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昌健专利>正文

一种浆体运动的塑料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25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浆体运动的塑料搅拌机,其结构包括支撑架、搅拌机、搅拌仓、投料仓门、输流斗、导液管、驱动机、杂料板,支撑架顶端一侧连接有搅拌机且内侧嵌合搅拌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效果:通过扰流抓斗配合其表面的扰流柱能够使结构在塑料浆体中改变自身的尺寸与形态,由缩放式的结构变化打破塑料浆体的流速,加快塑料浆体的扰动,并且结合扰流柱使塑料浆体产生流动,从而解决现有塑料浆体在加工过程中因流动性过低会造成塑料浆体搅拌不匀的问题。动性过低会造成塑料浆体搅拌不匀的问题。动性过低会造成塑料浆体搅拌不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浆体运动的塑料搅拌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浆体运动的塑料搅拌机。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塑料原胚制品为挤塑或压塑成型,在受热挤压过程中,原料中微量空气或挥发性杂质可能逸出到表面形成液体组织微观缺陷,导致塑料成品表面光泽度降低,此外多数常规塑料制件耐磨、耐溶剂性能不高,容易刮伤、起雾、表面受损等,因此需对塑料制件进行表面装饰及保护,光老化性能较差的塑料材料还可通过光稳定化的塑料涂料进行涂覆保护,防止或延缓塑料基材的老化,而塑料涂料在加工时往往因为不同批次的原材料混合使用或者是由于再生料和新料混合使用都容易使熔化的塑料浆体流动性变低而造成塑料浆体在搅拌不均匀的情况下制造出质量较低的塑料涂料,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浆体运动的塑料搅拌机,以此来解决现有塑料浆体在加工过程中因流动性过低会造成塑料浆体搅拌不匀的问题。
[0003]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浆体运动的塑料搅拌机,其结构包括支撑架、搅拌机、搅拌仓、投料仓门、输流斗、导液管、驱动机、杂料板,所述的支撑架顶端一侧连接有搅拌机且内侧嵌合搅拌仓,所述的搅拌仓侧边设有投料仓门且底部与输流斗相互连通,所述的输流斗侧边设有导液管与杂料板,所述的驱动机设于支撑架且与搅拌机相连,支撑架为塑料搅拌机的支架结构,同时作为外部框架进行使用,起到承载搅拌机与搅拌仓以及驱动机之间的连接作用,并且为垂直分布的搅拌结构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以防止其倾倒,搅拌机作为动力转化结构与动能供给结构进行使用,其主要通过底部的驱动机作为初始原动力将其转化为可提供给搅拌仓核心结构运转的驱动机械力,搅拌仓通过侧边可开启的投料仓门进行塑料颗粒原料的投放,经由搅拌仓对塑料原料加热融解以及均匀搅拌后通过底部的输流斗将塑料浆体输出,通过输流斗侧边的导液管连通至输流斗内部,可持续将搅拌加工处理完成的塑料浆体输出,杂料板通过不同形状的版块组合而成,其开口位置连通搅拌仓并且与内部过滤塑料杂质的隔层相互连通,其主要作用在于将搅拌仓过滤隔离出的塑料杂质集中排出以防止结构内产生堵塞。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搅拌仓包括有动力臂、旋轴、侧波板、扰流抓斗、沉降仓,所述的动力臂底部连接旋轴,所述的旋轴侧边设有突起状的侧波板且其底部联接扰流抓斗,所述的沉降仓间隔设于扰流抓斗下方位置且与其相互连通,动力臂作为动力驱动结构,其主要作用在于将搅拌机输送的动力同步运转并为底部所连接的旋轴提供运转动能,旋轴一方面是通过旋转方式联动其两侧的侧波板实现同步旋转,另一方面则是为最底端的扰流抓斗提供旋转动能的同时同步输送液压机械力,从而使得扰流抓斗实现旋转与抓握动作同步化,侧波板采用柔性高耐热材料制成具有波浪曲线型的板块结构,其通过结构一端与旋轴连接使其在旋轴运转时能够依靠旋轴并以其为基点实现圆周环绕运动,在圆周线性运动轨迹下的侧波板在塑料浆体中会形成一股波浪形扰动液体流力,以此将位于
侧波板周边的塑料浆体循环翻拌,形成常规螺旋搅拌方式无法达到的叠加搅拌效果,配合扰流抓斗能够打破塑料浆体的流动状态并加速浆体重新流动,以此获得更高的均匀度,沉降仓则是用于将已经搅拌一次的塑料浆体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搅拌,通过施加于不同水平面的搅拌作用力将塑料浆体以横向垂直方式进行旋转翻拌,静置沉降的塑料浆体再次翻拌能使其液体内新旧原料的混合程度相容度大幅上升,从而提升塑料浆体的混合均匀度。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扰流抓斗包括有衔接顶座、封闭拨杆、搅拌爪、扰流柱,所述的衔接顶座底部嵌合连接封闭拨杆,所述的封闭拨杆侧边以五等分方式设有搅拌爪并与其相互连接,所述的搅拌爪侧边分布排列有突起状的扰流柱,衔接顶座为扰流抓斗与旋轴之间的连接载体,通过衔接顶座的连接不仅将二者进行结构联接,同时能将旋轴的动能实时传递至扰流抓斗上,并且通过衔接顶座将封闭拨杆进行结构包覆,使其结构位于内部避免与塑料浆体产生接触,能有效降低塑料浆体对结构运转灵活度的影响,封闭拨杆依靠动能传输产生拨动作用力,作用力将动能施加至搅拌爪结构上并带动搅拌爪实现张开与收拢效果,形成类似抓握的动作,配合其表面的扰流柱能够使结构在塑料浆体中改变自身的尺寸与形态,由缩放式的结构变化打破塑料浆体的流速,加快塑料浆体的扰动。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扰流柱包括有进气旋管、下压环、上压环、膨胀囊,所述的进气旋管顶端连接有下压环,所述的上压环贴合设于下压环顶端且其侧边与上压环连通的膨胀囊相互连接,进气旋管为气流输送管道结构兼具旋转结构,在结构连接搅拌爪的前提下以此为驱动能使进气旋管产生独立旋转效果,同时内部输送气流进入下压环中,下压环与上压环依靠中空结构将气流输送至膨胀囊中并快速对其进行灌注,在灌注后依靠下压环与上压环结构位置的压制使得膨胀囊在饱满鼓起状态下外侧边缘位置呈现弧形状翘起,翘起的构造有助于扰流柱在塑料浆体中与其接触面积增大,接触面积增大的情况下结构自身对塑料浆体产生的张力越大,膨胀囊采用高强度耐热橡胶材料制成,在塑料浆体中膨胀的状态下会对结构周边的塑料浆体产生挤压,挤压会打破塑料浆体的静止状态,从而使塑料浆体产生流动。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沉降仓包括有集流仓板、滤板、转轴、均流板、下导管,所述的集流仓板顶端中部位置设有滤板且在其内部连接有转轴,所述的转轴嵌合均流板,所述的下导管贯穿设于集流仓板底端,集流仓板采用不规则箱体结构制成具有中空内腔的结构体以用于塑料浆体的沉降使用,其顶端与输流斗相互衔接且二者相互连通,集流仓板在内部底端形成双向下凹式弧形构造,有助于塑料浆体在流动过程中因弧形构造从侧边向中段位置聚拢,同时经过二次翻拌的塑料浆体可加速从中心点的下导管向下输出,滤板则是处于顶端位置用于拦截过滤塑料浆体中未完全熔化的塑料颗粒原料以及无法被熔解的杂质,通过结构的孔洞组织过滤杂质后可实现单独翻起将杂质将一侧倾倒,隔断的杂质通向杂料板位置向外排出,转轴呈双向对应设立并负责用于带动均流板在塑料浆体中实现二次翻拌动作。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均流板包括有活塞管、拨片、拍击蜂板、弧形囊板,所述的活塞管侧边呈环形等距排列有拨片,所述的拨片表面贴合连接拍击蜂板且在其侧边末端位置设有弧形囊板与其相连,活塞管由活塞杆材料组成,采用滚压加工,从而提高表面抗腐蚀能力,并能延缓疲劳裂纹的产生或扩大,因而提高管体的疲劳强度,并且通
过滚压成型在滚压表面形成一层冷作硬化层,减少了磨削副接触表面的弹性和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结构表面的耐磨性,其作用在于连接活塞和十字头并传递作用于活塞上的力带动活塞运动,活塞运动产生上下起伏效果并带动侧边的拨片形成震荡作用力,拨片联动表面拍击蜂板的蜂窝性组织孔洞以震荡方式打破塑料浆体的张力和流力,同时配合弧形囊板在液体中划动以加快浆体流动性。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一种浆体运动的塑料搅拌机,设计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浆体运动的塑料搅拌机,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搅拌机(2)、搅拌仓(3)、投料仓门(4)、输流斗(5)、导液管(6)、驱动机(7)、杂料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顶端一侧连接有搅拌机(2)且内侧嵌合搅拌仓(3),所述的搅拌仓(3)侧边设有投料仓门(4)且底部与输流斗(5)相互连通,所述的输流斗(5)侧边设有导液管(6)与杂料板(8),所述的驱动机(7)设于支撑架(1)且与搅拌机(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体运动的塑料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仓(3)包括有动力臂(30)、旋轴(31)、侧波板(32)、扰流抓斗(33)、沉降仓(34),所述的动力臂(30)底部连接旋轴(31),所述的旋轴(31)侧边设有突起状的侧波板(32)且其底部联接扰流抓斗(33),所述的沉降仓(34)间隔设于扰流抓斗(33)下方位置且与其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浆体运动的塑料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抓斗(33)包括有衔接顶座(330)、封闭拨杆(331)、搅拌爪(332)、扰流柱(333),所述的衔接顶座(330)底部嵌合连接封闭拨杆(331),所述的封闭拨杆(331)侧边以五等分方式设有搅拌爪(332)并与其相互连接,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昌健
申请(专利权)人:丁昌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