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惠京专利>正文

吸尘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8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对吸尘器中的储尘过滤装置的改进,通过在吸尘器中增加接口管、接口管胶皮圈及一次性使用的无防布过滤袋,使得吸尘器使用者方便地清理吸尘器中的灰尘。(*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吸尘器中的储尘过滤装置。通常吸尘器的储尘过滤主要靠塑料储尘盒和过滤布。在使用过程中储尘过滤没有什么问题,但使用后清理灰尘时,使用者便遇到一个很大麻烦过滤布上吸附的许多尘土被清理时灰尘四起,且不易被清除干净,这样就给使用者带来了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采取储尘过滤一体化,清理灰尘一次性,就是选取廉价材料无纺布做成一次性消费的吸尘袋。根据吸尘器的各种型号,设计一种通用的吸尘袋。吸尘器储尘盒外部连接储尘盒的管子的管口内径都在28mm左右,为了将灰尘吸入无纺布袋内,特设计一接口管。为了在吸尘时接口管与储尘盒外部连接储尘盒的管子衔接处不存储灰尘,特设计一个接口管胶皮圈。如此,在不改变原吸尘器结构的情况下,可方便地使用本技术。接口管和接口管胶皮圈及过滤袋的尺寸也是根据吸尘器型号而确定了范围,超出这些范围将浪费材料甚至不能使用。其范围是(见附图说明图1)袋口V在40~60mm,袋颈W为20~40mm,袋宽X为100~200mm,袋长Z为100~200mm,袋底宽Y为50~150mm,接口管(1)长L为35~55mm,管正中部外径φ2为30~40mm,管两端内径φ1为18~25mm,壁厚1~4mm,接口管两端口凸出1~3mm的边N,边厚M为0.5~3mm,接口管胶皮圈内径φ3为20~29mm,外径φ4为24~33mm,胶皮圈厚1~4mm。使用本技术,在吸尘过后可方便地取下无纺布袋扔掉(接口管及接口管胶皮圈可多次使用)。因此既方便又卫生,无四起的灰尘困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见附图1,本技术包括接口管(1)、接口管胶皮圈(2)及无纺布过滤袋(3)。根据前面确定的尺寸范围,选择适中的尺寸。规定V=54mm,W=30mm,X=150mm,Y=160mm,Z=150mm,L=45mm,管两端内径φ1=19mm,壁厚2mm,φ2=35mm,管中部平台宽T=6mm,S圆面在L正中,N=1.5mm,M=1.5mm,φ3=23mm,φ4=31mm,胶皮圈(2)厚2mm。将吸尘器储尘盒外部的管子与储尘盒连接好,把接口管的一端套上过滤袋再用皮筋固定住袋口,接口管的另一端套上胶皮圈,然后与吸尘器储尘盒中的外部管子的管口衔接紧住(见图2),再盖好吸尘器储尘盒的盖子就可以使用了。吸尘过后欲清理时,打开储尘盒松掉紧固袋口的皮筋,取下过滤袋扔掉,换上新过滤袋即可再用。本技术适合各种吸尘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吸尘器储尘盒中的吸尘袋,其特征在于:(A)该装置中包括塑料接口管(1)和接口管胶皮圈(2)及无纺布过滤袋(3);(B)袋的形状是口小膛大,袋口V在40~60mm,袋颈W为20~40mm,袋宽X为100~200mm,袋底宽Y为50~150mm,袋长Z为100~200mm;(C)接口管(1)长L为35~55mm,管正中部外径ψ↓[2]为30~40mm,两端内径ψ↓[1]为18~25mm,壁厚1~4mm;(D)接口管两端口出边N为1~3mm,边厚M为0.5~3mm;(E)接口管胶皮圈(2)内径ψ↓[3]为20~29mm外径ψ↓[4]为24~33mm,圈厚1~4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在吸尘器储尘盒中的吸尘袋,其特征在于(A)该装置中包括塑料接口管(1)和接口管胶皮圈(2)及无纺布过滤袋(3);(B)袋的形状是口小膛大,袋口V在40~60mm,袋颈W为20~40mm,袋宽X为100~200mm,袋底宽Y为50~150mm,袋长Z为100~200mm;(C)接口管(1)长L为35~55mm,管正中部外径φ2为30~40mm,两端内径φ1为18~25mm,壁厚1~4mm;(D)接口管两端口出边N为1~3mm,边厚M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京孔旭影
申请(专利权)人:张惠京孔旭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