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23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包括浮力稳定单元、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前端信号电缆、水下天线、后端信号电缆和转动缠绕式收纳装置:浮力稳定单元在水面漂浮及移动;水面天线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信号中继器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前端信号电缆分别与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水下天线与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双向信息传输;后端信号电缆分别与水下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转动缠绕式收纳装置设置于水下天线上,通过旋转方式将后端信号电缆缠绕收纳于外周。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便携、操作简便、适用性极强,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类便携式/移动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智能平板、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因相应的移动通讯信号对水的穿透力极低,即便这些智能终端做了防水抗压处理,依然无法在水下约>0.3米深度的环境进行有效的通讯,通讯信号完全屏蔽。现有的其他各类为水下特种行业(如勘探、水文、水产、打捞等)使用的水下装备,设备极其昂贵、体积较大,往往需要多人联合作业,大部分装备仅实现水下信息采集到水面;如需实现远程实时交互,还需要信号制式转换装置且需要频段、制式使用的行政授权,开发及制造成本高、周期长;并且,相关开发及制造单位,因排他性考虑,装备的各个环节(接口、通讯协议等等)几乎不具有通用性,严重的阻碍了此行业的共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利用广泛应用的各类便携式/移动智能终端及其他智能终端本身的强大信息采集、处理、双向通讯等自带功能,通过解决水下无线信号被屏蔽的问题,将水下信号放大、降噪后传与水面,然后直接与地面公共移动通讯网络基站、卫星或其他本技术智能装备实现实时交互。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包括:浮力稳定单元,其在水面漂浮及移动;水面天线,其位于水面上,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信号中继器,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前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接口,分别与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水下天线,其位于水下,采用防水或/和抗压处理,与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双向信息传输;后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端口,分别与水下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端口电连接;转动缠绕式收纳装置,设置于水下天线上,通过旋转方式将后端信号电缆缠绕收纳于外周。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包括:浮力稳定单元,其在水面漂浮及移动;水面天线,其位于水面上,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水下天线,其位于水下,采用防水或/和抗压处理,与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双向信息传输;信号中继器,设置于水下天线内,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前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接口,分别与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后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连接端口,设置于水下天线内,分别与水下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连接端口电连接;转动缠绕式收纳装置,设置于水下天线上,通过旋转方式将前端信号电缆缠绕收纳于外周。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包括:浮力稳定单元,其在水面漂浮及移动;水面天线,其位于水面上,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信号中继器,采用防水或/和抗压处理,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前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接口,分别与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水下天线,其位于水下,采用防水或/和抗压处理,与所述信号中继器近距离保持相对固定,与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双向信息传输;后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端口,分别与水下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端口电连接;转动缠绕式收纳装置,设置于水下天线上,通过旋转方式将前端信号电缆缠绕收纳于外周。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包括:浮力稳定单元,其在水面漂浮及移动;水面天线,其位于水面上,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信号中继器,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前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接口,分别与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后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端口,分别与信号中继器、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通过防水端口电连接。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包括:浮力稳定单元,其在水面漂浮及移动;水面天线,其位于水面上,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信号中继器,采用防水或/和抗压处理,与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近距离保持相对固定,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前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接口,分别与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后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端口,分别与信号中继器、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通过防水端口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浮力稳定单元包括:支架,包括至少2条连杆,所有连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或者连接在同一个连接体上,成对称布局;浮球,固定于每个连杆的另一端上,浮球采用可充放气的气囊结构或比重小于水的固体材料,气囊结构采用统一充放气口或者独立充放气口,每个充放气口设置有口部密封帽;其他单元固定结构,设置于所有连杆对称展开后整体结构的中间范围,用于固定水面天线,或用于固定水面天线和信号中继器;柔性/可伸缩弹性体,包括至少2条柔性/可伸缩弹性体,一端固定于所述后端信号电缆的相应位置或者固定于所述前端信号电缆的相应位置;另外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杆或/和所述其他单元固定结构上。进一步地,所述浮力稳定单元包括:支架,包括至少2条连杆,所有连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或者连接在同一个连接体上,成对称布局;浮球,固定于每个连杆的另一端上,浮球采用可充放气的气囊结构或比重小于水的固体材料,气囊结构采用统一充放气口或者独立充放气口,每个充放气口设置有口部密封帽;其他单元固定结构,设置于所有连杆对称展开后整体结构的中间范围,用于固定水面天线,此时与水面天线连接的前端信号电缆为弹簧电缆;或用于固定水面天线和信号中继器,此时与信号中继器连接的后端信号电缆为弹簧电缆。进一步地,所述水下天线包括:绝缘保护外壳,用于水下天线的防水或/和抗压保护;天线金属结构,设置于绝缘保护外壳内。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中继器包括:保护外壳,用于信号中继器的防水或/和抗压保护;信号处理单元,设置于保护外壳内,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散热单元,设置于保护外壳内或/和作为保护外壳的一部分,用于信号中继器的散热;电源,采用可反复充电电池,与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用于给信号处理单元供电,内置一体式设置于保护外壳内;或者外置可拆卸式设置于保护外壳外或保护外壳的一部分,并同时对其采用相应的防水或/和抗压保护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水面天线包括:绝缘防水外壳,用于水面天线的防水保护;天线主体,设置于绝缘防水外壳内;警示装置,设置于绝缘防水外壳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后端信号电缆和所述前端信号电缆采用目视和其他感官易于识别的结构和外形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浮力稳定单元,其在水面漂浮及移动;/n水面天线,其位于水面上,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n信号中继器,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n前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接口,分别与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n水下天线,其位于水下,采用防水或/和抗压处理,与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双向信息传输;/n后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端口,分别与水下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端口电连接;/n转动缠绕式收纳装置,设置于水下天线上,通过旋转方式将后端信号电缆缠绕收纳于外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力稳定单元,其在水面漂浮及移动;
水面天线,其位于水面上,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
信号中继器,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
前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接口,分别与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
水下天线,其位于水下,采用防水或/和抗压处理,与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双向信息传输;
后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端口,分别与水下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端口电连接;
转动缠绕式收纳装置,设置于水下天线上,通过旋转方式将后端信号电缆缠绕收纳于外周。


2.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力稳定单元,其在水面漂浮及移动;
水面天线,其位于水面上,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
水下天线,其位于水下,采用防水或/和抗压处理,与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双向信息传输;
信号中继器,设置于水下天线内,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
前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接口,分别与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
后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连接端口,设置于水下天线内,分别与水下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连接端口电连接;
转动缠绕式收纳装置,设置于水下天线上,通过旋转方式将前端信号电缆缠绕收纳于外周。


3.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力稳定单元,其在水面漂浮及移动;
水面天线,其位于水面上,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
信号中继器,采用防水或/和抗压处理,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
前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接口,分别与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
水下天线,其位于水下,采用防水或/和抗压处理,与所述信号中继器近距离保持相对固定,与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双向信息传输;
后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端口,分别与水下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端口电连接;
转动缠绕式收纳装置,设置于水下天线上,通过旋转方式将前端信号电缆缠绕收纳于外周。


4.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力稳定单元,其在水面漂浮及移动;
水面天线,其位于水面上,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
信号中继器,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
前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接口,分别与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
后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端口,分别与信号中继器、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通过防水端口电连接。


5.一种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力稳定单元,其在水面漂浮及移动;
水面天线,其位于水面上,采用防水处理,固定于浮力稳定单元上;
信号中继器,采用防水或/和抗压处理,与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近距离保持相对固定,用于对通讯信号进行降噪以及放大处理;
前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接口,分别与水面天线、信号中继器通过防水接口电连接;
后端信号电缆,其上设置有防水端口,分别与信号中继器、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通过防水端口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稳定单元包括:
支架,包括至少2条连杆,所有连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或者连接在同一个连接体上,成对称布局;
浮球,固定于每个连杆的另一端上,浮球采用可充放气的气囊结构或比重小于水的固体材料,气囊结构采用统一充放气口或者独立充放气口,每个充放气口设置有口部密封帽;
其他单元固定结构,设置于所有连杆对称展开后整体结构的中间范围,用于固定水面天线,或用于固定水面天线和信号中继器;
柔性/可伸缩弹性体,包括至少2条柔性/可伸缩弹性体,一端固定于所述后端信号电缆的相应位置或者固定于所述前端信号电缆的相应位置;另外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杆或/和所述其他单元固定结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水下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拖拽式实时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稳定单元包括:
支架,包括至少2条连杆,所有连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或者连接在同一个连接体上,成对称布局;
浮球,固定于每个连杆的另一端上,浮球采用可充放气的气囊结构或比重小于水的固体材料,气囊结构采用统一充放气口或者独立充放气口,每个充放气口设置有口部密封帽;
其他单元固定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颂东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达沃客珠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