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25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属于钢带打包技术领域,包括主箱体和动力组件。主箱体上部开设有进带口,下部开设有出带口,主箱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引导钢带的导向轨道,动力组件设于主箱体的内腔,动力组件包括设于导向轨道下侧的主轮组和设于导向轨道上侧的辅助轮,主轮组包括连接驱动机构的动力轮和与动力轮啮合的两个主动轮,主动轮的外表面设有粗糙面,两个主动轮配合辅助轮压紧于钢带的上下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当钢带从出带口穿出后向下弯折,围设在产品或包装件上,从而使划痕面隐藏于钢带的内侧面,不会暴露在打包后的产品或包装件的外侧,以提高美观度。以提高美观度。以提高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钢带打包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钢带打包机,是使用钢带缠绕产品或包装件,然后收紧钢带使钢带紧贴产品或包装件,通过切断钢带并在钢带的两个自由端咬口,使两个自由端连接而完成打包作业。
[0003]为了保证连续不断的打包作业,钢带需要不断传送,通常采用主动轮配合辅助轮转动夹持传送钢带,由于钢带表面比较光滑,通常会在主动轮上增设粗糙面,通过主动轮和辅助轮后的传送带会在其一侧形成划痕面。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将主动轮安装在动力箱体内腔的上部区域,将辅助轮安装在动力箱体内腔的下部区域,钢带通过动力箱体后向下弯折,以围设在产品或包装件上,这会使钢带的划痕面暴露在钢带的外侧面,划痕面相对于钢带本体更容易产生锈蚀,会影响整个打包后的产品或包装件的外观,美观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旨在解决钢带的划痕面暴露在钢带的外侧面,影响整个打包后的产品或包装件的外观,美观度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包括:
[0006]主箱体,上部开设有进带口,下部开设有出带口,所述主箱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引导钢带的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的上端连接所述进带口,下端连接所述出带口;
[0007]动力组件,设于所述主箱体的内腔,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导向轨道下侧的主轮组和设于所述导向轨道上侧的辅助轮,所述主轮组包括连接驱动机构的动力轮和与所述动力轮啮合的两个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表面设有粗糙面,两个所述主动轮配合所述辅助轮压紧于钢带的上下两侧。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带口开设于所述主箱体上端的一侧,所述出带口开设于所述主箱体下端的另一侧。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轨道为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的中部向下弯折。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箱体的上端设有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用于引导钢带进入所述进带口。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主箱体的上端的引导套体,所述引导套体的内腔的上部设有两个引导轮,两个所述引导轮之间形成第一引导间隙,所述引导套体的内腔的下部设有两个引导块,两个所述引导块之间形成第二引导间隙,所述第二引导间隙的上端口朝向所述第一引导间隙,所述第二引导间隙的下端口朝向所述进
带口。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轨道的上侧设有连接臂,所述辅助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臂的中部,所述连接臂的下端铰接于主箱体的下部,所述连接臂的上端通过施压件铰接于所述主箱体的上部,所述施压件对所述连接臂的上端施加向所述导向轨道一侧移动压力。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施压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部分铰接于所述主箱体上部,所述气缸的活塞端铰接于所述连接臂的上端,所述气缸的活塞端对所述连接臂的上端施加向所述导向轨道一侧移动压力。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臂的上部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连接臂靠近所述导向轨道一侧的主箱体的内侧壁上。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臂的上部,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主箱体的内侧壁上。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箱体的上部设有安装架,所述气缸的缸体部分铰接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主箱体的内侧壁的下部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臂的下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架上。
[0017]本技术提供的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钢带自进带口穿入主箱体,经过导向轨道自出带口穿出主箱体。主箱体的内腔设置动力组件,动力组件的主轮组中具备动力轮和主动轮,动力轮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为动力轮提供动力使其旋转,从而带动与动力轮啮合的两个主动轮转动,由于两个主动轮配合辅助轮压紧于钢带的上下两侧,因此,可借助主动轮外表面的粗糙面为钢带提供摩擦力,从而带动钢带不断传送,此时主动轮的粗糙面对钢带的下端面形成划痕面。当钢带从出带口穿出后向下弯折,围设在产品或包装件上,从而使划痕面隐藏于钢带的内侧面,不会暴露在打包后的产品或包装件的外侧,以提高美观度。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主箱体;2、导向轨道;3、动力轮;4、主动轮;5、辅助轮;6、引导套体;7、引导轮;8、引导块;9、连接臂;10、气缸;11、弹簧;12、安装架;13、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请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进行说明。改
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包括主箱体1和动力组件。
[0024]主箱体1上部开设有进带口,下部开设有出带口,主箱体1的内腔设有用于引导钢带的导向轨道2,导向轨道2的上端连接进带口,下端连接出带口;动力组件设于主箱体1的内腔,动力组件包括设于导向轨道2下侧的主轮组和设于导向轨道2上侧的辅助轮5,主轮组包括连接驱动机构的动力轮3和与动力轮3啮合的两个主动轮4,主动轮4的外表面设有粗糙面,两个主动轮4配合辅助轮5压紧于钢带的上下两侧。
[0025]本技术提供的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钢带自进带口穿入主箱体1,经过导向轨道2自出带口穿出主箱体1。主箱体1的内腔设置动力组件,动力组件的主轮组中具备动力轮3和主动轮4,动力轮3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为动力轮3提供动力使其旋转,从而带动与动力轮3啮合的两个主动轮4转动,由于两个主动轮4配合辅助轮5压紧于钢带的上下两侧,因此,可借助主动轮4外表面的粗糙面为钢带提供摩擦力,从而带动钢带不断传送,此时主动轮4的粗糙面对钢带的下端面形成划痕面。当钢带从出带口穿出后向下弯折,围设在产品或包装件上,从而使划痕面隐藏于钢带的内侧面,不会暴露在打包后的产品或包装件的外侧,以提高美观度。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进带口开设于主箱体1上端的一侧,出带口开设于主箱体1下端的另一侧。
[0027]具体的,进带口和出带口分别位于主箱体1上端和主箱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上部开设有进带口,下部开设有出带口,所述主箱体(1)的内腔设有用于引导钢带的导向轨道(2),所述导向轨道(2)的上端连接所述进带口,下端连接所述出带口;动力组件,设于所述主箱体(1)的内腔,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导向轨道(2)下侧的主轮组和设于所述导向轨道(2)上侧的辅助轮(5),所述主轮组包括连接驱动机构的动力轮(3)和与所述动力轮(3)啮合的两个主动轮(4),所述主动轮(4)的外表面设有粗糙面,两个所述主动轮(4)配合所述辅助轮(5)压紧于钢带的上下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带口开设于所述主箱体(1)上端的一侧,所述出带口开设于所述主箱体(1)下端的另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2)为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的中部向下弯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的上端设有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用于引导钢带进入所述进带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变划痕面方向的钢带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主箱体(1)的上端的引导套体(6),所述引导套体(6)的内腔的上部设有两个引导轮(7),两个所述引导轮(7)之间形成第一引导间隙,所述引导套体(6)的内腔的下部设有两个引导块(8),两个所述引导块(8)之间形成第二引导间隙,所述第二引导间隙的上端口朝向所述第一引导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素华李超王俊飞田晓阳梁鹏张浩戴鹏鲍贝丝张建录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京华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