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67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温结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保温结构,包括两相对侧面开口的保温框和第一保温机构,第一保温机构包括若干侧固定单元、保温板以及两个支撑架,侧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螺纹杆、连接杆、压板以及转盘,支撑架固定在保温框内顶面和内底面上,连接杆固定连接固定螺纹杆和转盘,压板固定在连接杆上,压板通过固定螺纹杆固定在支撑架上,转盘顶面上转动孔,保温板包括侧面开设有保温口的板体和保温部,保温部固定在保温口内侧面上,在板体侧面上开设压口,压板远离固定螺纹杆一端抵接压口底面,板体放置在支撑架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影响保温板之间的粘接强度可能会造成保温板掉落的问题。掉落的问题。掉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色建筑保温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保温结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绿色建筑采用保温结构可以减少居民对空调和电热器的使用,节约了电力资源,保护了环境。
[0003]现有的绿色建筑可以采用保温板进行保温,而保温板在是用粘接的方式进行拼接,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影响保温板之间的粘接强度,导致了保温板掉落的情况可能会发生。
[0004]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保温结构,以便解决上述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影响保温板之间的粘接强度可能会造成保温板掉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保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影响保温板之间的粘接强度可能会造成保温板掉落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绿色建筑保温结构:包括两相对侧面开口的保温框和用于给绿色建筑保温的第一保温机构,第一保温机构包括若干侧固定单元、两个上固定单元、保温板以及两个呈Z状的支撑架;
[0007]侧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螺纹杆、连接杆、压板以及转盘,支撑架一端固定在保温框内顶面上,另一端固定在保温框内底面上,在支撑架顶面上开设侧螺纹固定孔,侧螺纹固定孔与固定螺纹杆相配合,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固定螺纹杆,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压板固定在连接杆上,且压板底面接触固定螺纹杆顶面,压板通过固定螺纹杆固定在支撑架上,转盘顶面上开设呈长方体状的转动孔,保温板包括靠近绿色建筑墙壁的侧面上开设有保温口的板体和保温部,保温部固定在保温口内侧面上,在板体侧面上开设供压板转动和压紧的压口,压板远离固定螺纹杆一端抵接压口的底面,板体放置在支撑架底面上,且抵接保温框内顶面和内底面;
[0008]上固定单元包括连接块和两个上固定单元,上固定单元包括压杆、动力杆以及固定螺栓,在保温框顶壁侧面上开设容纳口,连接块一端固定在板体顶面上,另一端抵接容纳口的内表面,在保温框顶壁内侧面上开设水平方向的移动孔和竖直方向的动力槽,压杆滑动在移动孔内,动力杆滑动在动力槽内,压杆和动力杆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斜面,压杆一端抵接连接块内侧面,另一端抵接动力杆,在动力杆和动力槽上分别开设螺纹动力孔,螺纹动力孔与固定螺栓相配合,动力杆远离压杆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动力槽内底面上,固
定螺栓上开设呈长方体状的螺栓固定口,两个上固定单元沿连接块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000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当要对保温板进行固定时,先把保温部固定到保温口内表面上,然后把板体放置到两个支撑架底面上,让连接块进入容纳口内,在用内四角扳手插入转动孔内,然后转动内四角扳手,转盘和固定螺纹杆会随着内四角扳手的转动而转动,直到固定螺纹杆被拧紧,压板会进入压口内对板体进行挤压和固定,然后把动力杆向下移动,压杆会被动力杆挤开,压杆远离动力杆一端会离开移动孔并抵接连接块外侧面,最后用四角扳手把固定螺栓拧入螺纹动力孔内,本技术这种绿色建筑保温结构采用侧固定单元和支撑架可以把板体两端进行挤压,防止了保温板的固定连接不稳定导致保温板的掉落,提高了保温板的安全性;采用压杆和连接块可以把板体的上部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板位置的稳定性;采用动力杆和固定绿色可以防止压杆在挤压连接块时的滑动,提高了压杆工作的稳定性和压杆的实用性。
[0010]进一步,保温部包括沿板体厚度方向设置的保温挡板、岩棉保温毡层、聚苯板层以及防火保温砂浆层,保温挡板、岩棉保温毡层、聚苯板层以及防火保温砂浆层皆固定在保温口内表面上,且相互抵接,保温挡板靠近绿色建筑墙体,且保温挡板的顶面与保温口的顶面在同一平面内。
[001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保温挡板固定在保温口内表面上,可以防止岩棉保温毡层、聚苯板层以及防火保温砂浆层在脱离保温口内表面时离开保温口,提高了岩棉保温毡层、聚苯板层以及防火保温砂浆层位置的相对稳定和保温板的安全性。
[0012]进一步,还包括绿植机构,绿植机构包括支撑板和两个绿植单元,支撑板一端固定在保温框内底面上,另一端固定在保温框内顶面上,绿植单元固定在支撑板上。
[00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支撑板固定连接保温框内表面可以给绿植单元提供稳定的固定点,提高了绿植单元的稳定性,还可以在支撑架损坏时对保温板形成限制,防止了保温板向保温框外侧落下,提高了保温板的安全性。
[0014]进一步,绿植单元包绿植槽、若干支撑杆以及绿植过滤网,支撑杆一端固定在支撑板外侧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绿植槽,在绿植槽底面上开设过滤孔,绿植过滤网固定在过滤孔内,两个绿植槽沿支撑板中心线对称布置。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绿植槽可以给保温框增加美观感,提高了保温框的观赏性,若干支撑感可以增加绿植槽与支撑板的固定连接数量,提高了绿植槽的稳定性,绿植过滤网可以排出绿植槽内多余的水分,增加绿植槽内的绿植的存活率。
[0016]进一步,还包括第二保温机构,第二保温机构包括玻璃棉层和挤塑板层,玻璃棉层和挤塑板层皆固定在保温框内表面上,玻璃棉层一端抵接板体侧面,另一端抵接挤塑板层,挤塑板层抵接支撑板。
[00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第二保温机构可以提高对绿色建筑的保温效果,玻璃棉层抵接板体侧面和挤塑板层抵接支撑板,可以在第二保温机构脱离保温框内表面时被保温板和支撑板进行固定,防止第二保温机构从保温框内掉出,提高了第二保温机构的安全性。
[0018]进一步,第一保温机构的数量为三个,侧固定单元沿板体中心线对称布置。
[001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第一保温机构的数量为三个,可以增加保温框的固定连接数量,提高了保温框的利用率,侧固定单元沿板体中心线对称布置,可以使板
体两侧的固定更加均匀,减小了侧固定单元的压力,增加了侧固定单元的使用寿命。
[0020]进一步,还包括防水板,防水板固定在保温框顶壁和底壁的外侧面上,且在支撑板与绿植槽之间。
[002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效果:由于保温框会接触到雨水,从而可能会导致第二保温机构和支撑板的损坏,而防水板在支撑板与绿植槽之间,可以增加第二保温机构和支撑板的使用寿命。
[0022]进一步,还包括对准机构,对准机构包括两个插块、插板部以及两个防水保温板,插板部包括长插板和两个短插板,插块和插板部分别固定在保温框的两相对外侧面上,长插板在短插板之间,长插板与短插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插块的长度,插块之间的距离等于长插板的长度,防水保温板分别固定在保温框两相对外侧面上,且防水保温板所在外侧面与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相对侧面开口的保温框和用于给绿色建筑保温的第一保温机构,第一保温机构包括若干侧固定单元、两个上固定单元、保温板以及两个呈Z状的支撑架;侧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螺纹杆、连接杆、压板以及转盘,支撑架一端固定在保温框内顶面上,另一端固定在保温框内底面上,在支撑架顶面上开设侧螺纹固定孔,侧螺纹固定孔与固定螺纹杆相配合,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固定螺纹杆,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压板固定在连接杆上,且压板底面接触固定螺纹杆顶面,压板通过固定螺纹杆固定在支撑架上,转盘顶面上开设呈长方体状的转动孔,保温板包括靠近绿色建筑墙壁的侧面上开设有保温口的板体和保温部,保温部固定在保温口内侧面上,在板体侧面上开设供压板转动和压紧的压口,压板远离固定螺纹杆一端抵接压口的底面,板体放置在支撑架底面上,且抵接保温框内顶面和内底面;上固定单元包括连接块和两个上固定单元,上固定单元包括压杆、动力杆以及固定螺栓,在保温框顶壁侧面上开设容纳口,连接块一端固定在板体顶面上,另一端抵接容纳口的内表面,在保温框顶壁内侧面上开设水平方向的移动孔和竖直方向的动力槽,压杆滑动在移动孔内,动力杆滑动在动力槽内,压杆和动力杆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斜面,压杆一端抵接连接块内侧面,另一端抵接动力杆,在动力杆和动力槽上分别开设螺纹动力孔,螺纹动力孔与固定螺栓相配合,动力杆远离压杆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动力槽内底面上,固定螺栓上开设呈长方体状的螺栓固定口,两个上固定单元沿连接块的中心线对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温部包括沿板体厚度方向设置的保温挡板、岩棉保温毡层、聚苯板层以及防火保温砂浆层,保温挡板、岩棉保温毡层、聚苯板层以及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学运张甫李双江陈兴胜程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