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钻头定向钻进的可控钻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513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钻头定向钻进的可控钻杆装置,属于煤矿钻机技术领域,包括转向壳体,转向壳体的内部一端转动设置有检测定位钻杆,所述转向壳体的内部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空心钻杆,所述检测定位钻杆与所述空心钻杆之间通过挠性联轴器相连接,所述转向壳体上沿轴向设置若干组伸缩支撑机构,每组伸缩支撑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周向开设在所述空心钻杆的管壁上,所述空心钻杆的内部用于通入压力水,全部的伸缩支撑机构统一由压力控制机构实现伸出和缩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高低压水相互切换就能够实现控制钻进角度,只需与普通钻杆连接就能实现定向钻进,无需采用成本昂贵的成套专用的定位钻杆,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了普通钻机的利用率且节约资源。的利用率且节约资源。的利用率且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钻头定向钻进的可控钻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钻机
,具体涉及一种使钻头定向钻进的可控钻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用深孔钻车是新一代履带行走的探水、探瓦斯、探断层、放顶、注水等的钻孔设备,主要用于掘进工作面有防突措施要求的在软岩或煤层中实施密集形钻孔,也适用于其他场合。在煤矿井下钻孔施工过程中,由于钻杆自重、遇到岩石等情况,会造成钻杆产生弧度,成孔线性效果与设计产生偏差。尤其在定向钻孔,深孔钻孔时,偏差更为明显,造成实际施工与设计严重不符。而现今市场上的定向钻机的核心定向技术均采用孔底马达控制角度进行定向钻进,缺陷是整套专用设备不仅成本昂贵,而且普通钻机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本技术是对在现有普通钻机的基础上,使常规钻杆能带动钻头精确转向装置同样实现定向定位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使钻头定向钻进的可控钻杆装置,利用高低压水相互切换就能够实现控制钻进角度,只需与普通钻杆连接,并对普通钻机进行改造就能实现定向钻进,无需采用成本昂贵的孔底螺杆马达及通缆钻杆,有效提高了普通钻机的利用率且节约资源。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使钻头定向钻进的可控钻杆装置,包括转向壳体,所述转向壳体的内部一端转动设置有检测定位钻杆,所述转向壳体的内部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空心钻杆,所述检测定位钻杆与所述空心钻杆之间通过挠性联轴器相连接,所述转向壳体上沿轴向设置若干组伸缩支撑机构,每组伸缩支撑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周向开设在所述空心钻杆的管壁上,所述空心钻杆的内部用于通入压力水,全部的伸缩支撑机构统一由压力控制机构提供的水压力变化来实现伸出和缩回。
[0005]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支撑机构包括沿径向开设在所述转向壳体上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导向孔的外端设置有起到密和封限位作用的密封环,所述支撑杆由所述密封环穿出。所述空心钻杆的管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孔的外端开设有用于容纳缩回后的支撑块的容纳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空心钻杆内的低压常开的第一高压堵塞阀,且所述第一高压堵塞阀位于全部的第一通孔的右侧,位于所述第一高压堵塞阀右侧的所述空心钻杆的管壁上开设有数量与每组伸缩支撑机构的数量相同的第二通孔,相对应的各组伸缩支撑机构的导向孔上段分别通过一个高压通道与相应的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高压通道内靠近所述第二通孔位置设置有低压常闭的第二高压堵塞阀;当所述伸缩支撑机构需要处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时,所述空心钻杆内分别对应通入低压水或高压水。
[0008]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左侧的所述转向壳体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外侧与所述高压通道之间相连通,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有压紧块。
[0009]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支撑机构的数量为1至5组,每组伸缩支撑机构的数量为2至6个。
[0010]进一步地,位于检测定位钻杆一端的所述转向壳体的端部设置有定向套,所述检测定位钻杆的外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定向套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定向套上设置有与所述检测定位钻杆相配合的第一轴承。
[0012]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空心钻杆一端的所述转向壳体的端部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带有与所述空心钻杆的外端相配合的轴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轴孔内设置有环形密封。
[0014]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空心钻杆一端的所述转向壳体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空心钻杆相配合的第二轴承。
[0015]进一步地,所述挠性联轴器采用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或者膜片联轴器,或者波纹管式联轴器,或者柔性绳索。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主要是利用高低压水相互切换,实现控制定位装置的转角;
[0018]2、本技术无需采用孔底螺杆马达及通缆钻杆成本大幅度降低;
[0019]3、本技术只需与普通钻杆连接,并对普通钻机进行改造就能实现定向钻进。
[0020]4、维护方便,且与钻机动力头连接,大大提高了钻进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转向壳体100;凹槽110;压紧块120;定向套130;第一轴承140;端盖150;环形密封160;第二轴承170;检测定位钻杆200;空心钻杆300;挠性联轴器400;伸缩支撑机构500;导向孔510;活塞520;支撑杆530;支撑块540;密封环550;第一通孔560;容纳腔570;压力控制机构600;第一高压堵塞阀610;第二通孔620;高压通道630;第二高压堵塞阀6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

2,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

2所示:一种使钻头定向钻进的可控钻杆装置,包括转向壳体,所述转向壳体的内部一端转动设置有检测定位钻杆,所述转向壳体的内部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空心钻杆,所述检测定位钻杆与所述空心钻杆之间通过挠性联轴器相连接,所述转向壳体上沿轴向设置若干组伸缩支撑机构,每组伸缩支撑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周向开设在所述空心钻杆的管壁上,所述空心钻杆的内部用于通入压力水,全部的伸缩支撑机构统一由压力控制
机构提供的水压力变化来实现伸出和缩回。
[0027]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使钻头定向钻进的可控钻杆装置,包括转向壳体100,所述转向壳体100的内部一端转动设置有检测定位钻杆200,所述转向壳体100的内部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空心钻杆300,所述检测定位钻杆200与所述空心钻杆300之间通过挠性联轴器400相连接,所述转向壳体100上沿轴向设置若干组伸缩支撑机构500,每组伸缩支撑机构500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周向开设在所述空心钻杆300的管壁上,所述空心钻杆300的内部用于通入压力水,全部的伸缩支撑机构500统一由压力控制机构600提供的水压力变化来实现伸出和缩回。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支撑机构500包括沿径向开设在所述转向壳体100上的导向孔510,所述导向孔510内滑动设置有活塞520,所述活塞520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530,所述支撑杆530的外端设置有支撑块540,所述导向孔510的外端设置有起到密和封限位作用的密封环550,所述支撑杆530由所述密封环550穿出。所述空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钻头定向钻进的可控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壳体(100),所述转向壳体(100)的内部一端转动设置有检测定位钻杆(200),所述转向壳体(100)的内部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空心钻杆(300),所述检测定位钻杆(200)与所述空心钻杆(300)之间通过挠性联轴器(400)相连接,所述转向壳体(100)上沿轴向设置若干组伸缩支撑机构(500),每组伸缩支撑机构(500)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周向开设在所述空心钻杆(300)的管壁上,所述空心钻杆(300)的内部用于通入压力水,全部的伸缩支撑机构(500)统一由压力控制机构(600)提供的水压力变化来实现伸出和缩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钻头定向钻进的可控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机构(500)包括沿径向开设在所述转向壳体(100)上的导向孔(510),所述导向孔(510)内滑动设置有活塞(520),所述活塞(520)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530),所述支撑杆(530)的外端设置有支撑块(540),所述导向孔(510)的外端设置有起到密封和限位作用的密封环(550),所述支撑杆(530)由所述密封环(550)穿出,所述空心钻杆(300)的管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孔(510)相连通的第一通孔(56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钻头定向钻进的可控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510)的外端开设有用于容纳缩回后的支撑块(540)的容纳腔(57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钻头定向钻进的可控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机构(600)包括设置在所述空心钻杆(300)内的低压常开的第一高压堵塞阀(610),且所述第一高压堵塞阀(610)位于全部的第一通孔(560)的右侧,位于所述第一高压堵塞阀(610)右侧的所述空心钻杆(300)的管壁上开设有数量与每组伸缩支撑机构(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付恒王贺举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安泰华矿用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