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管件的矫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5679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纤维管件变形的矫直方法,所述矫直方法包括:对所述碳纤维管件的待矫直端设置垫块,之后对所述碳纤维管件最大凸起点施加变压力并对所述碳纤维管件的最大凸起点进行加热处理,经冷却后得到直线度公差≤0.05mm的矫直碳纤维管件;所述变压力在所述加热处理的保温阶段内梯度降低,所述变压力的降低速率为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管件的矫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管件的矫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碳纤维管件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当前碳纤维管件通常采用模压法进行生产。
[0003]如CN108796400A公开了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在连续碳纤维的表面通过有机凝胶粘附固化镍粉的方法,可控制碳纤维表面的粘附镍层的厚度,从而控制热压烧结后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含量与间距,使得碳纤维在镍基体中平行分布,并且能够制备出高碳纤维含量的镍基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省去了工艺复杂的碳纤维表面镀镍工艺,成本极低、易操作、能够实现产业化生产,且复合材料的强度均明显优于现有方法制备的碳纤维增强镍基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4]CN109454900A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管型件成型方法,所述碳纤维管型件成型包括以下步骤为:S1、热缩塑料管层的预先处理,在热缩塑料管层内外表面进行涂覆第二隔离层以及在模具表面进行涂覆第一隔离层。S2、碳纤维材料的预先浸入溶液中,然后进行预浸料的铺层。S3、预吸胶工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从碳纤维材料层叠层块中吸出一定量的树脂,使得碳纤维材料层的树脂含量得到控制。该方案通过热缩塑料管层在高温的条件下自动收缩,同时碳纤维材料层在高温的情况下树脂软化,热缩所塑料管层收缩即对碳纤维材料层进行均匀的施压,使得树脂流平,达到使制件表面光滑的效果,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0005]然而当前碳纤维管件通过模压法制作时,由于个人每次使用的模具不同,每次进炉后模具的位置也不完全一致,导致所得碳纤维管件产品的直线度公差较大,同时碳纤维产品成型后的不可逆性,轻微的变形就会按照不合格品做报废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管件变形的矫直方法,解决目前碳纤维管件成型后出现的直线度不合格容易报废的问题。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管件变形的矫直方法,所述矫直方法包括:
[0009]对所述碳纤维管件的待矫直端设置垫块,之后对所述碳纤维管件最大凸起点施加变压力并对所述碳纤维管件的最大凸起点进行加热处理,经冷却后得到直线度公差≤0.05mm的矫直碳纤维管件;
[0010]所述变压力在所述加热处理的保温阶段内梯度降低,所述变压力的降低速率为15

260N/min。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矫直方法,通过采用特定的垫块和热处理中变压力相配合解决目前碳纤维关键成型后出现的直线度公差较大而导致的产品不合格的问题。经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
方法矫直后可以显著降低碳纤维管件的直线度公差,避免产品的报废。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碳纤维管件为碳纤维增强塑料管件。
[0013]本专利技术中,得到直线度公差≤0.05mm的矫直碳纤维管件,例如可以是0.5mm、0.45mm、0.4mm、0.35mm、0.3mm、0.25mm、0.2mm、0.15mm或0.1mm等,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组合同样适用。
[001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变压力的降低速率为15

260N/min,例如可以是15N/min、20N/min、30.4N/min、40N/min、50N/min、60N/min、70N/min、80N/min、90N/min、100N/min、110N/min、120N/min、130N/min、140N/min、150N/min、160N/min、170N/min、180N/min、190N/min、200N/min、210N/min、220N/min、230N/min、240N/min、250N/min或260N/min等,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组合同样适用。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变压力降低过程中需保证热处理结束时变压力为20

30N,以进一步确保可以达到良好的矫直效果,例如可以是20N、20.5N、21N、21.5N、22N、22.5N、23N、23.5N、24N、24.5N、25N、25.5N、26N、26.5N、27N、27.5N、28N、28.5N、29N、29.5N或30N等,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垫块的厚度为所述碳纤维管件变形量的1.2

1.4倍,例如可以是1.2倍、1.21倍、1.22倍、1.23倍、1.24倍、1.25倍、1.26倍、1.27倍、1.28倍、1.29倍、1.3倍、1.31倍、1.32倍、1.33倍、1.34倍、1.35倍、1.36倍、1.37倍、1.38倍、1.39倍或1.4倍等,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变压力的初始压力为80

150N,例如可以是80N、82N、84N、86N、88N、90N、92N、94N、96N、98N、100N、102N、104N、106N、108N、110N、112N、114N、116N、118N、120N、122N、124N、126N、128N、130N、132N、134N、136N、138N、140N、142N、144N、146N、148N或150N等,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组合同样适用。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00

500℃,例如可以是400℃、402℃、404℃、406℃、408℃、410℃、412℃、414℃、416℃、418℃、420℃、422℃、424℃、426℃、428℃、430℃、432℃、434℃、436℃、438℃、440℃、442℃、444℃、446℃、448℃、450℃、452℃、454℃、456℃、458℃、460℃、462℃、464℃、466℃、468℃、470℃、472℃、474℃、476℃、478℃、480℃、482℃、484℃、486℃、488℃、490℃、492℃、494℃、496℃、498℃或500℃等,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50

470℃。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30

180s,例如可以是30s、35s、40s、45s、50s、55s、60s、65s、70s、75s、80s、85s、90s、95s、100s、105s、110s、115s、120s、125s、130s、135s、140s、145s、150s、155s、160s、165s、170s、175s或180s等,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管件的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方法包括:对所述碳纤维管件的待矫直端设置垫块,之后对所述碳纤维管件最大凸起点施加变压力并对所述碳纤维管件的最大凸起点进行加热处理,经冷却后得到直线度公差≤0.05mm的矫直碳纤维管件;所述变压力在所述加热处理的保温阶段内梯度降低,所述变压力的降低速率为15

260N/min。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厚度为所述碳纤维管件变形量的1.2

1.4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力的初始压力为80

150N。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00

50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50

470℃。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矫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30

180s。7.如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力军潘杰王学泽张秀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