制,并输出稳定的电源值;
[0010]后置运算放大单元,通过放大器U4接收放大器U3传输的电源,并组成电压/频率稳定电路,然后调制输出电源值。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抗磁干扰单元包括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二极管D6、电阻R2、电容C3和电压调整器U1;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与电阻R1、电容C2一端和直流电输入端IN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地线GND、二极管D2正极端、二极管D1正极端、电容C3一端、电压调整器U1引脚3、电阻R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二极管D6负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端和电压调整器U1引脚2连接;所述二极管D1负极端与电阻R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电压调整器U1引脚1连接;所述二极管D6正极端分别与电压调整器U1引脚6、引脚5和引脚4连接。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磁干扰滤波单元包括电容C4、共模电感L和电容C5;所述电容C4一端分别与电容C2一端和共模电感L引脚1连接;所述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共模电感L引脚2和二极管D6正极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引脚3与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另
一端与地线GND连接。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温漂抑制单元包括电感L1、电阻R3、二极管D3、灯 LED、电容C7、热敏电阻RT、驱动器U2、电感L2和电容C6;所述电容C6一端分别与电阻R3一端、二极管D3一端、驱动器U2引脚3和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 另一端分别与驱动器U2引脚4和电感L1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另一端与灯LED正极端连接;灯LED负极端分别与驱动器U2引脚5和二极管D3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 C6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2一端驱动器U2引脚1连接;所述驱动器U2引脚6分别与电容C7一端和热敏电阻RT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另一端分别与热敏电阻RT另一端和地线GND连接。
[00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前置运算放大单元包括放大器U3、电容C8和三极管 Q3;所述放大器U3引脚1分别与三极管Q3发射极端和驱动器U2引脚7连接;所述放大器U3引脚2与电容C8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放大器U3引脚3与三极管Q3集电极端连接。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后置运算放大单元包括放大器U4、二极管D4、二极管 D5、三极管Q1、电阻R4、三极管Q2和电容C9;所述放大器U4引脚1分别与二极管 D4负极端、三极管Q1集电极端、电阻R4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端和电感L1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4引脚2与放大器U3引脚3连接;所述放大器U4引脚3与二极管 D5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负极端与三极管Q1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4正极端和地线GND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端分别与电容C9一端、三极管Q3基极端和直流电输出端OUT连接;所述电容C9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
[00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调整器U1型号为LM2575;所述驱动器U2型号为SN3352;所述放大器U3、所述放大器U4型号均为TA75458;所述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3型号均为NPN;所述三极管Q2型号均为PNP。
[0017]有益效果:本技术为了防止电路中电阻值受温度的影响,形成电阻值的变化,进而造成频率设定值也随之变化;以及电磁干扰时,频率和外接电位器的连接电缆线内会产生感应电压,使输入到变频器端的电压值发生变化,使频率设定值发生变化,影响设定频率的稳定;进而通过设计温漂抑制单元中的热敏电阻RT对温度变化产生的温漂进行补偿;并经电感L1和电感L2进行前置和后置的电流稳定,减少不稳定电流的对温度补偿的影响,在根据电容C7提供持续的存储电压,提高热敏电阻RT的响应;另外通过抗磁干扰单元中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单向传输向电压调整器U1传输电源中的干扰源,并经电压调整器U1进行调制;在通过磁干扰滤波单元中共模电感L接收调制后的干扰源,并对干扰源进行抑制和滤除;确保干扰后发生器输出频率的稳定;最后在通过前置运算放大单元中放大器U3接收补偿后的电源,再经三极管Q3对补偿后的电源进行控制,并输出稳定的电源值;而放大器U4接收放大器U3传输的电源,并组成电压/频率稳定电路,调制输出电源值。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模块电路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见图1所示,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调制电路,包括:
[0020]抗磁干扰单元包括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二极管 D6、电阻R2、电容C3和电压调整器U1。
[0021]抗磁干扰单元中电容C1一端分别与电阻R1、电容C2一端和直流电输入端IN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地线GND、二极管D2正极端、二极管D1正极端、电容C3一端、电压调整器U1引脚3、电阻R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二极管D6负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端和电压调整器U1引脚2连接;所述二极管D1负极端与电阻R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电压调整器U1引脚1 连接;所述二极管D6正极端分别与电压调整器U1引脚6、引脚5和引脚4连接;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单向传输向电压调整器U1传输电源中的干扰源,经电压调整器 U1进行调制。
[0022]磁干扰滤波单元包括电容C4、共模电感L和电容C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调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抗磁干扰单元,通过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单向传输向电压调整器U1传输电源中的干扰源,经电压调整器U1进行调制;磁干扰滤波单元,通过共模电感L接收调制后的干扰源,并对干扰源进行抑制和滤除;温漂抑制单元,通过驱动器U1接收抑制后电源,再经热敏电阻RT对温度变化产生的温漂进行补偿;前置运算放大单元,通过放大器U3接收补偿后的电源,再经三极管Q3对补偿后的电源进行控制,并输出稳定的电源值;后置运算放大单元,通过放大器U4接收放大器U3传输的电源,并组成电压/频率稳定电路,然后调制输出电源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调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磁干扰单元包括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2、二极管D6、电阻R2、电容C3和电压调整器U1;所述电容C1一端分别与电阻R1、电容C2一端和直流电输入端IN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地线GND、二极管D2正极端、二极管D1正极端、电容C3一端、电压调整器U1引脚3、电阻R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二极管D6负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端和电压调整器U1引脚2连接;所述二极管D1负极端与电阻R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电压调整器U1引脚1连接;所述二极管D6正极端分别与电压调整器U1引脚6、引脚5和引脚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调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干扰滤波单元包括电容C4、共模电感L和电容C5;所述电容C4一端分别与电容C2一端和共模电感L引脚1连接;所述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共模电感L引脚2和二极管D6正极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引脚3与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韩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柯兰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