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386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包括生长基质层和植被层;所述生长基质层包括生长土和生态短袋,所述生长土填充在所述生态短袋中,所述生态短袋交错堆叠在所述冲沟中形成生长基质层;所述植被层包括种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上的植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填充了生长土的生态短袋在冲沟内堆叠形成生长基质层,提供植物稳定生长的条件,使栽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上的植物能够生长形成稳定的植被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对矿场的冲沟进行填平修复,还能恢复矿场的生态环境,稳定的植被层能拦截坡面冲刷体,持续防护边坡,控制矿山酸性环境,实现矿山边坡稳定性的长期有效。有效。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矿山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会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例如矿山存在大量人工堆置形成的坡面,这些坡面含有大量松散土体且几乎无植被,受降雨和地表径流等冲蚀影响,极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形成大量冲沟。
[0003]目前常用钢筋混凝土等硬性工程手段来稳定矿山边坡、处理冲沟问题,但是这样的硬性处理手段不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基础,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植被系统,而且在矿山强酸性环境的侵蚀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开裂老化,失去原有的坡面稳定功能,无法形成长期稳定有效的冲沟修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长期稳定有效的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包括生长基质层和植被层;所述生长基质层包括生长土和生态短袋,所述生长土填充在所述生态短袋中,所述生态短袋交错堆叠在所述冲沟中形成生长基质层;所述植被层包括种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上的植物。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填充了生长土的生态短袋在冲沟内堆叠形成生长基质层,提供植物稳定生长的条件,使栽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上的植物能够生长形成稳定的植被层;本技术不仅能对矿场的冲沟进行填平修复,还能恢复矿场的生态环境,稳定的植被层能拦截坡面冲刷体,持续防护边坡,控制矿山酸性环境,实现矿山边坡稳定性的长期有效。
[0007]进一步地,所述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还包括搭扣,所述搭扣为长条形,端部和中部设有径向的销钉;所述搭扣设在所述各生态短袋之间,将相邻的所述生态短袋固定,防止各生态短袋之间发生偏移。
[0008]进一步地,所述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还包括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插在所述冲沟底部,另一端穿过最下层的所述生态短袋,将所述生态短袋与冲沟底部固定,防止所述生态短袋发生偏移。
[0009]进一步地,所述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还包括间隙填充层,所述间隙填充层包括填充在所述生长基质层和冲沟侧壁之间空隙的碎石土,所述间隙填充层防止所述生态短袋与冲沟的侧壁发生偏移。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生长基质层上设有种植穴,所述植被层的植物通过种植穴种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上,通过所述种植穴更方便栽种植物。
[0011]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的剖面图。
[0013]附图中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0

生长基质层,11

生长土,12

生态短袋,13

搭扣,20

植被层,30

固定锚杆,40

间隙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技术的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包括生长基质层10和植被层20,所述生长基质层10设在冲沟内,所述植被层20设在所述生长基质层10上。
[0015]所述生长基质层包括生长土11、生态短袋12和搭扣13;所述生长土11为取自坡面的松散土,填充在所述生态短袋12中,所述生态短袋12填充生长土后的厚度约25cm,长度1.0~1.2m;多个所述生态短袋12交错堆叠在所述冲沟中。优选的,所述生态短袋12分层堆叠,每个生态短袋12的中部与其上层和下层生态短袋的端部相接触;每叠一层生态短袋12后使用夯实机具夯实,多层所述生态短袋12堆叠形成所述生长基质层10。所述搭扣13为长条形,中部和两端部设有径向的销钉,两端部销钉的方向相同,中部的销钉方向与所述两端部销钉的方向相反;所述搭扣13设在上下堆叠的生态短袋之间,所述搭扣13的销钉穿过所述生态短袋12,各相邻层的所述生态短袋12之间通过所述固定搭扣13进行固定,防止发生偏移。
[0016]所述生长基质层10最上层的生态短袋上设有种植穴,所述植被层20由栽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10的种植穴内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形成。
[0017]本技术的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还包括直径12~14mm、长度1.2~1.5m的固定锚杆30;所述固定锚杆30的一端插在所述冲沟中,插入的深度为0.9~1.2m,另一端穿过最下层的所述生态短袋12,用于将最下层的生态短袋12与所述冲沟的底部固定,从而将所述生长基质层10与所述冲沟底部固定,防止所述生长基质层10发生位移。
[0018]本技术的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还包括间隙填充层40,所述间隙填充层40包括填充在所述生长基质层10和冲沟侧壁之间的空隙的碎石土,将所述生长基质层10与所述冲沟侧壁固定,防止所述生长基质层10发生位移。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填充了生长土11的生态短袋12在冲沟中堆叠形成生长基质层10,提供植物生长的条件,使栽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10上的植物形成稳定的植被层20;本技术不仅能对矿场的冲沟进行填平修复,还能恢复矿场的生态环境,稳定的植被层20能拦截坡面冲刷体,持续防护边坡,控制矿山酸性环境,实现矿山边坡稳定性的长期有效。本技术还设置了搭扣13和锚杆30来对生长基质层10进行加固,防止生长基质层10在重力和降雨等影响下发生滑落,进一步提高了生长基质层10和植被层20的稳定性。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修复的区域为历史遗留民采区,土壤呈强酸性,pH值低至2.60,并且具有很高的产酸潜力和重金属含量。此外,大范围的露天开采和不规范的民采对地表造成了强烈的扰动和破坏,使得项目区域植被毁坏殆尽,区域内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存在大量的冲沟。
[0022]本实施例的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包括生长基质层10和植被层20,所述生在基质
层10设在冲沟内,所述植被层20设在所述生长基质层10上。
[0023]所述生长基质层包括生长土11、生态短袋12和搭扣13;所述生长土11为取自坡面的松散土,填充在所述生态短袋12中,所述生态短袋12填充生长土11后的厚度约25cm,长度1.0m,多个所述生态短袋12交错堆叠在所述冲沟中。所述生态短袋12分层堆叠,每个生态短袋12的中部与其上层和下层生态短袋的端部相接触;每叠一层生态短袋12后使用夯实机具夯实,多层所述生态短袋12堆叠形成所述生长基质层10。所述搭扣13为长条形,中部和两端部设有径向的销钉,两端部销钉的方向相同,中部的销钉方向与所述两端部销钉的方向相反;所述搭扣13设在上下堆叠的生态短袋12之间,所述搭扣13的销钉穿过所述生态短袋12,各相邻层的所述生态短袋12之间通过所述固定搭扣13进行固定,防止发生偏移。
[0024]所述生长基质层10最上层的生态短袋上设有种植穴,所述植被层20由栽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的种植穴内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形成。
[0025]本技术的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生长基质层和植被层;所述生长基质层包括生长土和生态短袋,所述生长土填充在所述生态短袋中,所述生态短袋交错堆叠在所述冲沟中形成生长基质层;所述植被层包括种植在所述生长基质层上的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边坡冲沟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搭扣,所述搭扣为长条形,端部和中部设有径向的销钉;所述搭扣设在所述各生态短袋之间,将相邻的所述生态短袋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喆杨涛涛舒玮张金桃应铭曾婷黄丽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桃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