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分离杂质的环氧树脂加工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31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分离杂质的环氧树脂加工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主要由反应室、燃烧室、输送管、杂质分离室和杂质存储室组成,所述反应室垂直设置于反应釜主体的正上方,所述燃烧室设置于反应室的外侧,所述输送管共设置有六处,六处所述输送管分别对称设置于反应室的左右两侧,所述杂质分离室垂直设置于反应室的正下方,所述杂质存储室共设置有两处,两处所述杂质存储室分别设置于杂质分离室的内部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环氧树脂的加工制造,在反应釜输出环氧树脂时,可对环氧树脂内混合的残渣等杂质自动分离,而整个分离过程采用物理方式,其操作简单,无能源消耗,更加节能环保。更加节能环保。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分离杂质的环氧树脂加工用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分离杂质的环氧树脂加工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环氧树脂优良的物理机械和电绝缘性能、与各种材料的粘接性能、以及其使用工艺的灵活性是其他热固性塑料所不具备的。因此,它能制成涂料、复合材料、浇铸料、胶粘剂、模压材料和注射成型材料,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环氧树脂加工反应釜不具备杂质分离功能,环氧树脂加工完成后,残留在反应釜内壁上环氧树脂会干结成硬块,甚至会变质,再次加工环氧树脂时,上次残留在反应釜内壁的硬块杂质会混于环氧树脂内。若不对环氧树脂内的杂质进行分离处理,则会影响环氧树脂的质量及使用;若对环氧树脂内的杂质再通过分离设备进行分离处理,不仅增加了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可自动分离杂质的环氧树脂加工用反应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分离杂质的环氧树脂加工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主要由反应室、燃烧室、输送管、杂质分离室和杂质存储室组成;所述反应室垂直设置于反应釜主体的正上方,所述反应室的正上方贯通开设有一处反应室入口;所述燃烧室设置于反应室的外侧,所述燃烧室的正上方贯通开设有一处燃烧室入口;所述输送管共设置有六处,六处所述输送管分别对称设置于反应室的左右两侧,所述输送管上垂直设置有开关阀;所述杂质分离室垂直设置于反应室的正下方,所述杂质分离室内部的正中间横空装配有三处水平设置的第一承托筋,三处所述第一承托筋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相互对称的第二承托筋,所述第一承托筋与第二承托筋之间固定有过滤网,所述第一承托筋的正下方对应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承载筋,所述第二承托筋的正下方也对应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承载筋,所述杂质分离室下方的前后两侧分别贯通开设有一处杂质分离室出口;所述杂质存储室共设置有两处,两处所述杂质存储室分别设置于杂质分离室的内部两侧,所述杂质存储室上方的一侧贯通开设有三处均匀分布的杂质存储室入口,所述杂质存储室下方的一侧贯通开设有一处杂质存储室出口。
[000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反应釜主体主要用于环氧树脂的加工制造,在反应釜输出环氧树脂时,可对环氧树脂内混合的残渣等杂质自动分离,而整个分离过程采用物理方式,其
操作简单,无能源消耗,更加节能环保。
[0006]反应室主要用于环氧树脂的化学反应;其中,反应室入口用于充分混匀后环氧树脂原料的添加;燃烧室主要用于高温加热,从而促进环氧树脂的反应;其中,燃烧室入口用于燃料的添加;输送管主要用于反应后环氧树脂的输送;其中,开关阀用于控制环氧树脂的开/关以及流通速度;杂质分离室主要用于反应后混于环氧树脂的杂质;其中,第一承托筋以及第二承托筋用于辅助过滤网的定位,过滤网用于混于环氧树脂内杂质的分离,第一承载筋以及第二承托筋分别用于第一承托筋以及第二承托筋的承托,杂质分离室出口用于分离后环氧树脂的取出;杂质存储室主要用于分离后杂质的储存;其中,杂质存储室入口用于分离后杂质向杂质存储室内的注入,杂质存储室出口用于分离后杂质向杂质存储室外的排出。
[0007]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反应室的下方相贯通,其另一端与杂质分离室的上方相贯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反应室内反应后的环氧树脂可通过输送管输送至杂质分离室内。
[0009]优选的,所述开关阀的内部装配有垂直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外部通过螺杆固定有水平设置的转把,其中螺杆贯穿于开关阀的内部与外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阀芯用于输送管内的封堵,通过旋转转把,带动螺杆旋转,在螺纹的作用下,带动阀芯移动,从而调节阀芯封堵输送管内的体积,进而实现控制环氧树脂的开/关以及流通速度。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倾斜设置,所有过滤网的所在位置均一一对应于杂质存储室入口的所在位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过滤网倾斜设置,环氧树脂直接穿过过滤网,而过滤后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会滑落至杂质存储室入口处,然后杂质进入杂质存储室内储存。
[0013]优选的,所有所述过滤网由上到下的网格密度越来越小。
[00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多级过滤网的分离,能保证环氧树脂内不同体积大小的杂质被全面分离。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筋由内向外装配有若干处均匀分布的第一承载轴,每处所述第一承载轴的上端对接固定于第一承托筋的下表面,每处所述第一承载轴上嵌套有第一弹簧,每处所述第一承载轴的下端两侧固定有相互对称的第一引导筋,所有所述第一引导筋位于开设在第一承载筋内部的第一引导腔内。
[00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承载轴用于第一承载筋的支撑,第一弹簧为第一承载筋支撑时提供弹性,第一引导筋用于第一承载轴的弹性引导,第一引导腔用于第一引导筋的限位。输送管内的环氧树脂流淌至过滤网上时,环氧树脂会对过滤网产生一定的冲击力,此时过滤网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会使得过滤网的一侧发生轻微的往复式振动,由于杂质表面具有一定的粘稠性,这样能有效避免杂质吸附在过滤网上,从而在重力作用下使得杂质快速向杂质存储室入口处滑落。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筋由内向外装配有若干处均匀分布的第二承载轴,每处所述第二承载轴的上端对接固定于第二承托筋的下表面,每处所述第二承载轴上嵌套有第二弹簧,每处所述第二承载轴的下端两侧固定有相互对称的第二引导筋,所有所述第二引导筋位于开设在第二承载筋内部的第二引导腔内。
[00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二承载轴用于第二承载筋的支撑,第二弹簧为第二承载筋支撑时提供弹性,第二引导筋用于第二承载轴的弹性引导,第二引导腔用于第二引导筋的限位。输送管内的环氧树脂流淌至过滤网上时,环氧树脂会对过滤网产生一定的冲击力,此时过滤网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会使得过滤网的另一侧发生轻微的往复式振动,由于杂质表面具有一定的粘稠性,这样能有效避免杂质吸附在过滤网上,从而在重力作用下使得杂质快速从杂质存储室入口滑落至杂质存储室内。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可自动分离杂质的环氧树脂加工用反应釜,主要用于环氧树脂的加工制造,在反应釜输出环氧树脂时,可对环氧树脂内混合的残渣等杂质自动分离,而整个分离过程采用物理方式,其操作简单,无能源消耗,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中:1

反应釜主体;11

反应室;111

反应室入口;12

燃烧室;121

燃烧室入口;13

输送管;131

开关阀;1311

阀芯;1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分离杂质的环氧树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主体(1),所述反应釜主体(1)主要由反应室(11)、燃烧室(12)、输送管(13)、杂质分离室(14)和杂质存储室(15)组成;所述反应室(11)垂直设置于反应釜主体(1)的正上方,所述反应室(11)的正上方贯通开设有一处反应室入口(111);所述燃烧室(12)设置于反应室(11)的外侧,所述燃烧室(12)的正上方贯通开设有一处燃烧室入口(121);所述输送管(13)共设置有六处,六处所述输送管(13)分别对称设置于反应室(11)的左右两侧,所述输送管(13)上垂直设置有开关阀(131);所述杂质分离室(14)垂直设置于反应室(11)的正下方,所述杂质分离室(14)内部的正中间横空装配有三处水平设置的第一承托筋(141),三处所述第一承托筋(14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相互对称的第二承托筋(142),所述第一承托筋(141)与第二承托筋(142)之间固定有过滤网(143),所述第一承托筋(141)的正下方对应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承载筋(144),所述第二承托筋(142)的正下方也对应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承载筋(145),所述杂质分离室(14)下方的前后两侧分别贯通开设有一处杂质分离室出口(146);所述杂质存储室(15)共设置有两处,两处所述杂质存储室(15)分别设置于杂质分离室(14)的内部两侧,所述杂质存储室(15)上方的一侧贯通开设有三处均匀分布的杂质存储室入口(151),所述杂质存储室(15)下方的一侧贯通开设有一处杂质存储室出口(1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分离杂质的环氧树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3)的一端与反应室(11)的下方相贯通,其另一端与杂质分离室(14)的上方相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昌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伊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