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的无线信号的搭桥式传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的无线信号的搭桥式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下休闲运动、体育竞技以及科考普及等水下活动的不断增加,并随着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在生活以及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考虑采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水下通讯(如图片或视频等信息信号的传递)。相关技术中,其中的一种水下信息通讯方式为声呐通讯(低频振动波或超声波等),此种通讯方式存在着高功耗、高成本以及信息传输速率低等问题和缺点。还有一种水下信息通讯方式为线缆有线传输,此种通信方式的线缆通过接口与智能终端设备有线连接,在水下环境中,智能终端设备与线缆连接处的防水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又因接口的标准不一致,导致线缆有线传输的通用性较低。此外,线缆需要智能终端设备持续供电,在水下环境中,容易产生漏电风险。
[0003]而对于无线电磁波信号(如通讯基站信号、WiFi信号以及蓝牙信号等)在水下的传输,由于水是导体,且对无线电磁波信号有着极强的吸收作用,因此,我们通常使用的无线电磁波在水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的无线信号的搭桥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转换组件(200),每组所述转换组件(200)均包括防水保护壳(210)和安装于所述防水保护壳(210)内的转换天线(220),所述转换天线(220)可将电磁波信号和弱电信号相互转换;及同轴电缆(300),所述同轴电缆(300)的两端分别插接两组所述防水保护壳(210),并分别电性连接两组所述转换天线(220),所述同轴电缆(300)可传输弱电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的无线信号的搭桥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300)的两端均由内至外设有内导体(310)、内绝缘层(320)、外导体(330)和外绝缘层(340),所述转换天线(220)具有A极(221)和B极(222),所述转换天线(220)的A极(221)和B极(222)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内导体(310)和所述外导体(3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的无线信号的搭桥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330)呈圆筒状并包覆于所述内绝缘层(320)的外周,所述外导体(330)具有线状连接部(331),所述线状连接部(331)电性连接所述转换天线(220)的B极(22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的无线信号的搭桥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组件(200)还包括基座(230),所述基座(230)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水保护壳(210)内,所述转换天线(220)的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颂东,刘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达沃客珠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