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12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在矿山岩质坡面上表面依次设置的镀锌铁丝网、生态棒、石灰浆层、抑酸层、基材层和种子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尤其适用于酸化程度较高的矿山岩质坡面,能显著控制矿山酸化,有效实现坡面的生态植被恢复,提升矿山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形成一个自维持、不退化、生机盎然的矿山边坡生态防护层。且具有施工便捷、见效快,2个月即可形成覆盖度达90%以上的植被系统,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等优点。点。点。

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tructure for inhibiting acid production on rock slope of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矿山生态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矿山开采中,常常伴随土石方开挖,继而破坏了原来的植物群落,导致很多外露岩质边坡,也是矿山亟需修复的重点区域。这些坡面表层岩石风化破碎严重,基本无植被覆盖,尤其是矿山硫化矿中的硫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氧化产酸,裸露的岩石边坡经雨水冲刷,不仅形成酸性废水,还易发生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0003]现代喷播技术,即利用空气压缩动力装置,将预先配置好并搅拌均匀的植物生长基质材料和绿化种子,按设计要求喷射到挂网后的坡面上,实现生态修复和景观再造。这种边坡绿化技术常针对各种岩石、硬质土、砂质土、贫瘠地等植物生长困难的地方,在高速公路、采石场等非产酸环境中应用普遍,但在酸性强的金属矿山常常难以直接应用,很容易发生没有控制好产酸问题,发生植被退化问题,造成修复效果不佳。实施上,喷播技术具有施工便捷的优势和特点,有利于施工企业保障施工进度和工期,在矿山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如何在具有高度产酸特性的矿山岩质坡面应用好该项技术,实现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其添加石灰浆层和抑酸层,通过引入抑酸微生物的方式实现控制矿山酸化,建立起覆盖坡面的植被系统,实现生态修复效果,形成一个自维持、不退化、生机盎然的矿山生态系统,具有施工便捷、见效快和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等优点。
[0005]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所述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在矿山岩质坡面上依次设置的镀锌铁丝网、生态棒、石灰浆层、抑酸层、基材层和种子层。
[0007]本技术所述的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以坡面镀锌铁丝网为基础,加装生态棒,在酸化的矿山岩质坡面上依次喷播石灰浆层、抑酸层、基材层和种子层,所述镀锌铁丝网和生态棒可以形成一个附着面或平台,避免石灰浆层、抑酸层和基材层因直接喷播在坡面而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脱落问题。所述石灰浆层可直接中和表面岩层酸性,在此基础上增加含土壤改良基质和微生物菌剂抑酸层,能为抑酸层中的微生物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从而可持续地控制矿山酸化,然后再喷播含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的基材层,满足种子层中种子正常生长的需求。利用本技术生态修复结构能显著控制矿山酸化,有效实现坡面的生态植被恢复,提升矿山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形成一个自维持、不退化、生机盎然的矿山边坡生态防护层。其具有施工便捷、见效快,2个月即可形成覆盖度达90%以上的植被系统,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等优点。
[0008]进一步地,所述镀锌铁丝网通过锚杆固定于所述矿山岩质坡面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锚杆间距为1.5m~2.5m。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棒横向铺设于矿山岩质坡面上;所述生态棒的竖向间距为0.8m~2m;所述生态棒通过捆绑方式固定于所述镀锌铁丝网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棒的长度为0.8m~1.2m,直径为5cm~10cm,其由土壤改良基质和肥料填充制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石灰浆层的石灰用量为2kg/m2~5kg/m2。所述石灰浆层可中和表面岩层酸性。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抑酸层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混合形成:98%~99.5%土壤改良基质和0.5%~2%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选自硫酸盐还原菌和铁还原菌菌剂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解磷菌菌剂;所述抑酸层的厚度为2cm~5cm。
[0014]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包括种植土、肥料、保水剂和粘合剂;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0cm~15cm。
[0015]进一步地,所述种子层包括草纤维和植物种子;所述植物种子用量为60g/m2~120g/m2。
[0016]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种子种类选自高羊茅、狗牙根、宽叶雀稗、黑麦草、金鸡菊、硫华菊、波斯菊、油菜、木豆、田菁、胡枝子、苎麻、盐肤木、刺槐、紫穗槐、银合欢和金合欢中的10种或以上,且乔灌木不少于4种。所述种子层中种子的选择可保证维持生物多样性,形成自维持、稳定的修复结构,防止退化。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矿山岩质坡面,2

镀锌铁丝网,3

生态棒,4

石灰浆层,5

抑酸层,6

基材层,7

种子层,8

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本技术一种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适用于酸化程度较高的矿山岩质坡面。该结构以坡面镀锌铁丝网为基础,加装生态棒,利用喷播机将搅拌均匀的各基质材料加水后自上而下均匀地喷射到坡面,具体为在酸化的矿山岩质坡面上依次喷播石灰浆层、抑酸层、基材层和种子层,从而显著控制矿山酸化,有效实现坡面的生态植被恢复,提升矿山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形成一个自维持、不退化、生机盎然的矿山边坡生态防护层。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在矿山岩质坡面1上依次设置的镀锌铁丝网2、生态棒3、石灰浆层4、抑酸层5、基材层6和种子层7。
[0022]本技术所述的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以坡面镀锌铁丝网2为基础,加装生态棒3,在酸化的矿山岩质坡面上依次喷播石灰浆层4、抑酸层5、基材层6和种子层7,从而显著控制矿山酸化,有效实现坡面的生态植被恢复,提升矿山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形成一个自维持、不退化、生机盎然的矿山边坡生态防护层。具有施工便捷、见效快,2个
月即可形成覆盖度达90%以上的植被系统,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等优点。
[0023]进一步地,所述镀锌铁丝网2通过锚杆8固定于所述矿山岩质坡面1上。
[0024]进一步地,所述锚杆8间距为1.5m~2.5m。
[0025]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棒3横向铺设于矿山岩质坡面上;所述生态棒3的竖向间距为0.8m~2m;所述生态棒3通过捆绑方式固定于所述镀锌铁丝网2上。
[0026]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棒3的长度为0.8m~1.2m,直径为5cm~10cm,其由土壤改良基质和肥料填充制成。
[0027]进一步地,所述石灰浆层4的石灰用量为2kg/m2~5kg/m2。所述石灰浆层4可中和表面岩层酸性。
[0028]进一步地,所述抑酸层5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混合形成:98%~99.5%土壤改良基质和0.5%~2%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选自硫酸盐还原菌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在矿山岩质坡面上依次设置的镀锌铁丝网、生态棒、石灰浆层、微生物抑酸层、基材层和种子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铁丝网通过锚杆固定于所述矿山岩质坡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间距为1.5m~2.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棒横向铺设于矿山岩质坡面上;所述生态棒的竖向间距为0.8m~2m;所述生态棒通过捆绑方式固定于所述镀锌铁丝网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制矿山岩质坡面产酸的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棒的长度为0.8m~1.2m,直径为5cm~10cm。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喆陈涛杨涛涛马桂彪舒玮张金桃黄勇廖正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桃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