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粉末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5335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8
本申请涉及金属粉末制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粉末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雾化室下方用于对粉末进行收集的粉末收集罐以及为粉末收集罐中的粉末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连通在熔炼室和粉末收集罐之间的循环供气装置以及转动连接在粉末收集罐中的搅拌装置;所述循环供气装置用于将熔炼室的气体输送至粉末收集罐中为粉末提供冷却气体,所述搅拌装置用于对粉末收集罐中的粉末进行搅拌,所述循环供气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连接以通过循环供气装置输送的气体带动所述搅拌装置转动。本申请具有可以缩短粉末的冷却时间,提高制粉效率的效果。提高制粉效率的效果。提高制粉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粉末收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金属粉末制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粉末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所有的金属粉末制备方法中,气雾化法制备金属粉末在金属粉末制备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用该方法制备的金属粉末粒径能够覆盖几乎所有的应用需求。近年来,随着3D打印、粉末冶金以及金属注射成型行业的快速发展,球形金属粉末的市场需求量迅猛提升。
[0003]参照图1,为目前现有的气雾化制粉设备,包括熔炼室1、雾化室2和粉末收集罐3,熔炼室1位于最上方,雾化室2位于熔炼室1下方且与熔炼室1连通,用于将熔炼室1熔化的金属溶液冷却成粉末,粉末收集罐3位于雾化室2下方。雾化室2雾化冷却后的粉末将直接到达粉末收集罐3中,通过粉末收集罐3对粉末进行收集,直至粉末在粉末收集罐3中冷却至100摄氏度以下。
[0004]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粉末需求,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提高制粉的效率、缩短单次制备粉末的周期,而制约制粉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粉末冷却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缩短粉末的冷却时间,提高制粉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粉末收集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粉末收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粉末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雾化室下方用于对粉末进行收集的粉末收集罐以及为粉末收集罐中的粉末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连通在熔炼室和粉末收集罐之间的循环供气装置以及转动连接在粉末收集罐中的搅拌装置;所述循环供气装置用于将熔炼室的气体输送至粉末收集罐中为粉末提供冷却气体,所述搅拌装置用于对粉末收集罐中的粉末进行搅拌,所述循环供气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连接以通过循环供气装置输送的气体带动所述搅拌装置转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雾化室雾化后的金属粉末在重力作用下直接到达粉末收集罐中,被粉末收集罐收集起来,循环供气装置则将熔炼室中的气体输送至粉末收集罐中为粉末提供冷却气体,为粉末降温,然后气体继续上升将再次到达熔炼室内,实现气体的循环;同时,当气体到达粉末收集罐内时,也将通过气体带动搅拌装置转动,以实现对粉末的搅拌,进一步提高粉末的冷却速度,缩短粉末的冷却时间,提高制粉效率。
[0008]可选的,所述粉末收集罐下端固接有进气管,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搅拌筒转动连接,所述循环供气装置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搅拌装置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供气装置中的气体通过进气管到达粉末收集罐中,并推动搅拌装置转动,而搅拌装置也通过进气管实现与粉末收集罐的转动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和所述粉末收集罐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进气管与粉末收集罐之间的密封。
[0012]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粉末收集罐中的搅拌筒以及固接在所述搅拌筒外壁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为内部中空结构其内部与搅拌筒内孔连接,所述搅拌筒为一端开口状,所述循环供气装置连通至所述搅拌筒开口端,所述搅拌叶片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搅拌叶片内部连通的排气孔,当循环供气装置输送的气体从排气孔排出时,气体推动搅拌叶片转动以对粉末收集罐中的粉末进行搅拌。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供气装置输出的气体可以直接通过进气管到达搅拌筒内,由于搅拌筒一端封闭,所以到达搅拌筒内的气体将直接到达搅拌叶片中,从搅拌叶片上的排气孔排出。在气体从排气孔排出时,将产生推动搅拌叶片转动的推力,实现推动搅拌叶片转动。
[0014]可选的,所述搅拌叶片环绕所述搅拌筒的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搅拌叶片整体呈圆弧状,所述排气孔开设在所述搅拌叶片外弧面处,每个所述搅拌叶片上的排气孔均开设有多个。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粉末搅拌的更加充分均匀。
[0016]可选的,所述循环供气装置包括连通在熔炼室和粉末收集罐之间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增压泵。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压泵可以为输送管中的气体提供动力,以使得输送管中的气体可以顺利的输送至粉末收集罐中并带动搅拌叶片转动。
[0018]可选的,所述输送管侧壁上连通有放气管道,所述放气管道上安装有放气阀;所述输送管侧壁上连通有补气管道,所述补气管道上安装有补气阀,所述补气管道位于所述放气管道靠近所述粉末收集罐的一侧;当输送管内的气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放气阀打开将输送管内的高温气体排出,所述补气阀打开将外界的低温气体输送至输送管。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输送管内的气体温度较高时,可以打开放气阀将输送管内的高温气体排出,然后通过补气管将外界低温气体补充进来,在实现对粉末降温冷却的同时,还能够保持气雾化制粉设备内部的气压稳定。
[0020]可选的,所述输送管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输送管内气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同时与放气阀和补气阀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输送管内的气体温度,当输送管内的气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放气阀和补气阀打开,以将输送管内的高温气体排出并为输送管补充低温的气体。
[0022]可选的,所述输送管上安装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位于所述放气管道朝向熔炼室的一侧,所述输送管上安装有出气阀,所述出气阀位于所述补气管道朝向粉末收集罐的一侧。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气阀可以控制熔炼室内的气体是否能够流至输送管内,通过出气阀可以控制流至粉末收集罐中的气体量。
[0024]可选的,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冷装置,所述粉末收集罐的壳体为内部中空结构,壳体内部中空处形成冷却水容腔,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固接在所述粉末收集罐外壁上的进水管以及固接在所述粉末收集罐外壁上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冷却水容腔连通。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管可以将外界冷水输送至冷却水容腔内,加快粉末的冷却速度,冷却水容腔内温度升高的水可以从出水管排出。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通过设置循环供气装置,使得可以对气雾化制粉设备内的气体进行充分利用,利用熔炼室内的气体可以实现对粉末的冷却,同时气体也可以带动搅拌装置转动,进一步提高了粉末的冷却效率;放气管道和补气管道的设置,可以将输送管中的高温气体排出并为输送管补充低温气体,保证粉末的冷却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气雾化制粉设备中的气压稳定;本申请通过采用循环供气装置进行气体冷却、搅拌装置对粉末进行搅拌、水冷装置进行水冷降温,可以大大缩短粉末的冷却时间,提高制粉效率;现有的粉末收集系统,100kg GH3536冷却到100摄氏度以下需要2小时,而通过采用本系统,达到相同的效果只需15分钟,大大缩短了单次制备粉末的周期。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为了体现现有的气雾化制粉设备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粉末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雾化室(2)下方用于对粉末进行收集的粉末收集罐(3)以及为粉末收集罐(3)中的粉末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4),所述冷却系统(4)包括连通在熔炼室(1)和粉末收集罐(3)之间的循环供气装置(41)以及转动连接在粉末收集罐(3)中的搅拌装置(42);所述循环供气装置(41)用于将熔炼室(1)的气体输送至粉末收集罐(3)中为粉末提供冷却气体,所述搅拌装置(42)用于对粉末收集罐(3)中的粉末进行搅拌,所述循环供气装置(41)与所述搅拌装置(42)连接以通过循环供气装置(41)输送的气体带动所述搅拌装置(4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粉末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收集罐(3)下端固接有进气管(31),所述搅拌装置(42)与所述搅拌筒(421)转动连接,所述循环供气装置(41)通过所述进气管(31)与所述搅拌装置(4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粉末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1)和所述粉末收集罐(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粉末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42)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粉末收集罐(3)中的搅拌筒(421)以及固接在所述搅拌筒(421)外壁上的搅拌叶片(422),所述搅拌叶片(422)为内部中空结构其内部与搅拌筒(421)内孔连接,所述搅拌筒(421)为一端开口状,所述循环供气装置(41)连通至所述搅拌筒(421)开口端,所述搅拌叶片(422)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搅拌叶片(422)内部连通的排气孔(423),当循环供气装置(41)输送的气体从排气孔(423)排出时,气体推动搅拌叶片(422)转动以对粉末收集罐(3)中的粉末进行搅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气雾化制粉设备的粉末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422)环绕所述搅拌筒(421)的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搅拌叶片(422)整体呈圆弧状,所述排气孔(423)开设在所述搅拌叶片(422)外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欣张立强刘洋王志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普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