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内检测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504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内检测器工装,包括主框架、侧摇千斤顶、调节轴、支撑轮组件、漏磁单元支撑和支撑滑动装配,主框架边梁上部对称设置有2组导轨,导轨上平行设置有6组支撑滑动装配,导轨中部设置有漏磁单元支撑滑动装配,通过导轨及支撑滑动装配可实现对内检测球各单元左右前后调整,并实现轴向对齐;通过操作漏磁单元支撑可实现对内检测球升降与旋转;通过对内检测器工装旋转180度依托倒装托盘可实现对内检测球的转运,该内检测球工装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内检测球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调试、检修及拆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内检测器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内检测器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内检测器工装,属于海底管道检测


技术介绍

[0002]海底管道是海洋油气输送的主要载体,管道内检测设备和技术是海底管道事故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手段,漏磁检测是目前较为成熟且工业应用广泛的管道内检测技术,该技术能检测出管道内外壁的腐蚀、机械损伤等金属损失缺陷,对被检测管道清洁度要求低,可兼用于输油和输气管道,通过在线检测可以对缺陷进行识别、定位和量化统计。目前应用于管道漏磁检测最为常用的检测器为内检测球,内检测球调试、检修及拆装所用的工装多为固定规格不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内检测球,同时由于支撑机构固定无法实现对于内检测球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检修。
[0003]本专利申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的内检测器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内检测器工装。
[0005]本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内检测器工装,包括主框架、侧摇千斤顶、调节轴、支撑轮组件、漏磁单元支撑和支撑滑动装配;
[0007]所述主框架为用于支撑内检测器工装整体结构,包括一套长方形钢结构梁制成的框架,所述框架中部平行接焊接有一条支撑梁,所述框架的4个端部角分别垂直焊接有4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的顶端部与底端部分别设置有万向脚轮;
[0008]所述框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2组所述侧摇千斤顶,所述侧摇千斤顶侧部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框架中部底端对称设置有2个下部支撑腿,所述下部支撑腿底端部设置有万向脚轮;
[0009]所述框架的边梁上端部对称设置有2组导轨,所述导轨上平行设置有6组所述支撑滑动装配,所述支撑滑动装配上部设置有2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端部设置有所述支撑轮组件,所述移动板通过所述调节轴连接,所述调节轴包括梯形丝杠和螺母;
[0010]所述导轨中部设置有漏磁单元支撑滑动装配,所述漏磁单元支撑滑动装配上部设置有2组漏磁单元移动板,所述漏磁单元移动板上端部设置有2组漏磁单元支撑轮组件,所述漏磁单元移动板通过漏磁单元调节轴连接,所述漏磁单元调节轴包括梯形丝杠和螺母;
[0011]所述漏磁单元支撑轮组件上部设置有漏磁单元托盘,所述漏磁单元托盘为半圆弧结构;
[0012]所述框架下端面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倒装托盘,所述倒装托盘为弧形半圆结构,所述倒装托盘内径与内检测器外径相同。
[0013]优选地,所述支撑滑动装配上设置有可实现所述支撑滑动装配定位固定的锁紧装置。
[0014]优选地,所述支撑滑动装配中部安装有定位所述调节轴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调节轴的外径。
[0015]优选地,所述漏磁单元支撑滑动装配中部安装有定位所述漏磁单元调节轴的漏磁单元限位机构,所述漏磁单元限位机构开设有漏磁单元限位孔,漏磁单元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漏磁单元调节轴的外径。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内检测器工装通过导轨及支撑滑动装配可实现对内检测球各单元左右前后调整,并完成轴向对齐;通过操作漏磁单元支撑可实现对内检测球升降与旋转;通过对内检测器工装旋转180度依托倒装托盘可实现对内检测球的转运,该内检测球工装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内检测球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调试、检修及拆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内检测器工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集成层示意图漏磁单元支撑主视图。
[0021]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主框架;2、侧摇千斤顶;3、调节轴;4、支撑轮组件;5、漏磁单元支撑;6、支撑滑动装配;7、导轨;8、移动板;11、支撑腿;12、框架;13、下部支撑腿;14、倒装托盘;15、限位机构;51、漏磁单元托盘;52、漏磁单元调节轴;53、漏磁单元支撑轮组件;54、漏磁单元移动板;55、漏磁单元支撑滑动装配;56、漏磁单元限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2所示,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内检测器工装,包括主框架1、侧摇千斤顶2、调节轴3、支撑轮组件4、漏磁单元支撑5和支撑滑动装配6;主框架1为用于支撑内检测器工装整体结构,包括一套长方形钢结构梁制成的框架12,框架12中部平行接焊接有一条支撑梁,框架12的4个端部角分别垂直焊接有4个立柱11,每个立柱11的顶端部与底端部分别设置有万向脚轮;框架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2组所述侧摇千斤顶2,侧摇千斤顶2侧部与框架12连接,框架12中部底端对称设置有2个下部支撑腿13,下部支撑腿13底端部设置有万向脚轮;框架12的边梁上端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导轨7,导轨7上平行设置有6组所述支撑滑动装配6,支撑滑动装配6上设置有可实现支撑滑动装配6定位固定的锁紧装置,支撑滑动装配6上部设置有2组移动板8,移动板8上端部设置有支撑轮组件4,移动板8通过调节轴3连接,调节轴3包括梯形丝杠和螺母,支撑滑动装配6中部安装有定位调节轴3的限位机构15,限位机构15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径大于调节轴3的外径;导轨7中部设置有漏磁单元
支撑滑动装配55,漏磁单元支撑滑动装配55上部设置有2组漏磁单元移动板54,漏磁单元移动板54上端部设置有2组漏磁单元支撑轮组件53,漏磁单元移动板54通过漏磁单元调节轴52连接,漏磁单元调节轴52包括梯形丝杠和螺母,漏磁单元支撑滑动装配55中部安装有定位漏磁单元调节轴52的漏磁单元限位机构56,漏磁单元限位机构56开设有漏磁单元限位孔,漏磁单元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漏磁单元调节轴52的外径。漏磁单元支撑轮组件53上部设置有漏磁单元托盘51,漏磁单元托盘51为半圆弧结构;框架12下端面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倒装托盘14,倒装托盘14为弧形半圆结构,倒装托盘14内径与内检测器外径相同。
[0024]本技术实施步骤:
[0025]步骤1:根据内检测球上各单元支撑部位的具体距离、尺寸及外径,预设各组支撑滑动装配6及漏磁单元支撑滑动装配55在导轨7上的位置,通过调节轴3调节支撑轮组件4在支撑滑动装配6的位置并固定;
[0026]步骤2:将内检测球放置在内检测器工装上,通过调整支撑滑动装配6在导轨7上的位置,使支撑轮组件4上的支撑轮与内检测球上的支撑槽重合,固定支撑滑动装配6在导轨7上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海底管道漏磁检测的内检测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1)、侧摇千斤顶(2)、调节轴(3)、支撑轮组件(4)、漏磁单元支撑(5)和支撑滑动装配(6);所述主框架(1)为用于支撑内检测器工装整体结构,包括一套长方形钢结构梁制成的框架(12),所述框架(12)中部平行接焊接有一条支撑梁,所述框架(12)的4个端部角分别垂直焊接有4个立柱(11),每个所述立柱(11)的顶端部与底端部分别设置有万向脚轮;所述框架(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2组所述侧摇千斤顶(2),所述侧摇千斤顶(2)侧部与所述框架(12)连接,所述框架(12)中部底端对称设置有2个下部支撑腿(13),所述下部支撑腿(13)底端部设置有万向脚轮;所述框架(12)的边梁上端部对称设置有2组导轨(7),所述导轨(7)上平行设置有6组所述支撑滑动装配(6),所述支撑滑动装配(6)上部设置有2组移动板(8),所述移动板(8)上端部设置有所述支撑轮组件(4),所述移动板(8)通过所述调节轴(3)连接,所述调节轴(3)包括梯形丝杠和螺母;所述导轨(7)中部设置有漏磁单元支撑滑动装配(55),所述漏磁单元支撑滑动装配(55)上部设置有2组漏磁单元移动板(54),所述漏磁单元移动板(5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进蔡永桥唐建华王金榜徐永杰张飞张天俭赵可天王怀江吴昊刘飞焦中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