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诺楠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595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骨科治疗技术领域的,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包括U形基座,所述U形基座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顶端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扶手座,所述座板左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脚座,所述座板右侧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座板、口字形靠板、扶手座、靠垫和脚座,使病人呈坐立时状态,将病人的身体分散固定,提高打孔时的稳定的同时,增加病人的治疗时的舒适度,同时设置胸肩固定机构、卡接机构和压紧机构,使得可以从病人胸口处进行固定,后背从口字形靠板露出,便于打孔机构进行打孔,避免的干涉,同时可以全方面进行固定,提高了对病人身体的稳定作用。病人身体的稳定作用。病人身体的稳定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骨科治疗
的,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骨科患者在进行治疗恢复时,需要对患处骨骼进行打孔给药或者打孔进行脓液引流。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骨科定位打孔装置的专利技术案列,申请号为CN201811364221.1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包括有底座、尾座、第一轴承座、上L形圆柱杆、第一限位块、压缩弹簧、套筒、插块、第二轴承座、第一小齿轮等;底座上右侧安装有尾座,尾座上部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设有上L形圆柱杆。
[0004]针对上述案件,在对病人定位打孔时,需要病人趴躺在机床上,再将病人身体固定在机床上,最后使用骨科打孔设备在病人背部进行打孔,由于病人处于趴躺状态下,需要从人体后背进行固定作用,这样不仅干涉打孔位置,同时无法对病人全身进行固定,并且趴式打孔,会增加病人胸口处压力,使患者身体产生不适,从而增大在打孔时病人产生紧张和疼痛,而使患者不自觉的乱动,从而增大打孔位置误差和打孔难度。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由于病人处于趴躺状态下,需要从人体后背进行固定作用,这样不仅干涉打孔位置,同时无法对病人全身进行固定,并且趴式打孔,会增加病人胸口处压力,使患者身体产生不适,从而增大在打孔时病人产生紧张和疼痛,而使患者不自觉的乱动,从而增大打孔位置误差和打孔难度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包括U形基座,所述U形基座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顶端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扶手座,所述座板左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脚座,所述座板右侧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共同固定连接有口字形靠板,所述口字形靠板两内侧壁内槽中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L形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口字形靠板侧壁上设置有胸肩固定机构,所述口字形靠板底部设置有打孔机构;
[0008]所述胸肩固定机构包括数个呈阵列分布的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固定连接在口字形靠板侧壁上,所述收纳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表面套接有第一扭簧,
所述第一扭簧两端分别和第一转动辊、收纳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辊表面缠绕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端部穿过收纳箱顶端后,与收纳箱顶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带端部固定连接有工字形卡板,所述口字形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口字形靠板表面设置有压紧机构;
[0009]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两个U形安装架,所述U形安装架对称固定连接在口字形顶部,所述U形安装架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转动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二转动辊表面套接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两端分别和第一压板、U形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扶手座右端对应第一压板位置均开设有压槽;
[0010]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U形基座后与U形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端部设置有自锁机构;
[0011]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由于病人处于趴躺状态下,需要从人体后背进行固定作用,这样不仅干涉打孔位置,同时无法对病人全身进行固定,并且趴式打孔,会增加病人胸口处压力,使患者身体产生不适,从而增大在打孔时病人产生紧张和疼痛,而使患者不自觉的乱动,从而增大打孔位置误差和打孔难度的问题,该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操作如下:先将病人平放到座板上,后背靠在口字形靠板上,双脚放在脚座内,双手放在扶手在上,头部平放在靠垫上,随后将病人背部麻醉,再人工拉动工字形卡板,将固定带从收纳箱中抽出,并从第一压板上方穿过,第一扭簧被压缩,通过卡接机构,将抽出的固定带固定在病人胸口处,完成初始固定,随后将口字形靠板转动度,形成竖直状态,其病人呈坐立状态,并且当口字形靠板转动时,第一压板转动,第二扭簧被压缩,直到第一压板卡接到压槽内,将固定带固定住,避免发生病人因紧张和疼痛,而使患者不自觉的乱动,从而增大打孔位置误差和打孔难度的问题,使得固定带从收纳箱内抽出,降低固定带对病人的固定作用,同时当口字形靠板旋转到度垂直时,自锁机构自动开启,限制口字形靠板回转动作,提高口字形靠板的支撑力,避免当打孔机构开启时,口字形靠板受病人后背压力作用而回转,导致病人因晃动而产生二次伤害,当打孔结束后,使口字形靠板回转复位,第一压板解除对固定带压紧作用,再人工取消卡接机构,通过第一扭簧,使固定带重新收纳到收纳箱内,该骨科定位打孔装置,通过设置座板、口字形靠板、扶手座、靠垫和脚座,使病人呈坐立时状态,将病人的身体分散固定,提高打孔时的稳定的同时,增加病人的治疗时的舒适度,同时设置胸肩固定机构、卡接机构和压紧机构,使得可以从病人胸口处进行固定,后背从口字形靠板露出,便于打孔机构进行打孔,避免的干涉,同时可以全方面进行固定,提高了对病人身体的稳定作用,解决了由于病人处于趴躺状态下,需要从人体后背进行固定作用,这样不仅干涉打孔位置,同时无法对病人全身进行固定,并且趴式打孔,会增加病人胸口处压力,使患者身体产生不适,从而增大在打孔时病人产生紧张和疼痛,而使患者不自觉的乱动,从而增大打孔位置误差和打孔难度的问题。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脚座内侧设置有大腿固定机构,所述大腿固定机构包括数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脚座两外侧壁后与脚座螺纹连接,数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端部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板,所述第二螺纹杆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与脚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套表面共同传动有第一皮带,最底端所述转动套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底端啮合有第一齿条板,两个所述第
一齿条板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T形连接板,所述T形连接板底端与U形基座固定连接,所述T形连接板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连接板,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板,所述第二齿条板顶端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
[0013]工作时,为避免病人脚部因紧张和疼痛,而使患者不自觉的乱动,而使并人全身进行晃动,从而产生增大打孔位置误差和打孔难度的问题,通过设置大腿固定机构,当口字形靠板旋转度呈垂直状态时,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板的啮合作用,使得第二齿条板向左运动,并通过T形连接板的连接作用,使得两个第一齿条板同步向左运动,通过第一齿条板和第一齿轮的啮合作用,使得第一齿轮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包括U形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基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3),所述座板(3)顶端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扶手座(4),所述座板(3)左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脚座(5),所述座板(3)右侧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6),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6)共同固定连接有口字形靠板(7),所述口字形靠板(7)两内侧壁内槽中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8),所述第一螺纹杆(8)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L形连接板(9),两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9)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靠垫(10),所述口字形靠板(7)侧壁上设置有胸肩固定机构,所述口字形靠板(7)底部设置有打孔机构;所述胸肩固定机构包括数个呈阵列分布的收纳箱(11),所述收纳箱(11)固定连接在口字形靠板(7)侧壁上,所述收纳箱(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12),所述第一转动辊(12)表面套接有第一扭簧(13),所述第一扭簧(13)两端分别和第一转动辊(12)、收纳箱(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辊(12)表面缠绕有固定带(14),所述固定带(14)端部穿过收纳箱(11)顶端后,与收纳箱(11)顶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带(14)端部固定连接有工字形卡板(15),所述口字形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口字形靠板(7)表面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两个U形安装架(16),所述U形安装架(16)对称固定连接在口字形顶部,所述U形安装架(16)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辊(17),所述第二转动辊(17)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压板(18),所述第二转动辊(17)表面套接有第二扭簧(19),所述第二扭簧(19)两端分别和第一压板(18)、U形安装架(16)固定连接,所述扶手座(4)右端对应第一压板(18)位置均开设有压槽(20);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动轴(6)贯穿U形基座(1)后与U形基座(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6)端部设置有自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座(5)内侧设置有大腿固定机构,所述大腿固定机构包括数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二螺纹杆(21),所述第二螺纹杆(21)贯穿脚座(5)两外侧壁后与脚座(5)螺纹连接,数个所述第二螺纹杆(21)端部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弧形固定板(22),所述第二螺纹杆(21)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横向滑槽(23),所述横向滑槽(2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4),两个所述滑块(24)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套(25),所述转动套(25)与脚座(5)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套(25)表面共同传动有第一皮带(26),最底端所述转动套(25)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7),所述第一齿轮(27)底端啮合有第一齿条板(28),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板(28)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T形连接板(29),所述T形连接板(29)底端与U形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T形连接板(29)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连接板(30),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30)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板(31),所述第二齿条板(31)顶端啮合第二齿轮(32),所述第二齿轮(32)与第一转动轴(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座(4)侧壁上设置有手臂固定机构,所述手臂固定连接有包括两个安装块(33),所述安装块(33)固定连接在扶手座(4)外侧壁上,两个所述安装块(33)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4),所述第二转动轴(34)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诺楠张正
申请(专利权)人:李诺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