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承受拉力的钢结构支座
[0001]本申请涉及钢结构支座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承受拉力的钢结构支座。
技术介绍
[0002]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等的振动会造成建筑物的振动。目前大型建筑物,如住宅大楼,商业大楼或综合楼等,为了降低地震等产生的振动对大型建筑物的损伤,在大型建筑物建造时,会将大型建筑物的支柱放在隔震支座上,再将隔震支座放置于基础上,从而使大型建筑物能够抵御地震等产生的振动。
[0003]但是在地震等产生振动时,会对大型建筑物的设置隔震支座的部分位置产生拉力。但是,该隔震支座只能受压力作用,不能受拉力作用,在其受到拉力作用的时候,会被拉断,而大型建筑物的某些支柱上支撑的楼层较少,这些支柱下设置的防震支座在受到地震等振动时需要承受拉力而不承受压力。但目前对于大型建筑物需要承受拉力而不承受压力的部位还没有可适用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承受拉力的钢结构支座,能够解决目前对于大型建筑物需要承受拉力而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承受拉力的钢结构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可伸长部件;所述可伸长部件的内部中空,一端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连接,当所述上盖板受到背离自身的拉力和/或所述下盖板受到背离自身的拉力时,所述可伸长部件能够被伸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承受拉力的钢结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长部件的外轮廓形状为:两个台体的底面相贴合,且一个所述台体的顶面与所述上盖板连接,另一个所述台体的顶面与所述下盖板连接;或者,两个台体的顶面相贴合,且一个台体的底面与所述上盖板连接,另一个台体的底面与所述下盖板连接;或者,鼓形,所述鼓形的上端面与所述上盖板连接,所述鼓形的下端面与所述下盖板连接;或者,沿经过所述可伸长部件的高所在平面所截的截面为两段相同的劣弧,两段所述劣弧的圆心分别位于所述可伸长部件的外部且两个圆心的连线与所述上盖板平行,两段所述劣弧的两端所在的端面分别与上盖板和下盖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承受拉力的钢结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长部件包括多根长条片;多根所述长条片的一端均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连接,且多根所述长条片绕同时垂直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垂线间隔预设距离环绕并形成所述外轮廓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承受拉力的钢结构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贾俊明,李丹莎,王景,龙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