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盖板组件以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48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盖板组件以及动力电池,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件,所述电极件包括输出部、输入部以及熔断部,所述输出部上设置有用于输出的极柱,所述输入部与所述动力电池内电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输出部与所述输入部通过所述熔断部连接;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分别与所述输入部和所述输出部连接且用于保持所述输出部与所述输入部之间的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在电芯外部短路时,熔断部断开,输入部和输出部不会在车辆的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下移动,从而防止输入部和输出部在车辆的振动下再次搭接,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保证了用户驾驶的安全性。保证了用户驾驶的安全性。保证了用户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盖板组件以及动力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盖板组件以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在传统的电池设计中,盖板上设置有熔断装置,当电芯的外部短路时,熔断装置可以自行熔断,从而防止电芯短路造成起火爆炸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电芯在实际应用时,在车辆的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下,熔断后的盖板会移动,并产生再次搭接的现象,因此造成电芯再次短路的问题,增加了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驾驶员的正常驾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在电芯外部短路时,熔断部断开,输入部和输出部不会在车辆的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下移动,从而防止输入部和输出部在车辆的振动下再次搭接,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保证了用户驾驶的安全性。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极组件的盖板组件。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盖板组件的动力电池。
[0006]根据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件(11),所述电极件(11)包括输出部(111)、输入部(112)以及熔断部,所述输出部(111)上设置有用于输出的极柱(114),所述输入部(112)与所述动力电池内电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输出部(111)与所述输入部(112)通过所述熔断部连接;保持件(12),所述保持件(12)分别与所述输入部(112)和所述输出部(111)连接且用于保持所述输出部(111)与所述输入部(112)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部包括:连接臂(113),所述连接臂(1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部(111)和所述输入部(112)相连,所述连接臂(113)构造为多个,所述保持件(12)设置有分隔凸起(121),所述分隔凸起(121)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臂(11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部(111)上设置有第一配合孔(115),所述输入部(112)上设置有第二配合孔(116),所述保持件(12)形成有第一配合凸起(122)和第二配合凸起(123),所述第一配合凸起(122)收容于所述第一配合孔(115)内,所述第二配合凸起(123)收容于所述第二配合孔(116)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凸起(122)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块(125),所述输出部(11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块(125)配合的第一定位缺口;所述第二配合凸起(123)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块(126),所述输入部(11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块(126)配合的第二定位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杨红新夏天军左帆帆于东朋姬嘉帅宁亚军娄佳训高顺航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