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成专利>正文

单模封离型CO2激光器谐振腔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550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遗传算法的单模封离型CO↓[2]激光器谐振腔设计方法。它将谐振腔参数作为遗传算法中的基因,若干个基因组成一条染色体,多条染色体数目形成一个二维矩阵,计算出各自的代价函数值(即激光功率)并进行优劣排队,保留其大值,再用交叉选择法和“二元竞争”法选择母本,形成新一代子染色体。经基因突变、循环若干代,以最大值的代价函数为最佳染色体的基因,全局优化获得最优组合的谐振腔参数。该方法还可应用至其它激光器设计与工程问题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CO2激光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单模封离型CO2激光器谐振腔及其设计方法。激光器在科研、工业、医疗、军事等许多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在众多的激光器中,CO2激光器是其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在汽车工业以及其它许多部门,CO2激光器广泛应用于切割、焊接、烧蚀、打孔、雕刻等。在单模封离型CO2激光器谐振腔的设计上,人们一直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即采用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根据激光功率P的要求来确定谐振腔长度L,根据经验选取凹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R1,按腔场模式分布理论定出在凹面反射镜上的光斑尺寸;然后,根据经验公式,确定小信号增益系数α0,由激光管的内径d等几何尺寸,定出激光腔衍射损耗的菲涅尔数N和谐振腔的几何参数g,再由N和g值从衍射损耗与菲涅尔数N之间的关系,得到对应模式的衍射损耗;根据经验,选取反射镜的吸收、散射等;最后,由理论公式,根据激光功率随出射镜透射率的变化,确定最佳透射率和其它参数。这样的设计方法存在的缺点在于1.它基于经验设计,很难得到优化设计效果;2.取值受到经验的制约,因而,它所确定的参数仅仅是局域的。对于整个激光系统,这些参数并不一定是最佳组合;3.所给出的激光器参数可选范围很大,甚至仅仅是半定量或定性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单模封离型CO2激光器谐振腔的设计方法及由该方法获得的谐振腔参数。该设计方法依据下述原理采用全局优化的遗传算法,对需要设计的激光器谐振腔参数进行全局优化。遗传算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全局优化方法,它的优点是没有“局部最大(小)”问题,计算机程序也比较容易设计。将遗传算法作为计算机主程序,激光功率的理论模型作为子程序,将需要优化的谐振腔参数作为主程序遗传算法中的基因。若干个基因组成一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可为几百个,形成一个二维矩阵。主程序调用子程序,对染色体作二-十进制转换,计算代价函数(即激光功率)并进行优劣排队,保留代价函数值大的,淘汰代价函数值小的。用交叉选择法和“二元竞争”法选择母本,形成新一代的子染色体。染色体经历基因突变,再重复循环若干代,最终使计算的各代价函数值趋于一致最大,可确定最佳染色体的基因,亦即最优组合的系列参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给出的单模封离型CO2激光器谐振腔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需要优化的激光器谐振腔参数个数、参数精度;每个参数为一个基因,若干个基因按序组成一条染色体;(2)将遗传算法作为计算机主程序,激光功率的理论模型作为子程序;在主程序中,由计算机随机函数产生Mi条二进制初始随机染色体,每一条染色体与待优化参数相对应。对前Mw=Mi/2条染色体,调用子程序;(3)对各染色体进行二-十进制解码;用CO2激光关于Γ,T,d的理论公式,计算激光功率,并输出之;(4)对Mw条染色体调用子程序,估计各自的代价函数值,即激光功率;(5)根据染色体对应的代价函数值,使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丢弃差的一半的染色体;(6)交叉法和“二元竞争”法选择母本,产生新一代染色体;(7)染色体发生突变(0变1,1变0);(8)判断收敛与否;如果不收敛,返回上述第3步,继续循环;如果收敛,说明已经找到最佳的基因。这时,只需对各个基因各自的0-1系列进行二-十进制转换,即可获得各个参数优化后的具体数值;结束循环,输出结果。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单模封离型CO2激光器谐振腔的结构图。如图示的单模封离型CO2激光器谐振腔,其中1、凹面镜,2、电极,3、回气管,4、贮气管,5、水冷套,6、放电毛细管,7、平面镜,8、进水管,9、出水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需要优化的激光器谐振腔参数个数、参数精度。本方案需要确定优化的参数个数为Nc=3(Γ,T,d),即有3个基因,基因可按Γ,T,d这样的顺序排列。每个参数为一个基因,若干个基因按序组成一条染色体。每个参数的精度可确定为1/28,即每个参数有Ng=8个字节。对每一条染色体总共有Ntot=Nc×Ng=3×8=24个字节,相当于一个24列的一维向量。2.将遗传算法作为计算机主程序,激光功率的理论模型作为子程序。在主程序中,由计算机随机函数(例如,在MATLAB中,round(rand(Mi,Ntot))产生由0-1组成的、Mi(=800)条二进制初始染色体。例如,某一条染色体可以是,其中前8位对应的参数是Γ,第9~16位对应的参数是T,第17~24位对应的参数是d。一共有Mi=800条不同0-1排列的染色体,形成800×24字节的二维矩阵。对前Mw(=Mi/2=400)条染色体,将其0-1矩阵作为实参,调用子程序。在子程序中,设定待优化参数的变动范围,对主程序中传过来的染色体0-1列阵进行二-十进制解码,分别将解码后对应的十进制基因(参数)值赋给CO2激光功率理论公式中的Γ,T,d。由以下公式计算激光功率,并将激光功率作为代价函数值返回给主程序。P=πd24ηTβIs---(1)]]>其中d为激光管直径,η为放电管利用率,T为出射镜透射镜率,Is为激光饱和光强,β为在出射镜上的归一化光强。(a)放电管利用率η=VmVtube=∫0Lπω2(z)dzπd2L/4=4λLπd2Γ-1---(2)]]>其中Γ=R/L(R为腔镜曲率半径,L为谐振腔长度),λ为激光波长。(b)归一化光强β=1-α{α0l+ln1/2}(1-α+1-α-T)---(3)]]>其中α为反射镜单程光学损耗,小信号增益α0=0.012~0.0025d,l为电极间距。(c)饱和光强Is=72/d2。归纳以上公式,可见当谐振腔长L一定时(电极间距l可稍短于L),激光功率P最终取决于三个独立参量Γ(或者反射镜曲率半径R)、出射镜透射率T、激光管直径d。对于反射镜光学损耗α,它由两部分组成衍射损耗和吸收、散射等损耗,即α=α0+α1。比较小的吸收等损耗α1可由实验确定。比较重要的单程衍射损耗α0的计算比较复杂,没有解析表达式,只有衍射积分方程,可由交叉叠代法可求解之。单程衍射损耗最终可表达为α0=α0(g,N),其中谐振腔几何参数g=1-L/R,菲涅耳数N=d2/4λL,即只要确定了R和d(L为设计之前给定,λ为已知的激光波长),就可确定α0=α0(R,d)。为了方便,亦可采用近似表达式对平-凹腔TEM00模,有效菲涅耳数Neff1=Ng(1-g);]]> (这里N≡d2/4λL为共焦腔菲涅耳数)平-凹镜的衍射损耗分别为α0′=exp(-2πNeff1),α0″exp(-2πNeff2)所以,总衍射损耗 3.在主程序中,对Mw条染色体调用子程序,估计代价函数值(激光功率),并将激光功率返回给主程序。例如,随机产生的前8条染色体可为No. 染色体0-1排列 代价函数1 01011100 11001011 01100101 2.32 00110101 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模封离型CO↓[2]激光器谐振腔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全局优化工具-遗传算法,应用于CO↓[2]激光器谐振腔参数的优化设计,它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需要优化的激光器谐振腔参数个数、参数精度,每个参数为一个基因,若干个基因按序 组成一条染色体;(2)将遗传算法作为计算机主程序,激光功率的理论模型作为子程序;在主程序中,随机函数产生M↓[i]条二进制初始随机染色体,每一条染色体对应于一个待优化参数;对前M↓[w]=M↓[i]/2条染色体,调用子程序;(3)对 各染色体进行二-十进制解码;用CO↓[2]激光关于Г,T,d的理论公式,计算激光功率,并输出之;(4)对M↓[w]条染色体调用子程序,估计各自的代价函数值,即激光功率;(5)根据染色体对应的代价函数值,使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丢弃差 的一半的染色体;(6)用交叉法和“二元竞争”法选择母本,产生新一代染色体;(7)染色体发生突变(0变1,1变0);(8)判断收敛与否;如果不收敛,返回上述第(3)步,继续循环;如果收敛,说明已经找到最佳的3个基因;这时,只需对3 个基因各自的0-1系列进行二-十进制转换,即可获得各个参数优化后的具体数值;结束循环,输出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成
申请(专利权)人:程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