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新涛专利>正文

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685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包括:排水管道、结构本体、测位机构、测速机构、传输装置、服务器;结构本体安装在排水管道上端面,结构本体内侧壁设置有监测开关,结构本体包括限位装置,限位装置设置在结构本体设置有监测开关的侧壁上,测位机构通过限位装置与结构本体连接,测速机构与结构本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将报警装置设置在排水管道上方,并通过测位机构与测速机构对排水管道内部水位及水流速度进行监测,这样设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有利于推广使用;并且采用同时监测水流速度与水位,既能第一时间发现管道堵塞进行报警,又能避免只依靠高水位带来的误判报警。只依靠高水位带来的误判报警。只依靠高水位带来的误判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排水工程监测
,具体涉及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排水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排水设施是否完好,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俗话说“三分建设,七分养护”,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排水管道逐渐增多,如果按照以往的养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有效的对排水管道进行维护,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因此提高养护认识、完善养护管理、创新养护手段迫在眉睫。
[0003]现有中国专利CN201520351130.X一种简易排水管道堵塞的报警装置,包括排水管道和与排水管道连通的检查井;在检查井的井壁侧壁上设有接触开关和报警开关,还设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接触开关位于第一限位环上方,报警开关位于接触开关上方;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内设有浮标杆。
[0004]上述专利利用浮标杆上移使接触开关开启,进而起到报警。这种方式原理是通过监测当前管道水位高度来引发报警器报警,但需要长时间进行水位等待,并且没有方便的计时功能,往往只能等其达到警戒水位线才能报警,导致报警不够及时,后期维修难度加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水管堵塞报警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包括:排水管道、结构本体、测位机构、测速机构、传输装置、服务器;所述结构本体安装在排水管道上端面,所述结构本体内侧壁设置有监测开关,所述结构本体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结构本体设置有监测开关的侧壁上,所述测位机构通过限位装置与结构本体连接,所述测速机构与结构本体固定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测位机构包括:浮标、接触杆、挡盖;所述浮标设置于接触杆底面,所述挡盖设置于接触杆外沿,所述挡盖为圆环结构,所述挡盖外圆半径大于接触杆半径。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限位装置为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顶面低于监测开关下端,所述接触杆与限位环嵌套连接,所述限位环内径等于接触杆直径,所述接触杆长度大于限位环长度,所述接触杆与限位环长度之差大于限位环顶面到达最上方监测开关的距离。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限位装置为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顶面低于监测开关下端,所述接触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内径等于接触杆直径,所述接触杆长度大于限位槽长度,所述接触杆与限位槽长度之差大于限位槽顶面到达最上方监测开关的距
离。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结构本体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为固定夹;
[0011]所述测速机构为旋转式速度传感器,所述旋转式速度传感器通过固定夹与结构本体内壁固定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监测开关包括第一接触开关与第二接触开关,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与测位机构对齐设置,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与第二接触开关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接触开关与第二接触开关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接触开关设置于第二接触开关下方;
[0013]所述第一接触开关用于判断排水管道内水位是否满溢,所述第二接触开关用于对溢出水位进行报警。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结构本体还包括滤网,所述结构本体底面设置成滤网;
[0015]所述测位机构底端与滤网接触,所述测速机构底端与滤网接触。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监测开关与测速机构通过传输装置与服务器相连。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所述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将报警装置设置在排水管道上方,并通过测位机构与测速机构对排水管道内部水位及水流速度进行监测,当水位高于标准设定值且水流速度低于标准设定值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否则不报警;这样设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有利于推广使用;并且采用同时监测水流速度与水位,既能第一时间发现管道堵塞进行报警,又能避免只依靠高水位带来的误判报警;
[0019]本技术所述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通过测速机构与第一接触开关配合使用,若长期水流速度高于标准设定值且第一接触开关响应,则说明管道容量不够,此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更换,以更好的满足排水需求;
[0020]本技术所述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通过在排水管道顶部与报警装置连接处设置过滤网,避免管道内杂质进入报警装置内部造成装置损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所述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与排水管道连接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所述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测速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0—排水管道、20—结构本体、30—测位机构、40—测速机构、50—传输装置、60—服务器、21—固定装置、22—限位装置、23—监测开关、24—滤网、31—浮标、32—接触杆、33—挡盖、41—旋转式速度传感器、211—固定环、221—限位环、222—限位槽、231—第一接触开关、232—第二接触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包括:排水管道10、结构本体20、测位机构30、测速机构40、传输装置50、服务器60;所述结构本体20安装在排水管道10上端面,所述结构本体20内侧壁设置有监测开关23,所述结构本体20包括限位装置22,所述限位装置22设置在结构本体20设置有监测开关23的侧壁上,所述测位机构30 通过限位装置22与结构本体20连接,所述测速机构40与结构本体20固定连接。
[0030]本技术所述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将报警装置设置在排水管道10上方,并通过测位机构30与测速机构40对排水管道10内部水位及水流速度进行监测,当水位高于标准设定值且水流速度低于标准设定值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否则不报警;这样设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有利于推广使用;并且采用同时监测水流速度与水位,既能第一时间发现管道堵塞进行报警,又能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道(10)、结构本体(20)、测位机构(30)、测速机构(40)、传输装置(50)、服务器(60);所述结构本体(20)安装在排水管道(10)上端面,所述结构本体(20)内侧壁设置有监测开关(23),所述结构本体(20)包括限位装置(22),所述限位装置(22)设置在结构本体(20)设置有监测开关(23)的侧壁上,所述测位机构(30)通过限位装置(22)与结构本体(20)连接,所述测速机构(40)与结构本体(2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位机构(30)包括:浮标(31)、接触杆(32)、挡盖(33);所述浮标(31)设置于接触杆(32)底面,所述挡盖(33)设置于接触杆(32)外沿,所述挡盖(33)为圆环结构,所述挡盖(33)外圆半径大于接触杆(32)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22)为限位环(221),所述限位环(221)顶面低于监测开关(23)下端,所述接触杆(32)与限位环(221)嵌套连接,所述限位环(221)内径等于接触杆(32)直径,所述接触杆(32)长度大于限位环(221)长度,所述接触杆(32)与限位环(221)长度之差大于限位环(221)顶面到达最上方监测开关(23)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管堵塞报警装置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22)为限位槽(222),所述限位槽(222)顶面低于监测开关(23)下端,所述接触杆(32)与限位槽(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涛
申请(专利权)人:朱新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