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494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系统,包括光电火控装置,光电火控装置通过CAN总线与发射控制装置连接,发射控制装置与起爆控制装置连接,发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IIC接口与第一感应线圈传输模块连接,第二感应线圈传输模块通过第二IIC接口与发射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火箭弹上电自检功能,并反馈自检状态,实现对多枚火箭弹的信息装定功能。箭弹的信息装定功能。箭弹的信息装定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箭弹发射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 发射控制系统,还涉及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型火箭弹技术在无人机上的应用逐渐 成熟。保证火箭弹发射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控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 有的微型火箭弹发射技术,一般采用机械接口,其安全性、可靠性较差;如 CN201921054365.7/CN210537837U中采用一种发火插座控制火箭弹的点火发射 过程,作为机械式接口,其存在发射过程对无人机飞行干扰大、装卸耗时、复用 性差等问题;CN201620924820.4/CN206001982U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的火箭弹 点火接口装置,采用导电基座、导电块、长压簧等机械式点火触点实现火箭弹发 射,这种点火装置虽然保证了安全性,但成本较高、在无人机上的可控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感应通信 的火箭弹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系统,包括光电火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电火控装置通过CAN总线与发射控制装置连接,发射控制装置与起爆控制装置连接,发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IIC接口与第一感应线圈传输模块连接,第二感应线圈传输模块通过第二IIC接口与发射控制装置连接,第一感应线圈传输模块包括第一调制解调器与第一收发感应模块,第一IIC接口通过第一调制解调器与第一收发感应线圈连接;第二感应线圈传输模块包括第二调制解调器与第二收发感应模块,第二IIC接口通过第二调制解调器与第二收发感应线圈连接;第一感应线圈传输模块与第二感应线圈传输模块无线连接光电火控装置与地面站连接。2.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无人机起飞前,起爆控制装置进行上电并进行自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发射控制装置返回给光电火控装置,光电火控装置将检测结果无线传输返回至地面站,发射控制装置上电后进行初始化,起爆控制装置自检测和发射控制装置上电初始化完成后,无人机起飞;步骤2、通过光电火控装置搜寻并追踪目标,当锁定目标后,电火控装置首先通过CAN总线向发射控制装置发送装定信息,进行装定信息的装定步骤,步骤3、进入预发射步骤,起爆控制系统再次确认火箭弹情况,当满足发射条件后,解除保险锁定,等待点火指令,步骤4、作战人员使用地面站将点火指令发送至光电火控装置,光电火控装置再通过CAN总线将点火指令发送至发射控制装置,发射控制装置将点火指令依次通过第一IIC接口、第一感应线圈传输模块、第二感应线圈传输模块、第二IIC接口传输给起爆控制装置,步骤5、点火发射完成后,起爆控制装置会再次进行自检测,自检测完成后起爆控制装置依次通过发射控制装置、光电火控装置向地面站返回弹药在位情况,若地面站接收到弹药不在位结果则表明发射成功,完成打击任务,无人机返回;若地面站接收到弹药在位结果则表明发射失败,打击任务失败,无人机返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通信的火箭弹发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发射控制装置上电后进行初始化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系统参数初始化:包括IIC接口、定时器等初始化,步骤1.2、接着发射控制装置的主控单片机查询所连接的CAN总线上是否有光电火控装置传输过来的数字信号,如果有则将数字信号通过第一IIC接口发送到第一调制解调器,第一调制解调器调制为对应的交流信号,交流信号通过第一收发感应线圈发送给第二收发感应线圈,通过第二调制解调器对交流信号解调后获得数字信号并通过第二IIC接口将数字信号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宏彬熊镐危怡然李变红张洁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